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地球所趨磁細菌生物控制礦化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元素是地殼中含量第四的元素,它不僅是生物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而且還可以影響海洋和陸地系統的地球化學性質,對于維護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具有重要貢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是調控全球鐵元素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其中,在體內礦化合成鐵磁性礦物磁小體的趨磁細菌是一類重要的鐵細菌功能群,它已成為地質微生物學和生物礦化作用研究的模式微生物。然而,由于自然界絕大多數趨磁細菌尚不能在實驗室進行純培養,因此人們對環境中趨磁細菌的磁小體礦化機制及其生態功能,尤其是它們對鐵元素循環的貢獻等還缺乏深入認識。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深部結構與過程研究室、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和中-法生物礦化與納米結構聯合實驗室生物的地磁學研究團隊副研究員林巍、研究員潘永信及其合作者等人在趨磁細菌礦化機理方面取得了系列新進展。他們在北京密云水庫發現了一類特殊趨磁大桿菌 (Candidatus Magnetobacterium ca......閱讀全文
趨磁細菌合成磁小體機制揭開 獨特蛋白折疊磁鉻
一支由法國原子能及可替代能源署(CEA)領導、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參與研究的國際團隊通力合作,揭示了趨磁細菌體內一種名為MamP的蛋白質主導合成磁小體的機制及其結構特征。該研究使得人們對“生物礦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同時也為生物納米磁體在醫學和污水處理等方面的廣泛應用提供了新機遇。相關研
地質地球所發現合成膠黃鐵礦磁小體的趨磁細菌
趨磁細菌是一類能夠沿著地磁場磁力線方向運動的微生物,在細胞基因嚴格調控下礦化合成納米級(幾十到上百納米)、尺寸均一、化學純度高、鏈狀排列的磁鐵礦(Fe3O4)或膠黃鐵礦(Fe3S4)磁小體,是生物地磁學與生物礦化研究的模式微生物。趨磁細菌廣泛分布在湖泊、海洋和瀉湖等環境中,磁小體不僅是沉積物中磁
地質地球所等揭示趨磁細菌復雜磁性機制
趨磁細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生物控制礦化研究的典范和古地磁學研究的新生長點,它們能夠在細胞內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的、納米尺寸、單磁疇磁鐵礦晶體顆粒,也稱為磁小體(magnetosome)。磁小體在細胞內多成鏈排列,作為趨磁細菌的“磁場感應器”,促使其沿磁場方向定向游弋,
趨磁細菌磁小體鏈磁各向異性及巖石磁學等指示意義被揭示
趨磁細菌是迄今確證唯一能執行生物控制礦化和利用地磁場的原核微生物,它們能沿地磁場定向游弋,在細胞內合成鏈狀排列、單磁疇(SD)磁鐵礦(Fe3O4)或膠黃鐵礦(Fe3S4)晶體顆粒(磁小體)。研究現代趨磁細菌對認識生物礦化和生物地磁響應的演化歷史和發生機制具有重要科學意義;識別古老沉積物或巖石中趨
生長溫度與趨磁細菌數量和種群關系研究進展
古溫度是古環境重建的重要參數。已有研究表明,全球變暖對高等動植物的多樣性具有顯著影響,但是,溫度變化對微生物有何影響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微生物分布廣、數量大、多樣性高,在全球元素循環和生態系統功能維持等方面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用微生物變化反映環境溫度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科學問題。 趨磁細
地質地球所研究發現古老趨磁細菌新類群
? 北京密云水庫中新發現的兩類硝化螺旋菌門趨磁細菌的熒光原位雜交(A至I)與透射電子顯微鏡照片(J和K) 趨磁細菌是一類能夠在細胞內合成納米磁體礦或膠黃鐵礦磁小體的原核微生物,目前已發現的趨磁細菌在系統發育上均屬于變形菌門 (Proteobacteria)與硝化螺旋菌門(Nitrospira
AEM:趨磁細菌介導的過高熱或可有效抑制耐藥性細菌感染
隨著金黃色葡萄球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越來越強,科學家們迫切需要開發出可以有效殺滅耐藥性菌株的新方法,近日一項刊登于國際雜志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嚙齒類動物中進行實驗,通過利用磁性納米晶體產生過高熱(Hy
地質地球所趨磁細菌生物控制礦化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元素是地殼中含量第四的元素,它不僅是生物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而且還可以影響海洋和陸地系統的地球化學性質,對于維護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具有重要貢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生物是調控全球鐵元素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驅動力之一。其中,在體內礦化合成鐵磁性礦物磁小體的趨磁細菌是一類重要的鐵細菌功能群
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日至4日,第二屆趨磁細菌與生物礦化國際研討會(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gnetotactic Bacteria and Biomineralization)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 與生命科學的交叉已經成
地質地球所成功分離培養趨磁螺菌XM-1
趨磁細菌是細胞內基因控制合成生物膜包被、納米尺寸、單磁疇磁鐵礦(或膠黃鐵礦)顆粒的微生物。細胞內產生的磁性納米顆粒稱為磁小體,它們在細胞內一般呈鏈狀排列,使細菌可以感受地磁場而沿地磁場磁力線游弋。因此,趨磁細菌被認為是生物地磁學和生物礦化作用研究的模式微生物。例如,在沉積物中保存的化石磁小體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