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離子誘變植物新種質創制及機理研究”通過可行性論證論證會現場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依托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大科學工程,聯合中科院相關研究所共同提出的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重離子誘變植物新種質創制及機理研究”,11月15日通過了中科院基礎科學局主持的可行性論證。 來自蘭州大學、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甘肅省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和甘肅農業大學的7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周利斌副研究員作的“項目總體介紹”報告,以及卞衛國、景海春和李文建研究員分別作的“重離子束輻射誘變新種質創制研究”、“重離子誘變機理研究”和“甜高粱生物產品深加工示范研究”等3個分課題報告。 經提問、答疑和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緊扣中西部地區寒冷、干旱、缺乏土地資源等特點,采用重離子束輻照棉花、蓖麻、甜高粱等種子,擬建立高效育種技術體系,揭示重離子束輻照誘變機理......閱讀全文
8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擔的與甜高粱循環經濟產業鏈相關的3項科技成果,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成果鑒定。 鑒定委員會專家們分別聽取了“重離子改良面包酵母菌種及甜高粱汁液生產酵母葡聚糖的研究”、“重離子束輻照優良青貯微生物菌株選育及甜高粱青貯微生物菌劑中試應用技術研究”、“甜高粱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