水稻不育系“園A”實驗田 10月24日,廣東省種子管理總站組織專家對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選育的水稻不育系“園A”進行了技術鑒定。 來自廣東省種子管理總站、廣東省科技廳農村處、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和肇慶市農科所的水稻育種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園A”進行了田間實地考察,并現場取樣進行自交結實檢查和不育花粉的鏡檢。與會專家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張明永研究員所作的選育報告,審閱了相關資料。經答辯和討論,一致認為不育系“園A”達到了水稻不育系的生產應用標準,通過技術鑒定。由此,水稻不育系“園A”將進入生產應用階段。 “園A”是華南植物園經過7年的選育而成的一個米質優良的新不育系。現場種植的千株群體,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100%。隨機抽取100個套袋穗考種,自交結實率為0,花粉不育度為100%,以典敗花粉為主。該不育系配合力較好,已組配出晚秈新組合“園優7148”,該組合米質優,中抗稻瘟病......閱讀全文
中科院關于表彰2015年度科技促進發展獎獲獎團隊的決定 根據《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管理辦法(暫行)》(促字〔2014〕12號),經專家初評、初評結果公示、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并經院長辦公會議批準,決定授予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超高產耐鹽堿優質水稻新品
08年中科院院長獎、導師獎、優博論文及各類獎學金揭曉 根據中科院人教局科發人教字〔2008〕192號、194號和26號文件通知,2008年中科院各類獎學金、獎教金和優博論文經各單位評審推薦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初評,最后中科院人教局組織終審,現結果已全部揭曉。獲獎名單如下: 一、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
植優523 2月21日,根據廣東省農業廳2011年第1號公告,由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張明永研究員、梁承鄴研究員等培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植優523”,通過了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 “植優523”是利用華南植物園培育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植A與恢復系R523配組而成的雜
鎘是一種高毒性重金屬,它可積累于人體的多個器官 (特別是肝和腎),即使是低劑量地長期攝入也會造成嚴重后果,例如使人患上癌癥或其他疾病。水稻是全球半數人口的主要糧食,它同時也是人類鎘攝入的主要來源。2013年的一篇新聞報道指出,在廣東抽檢的大米中,近半數的鎘含量都超過國家標準。 為解決水稻鎘積累
華南植物園第四屆“陳煥鏞講座系列”學術報告會于7月2日在該園科普信息中心講座室舉行。植物園各學科領域科研人員和研究生100余人以及廣州市多所高校與研究院所的師生和科研人員參加了報告會。會議由園副主任傅聲雷研究員主持并致開幕辭。 本次報告會共邀請了5位國內知名專家作學術報告。中科院城市環
我國農田重金屬污染對糧食安全和公眾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擔憂,因此治理重金屬污染農田以降低農作物重金屬超標的風險是當務之急。在各種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中,重金屬原位鈍化技術由于成本低、操作簡單易行、修復效率高且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前提下減少農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已成為當前的研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1項。根據我委相關規定,經過初步審查,并與巴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為16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香港研究資助局(RGC)關于設立聯合科研資助基金的協議,雙方每年共同資助中國內地與香港地區研究人員間的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2020年度共收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資助基金項目申請239份。經初步審查并與香港方核對清單,確定有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辦公廳與財政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發布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結果的通知》。此次共有25個部門344家單位參加評價考核,涉及原值50萬元以上科研儀器共計4.2萬臺(套),其中原值1000萬元以上的358臺(套),涵蓋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示了最新批準與八個國際組織合作的研究項目,共計55項。詳情如下:一、中國-日本 2019年雙方在“環境可持續修復”領域聯合征集合作研究項目,支持兩國科學家開展實質性的創新研究與合作。經過公開征集、專家評審及雙方機構共同協商,以下4個項目獲得批準,項目執行期限為5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