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節能燈里含有微量的汞,隨手丟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社會上很少有機構或企業來回收、處理節能燈,節能燈回收遭遇尷尬。 在記者隨機調查的50位市民中,48位都告訴記者,如果節能燈壞了,就直接扔掉。對廢棄的節能燈一扔了之,是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做法。畢竟充其量不過十來元錢的商品,壞了扔掉也不可惜,不過環保專家卻提醒人們把節能燈扔進垃圾桶的后果很嚴重,因為節能燈在不同程度上含有微量的汞。汞本身就有揮發性,它可以散發到空氣里面來,另外可以通過水流沖刷,進到地下水和地面水體里面,有可能就污染到環境里面的各種要素,包括水、大氣。汞侵入到土壤里的話,就會污染到植物、農作物。 而且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資源環境科學系副教授盧禮新告訴記者雖然一只普通節能燈含汞只有0.5毫克,但是它污染環境的威力卻大的驚人,可能會污染到1000升水或者300立方米的空氣。全國節能燈的用量在14......閱讀全文
我國正在努力降低節能燈中汞的含量,目前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照明產品中的固汞含量大多數在2.5至3.5毫克之間,遠低于國際標準5毫克。圖為杭州宇中高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的節能燈生產線。 隨著白熾燈慢慢退出照明舞臺,節能燈憑借節能、壽命長、造型美觀等優點,在消費者中贏得較高的人氣。但近年來,節能燈的汞
近幾年,我國的霧霾情況日漸嚴重,而且不僅僅只影響著中國,甚至也漂洋過海影響著周邊的其他國家。在國內,以杭州為例,在2013年中有超過200天的霧霾天氣;在美國,當地時間2013年12月2日,美國環保局局長吉娜˙麥卡錫在華盛頓曾這樣表示:“中國排放的污染正在吹向美國西海岸”。所以,我們要意識到大氣
一只節能燈污染180噸水 廢棄節能燈或成生態殺手 【調查動機】 節能燈又叫緊湊型熒光燈,因其節能高效而被視為傳統白熾燈的替代品。中國節能燈推廣戰略由來已久,僅上海市以政府補貼的形式進入上海居民家庭的節能燈就超過2200萬只。但是,有研究標明,目前市場上的節能燈均在不同程度上含有極其微量的
中國節能燈產量世界第一,回收企業卻屈指可數 近期,又一危害性強的重金屬汞污染引起了人們對環境安全的關注。 10月31日至11月4日,全球性汞問題文書的政府間第三輪談判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122個國家和地區以及52個國際組織參與其中,針對汞文書基本要素文件展開了實質性談判
統計顯示,我國已成為世界照明產品生產第一大國。2010年,共生產節能燈42.6億支,約占全球總產量的80%。預計到2013年,中國節能燈產量達到70億支以上。而研究顯示,節能燈含汞量平均為0.5毫克/支,這樣一年中國節能燈生產耗費的汞在20噸左右。而1克汞滲入地下后會污
剛剛過去的2011年,作為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500萬只節能燈通過價格補貼的形式,被推廣到了全市的千萬個家庭之中,投入使用。作為白熾燈的替代品,節能燈不僅能夠為居民節電,同時還能通過減少火力發電廠的能源消耗來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可謂一舉多得。 然而,在種種好處背后,節能
1只普通節能燈約含汞0.5毫克,滲入地下后可使180噸水變成 “毒水” 廢舊燈管破碎后,汞會以蒸氣形式進入大氣,1只含汞量只有0.5毫克的節能燈就能污染300立方米的空氣 節能燈因其在經濟、節能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據悉,上海從2009年10月開始推廣首批由政府補貼的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我國電子廢棄物產生的速度十分驚人。據2010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報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每年生產超過230萬噸電子垃圾,僅次于美國的300萬噸;到2020年,我國的廢舊電腦將比2007年翻一番到兩番,廢棄手機將增長7倍。電子
新一輪政府財政補貼節能燈惠民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半價就能買到著名廠家的高效節能燈,老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不過,節能燈由于含有少量的汞,如果損壞后隨意丟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昨天,家住石門坎的李先生呼吁,有關部門在推廣節能燈的同時,回收廢舊燈泡的工作也一定要跟上。
■ 觀察家 能不能在每月選一天作為有害廢棄物的回收日,由志愿人員上門回收節能燈、電池等。 我國第一批財政補貼推廣上市的上億只老舊節能燈正進入集中報廢期。上億報廢節能燈,意味著巨大的污染風險,因為一只節能燈所含的汞,滲入地下后會污染約180噸水及周圍土壤。(10月29日《經濟參考報》)
一支節能燈泡約含汞0.5毫克,若侵入地下,會造成大約180噸水的污染。目前新興技術最多只能降低每支燈泡中的汞含量,無法徹底解決汞污染問題。而更多的目光則開始聚焦到LED技術和自然光源技術上,作為替代品,他們會是汞污染與低能耗最佳的平衡點嗎? 汞污染難以規避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
福州大學資源和環境學院學生社團--創行團隊,近日在大學城高校以及部分社區開展了"燈回路轉"節能燈回收公益項目。大學生們發現,目前,回收節能燈存在很多困難,節能燈隨意丟棄的現象普遍存在,一些回收企業不愿上門回收,很多回收企業虧本運行。 眾所周知,報廢節能燈隨意丟棄所帶來的污染令人觸目驚心。一
■ 觀察家 能不能在每月選一天作為有害廢棄物的回收日,由志愿人員上門回收節能燈、電池等。 我國第一批財政補貼推廣上市的上億只老舊節能燈正進入集中報廢期。上億報廢節能燈,意味著巨大的污染風險,因為一只節能燈所含的汞,滲入地下后會污染約180噸水及周圍土壤
一只小小的節能燈,比普通白熾燈可節電80%,使用壽命約為白熾燈的5倍。推廣使用節能燈,可以有效節約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08年以來,國家已把推廣節能燈的“綠色照明工程”列入“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計劃,先后出臺多項財政補貼政策來推動實施,產生的節能效果相當明顯。但在節能業績背后,潛伏
2008年,我國啟動“綠色照明”工程,首批財政補貼推廣上市的上億只節能燈正進入集中報廢期。鮮為人知的是,一只普通節能燈的含汞量可以污染上百噸水,每年報廢的上億只節能燈將給環境帶來嚴重影響,而目前報廢節能燈的回收量卻基本為零。 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對于報廢節能燈,普通消費者基本上是一扔
我國第一批財政補貼推廣上市的老舊節能燈正進入集中報廢期,且未來每年消費量將超過10億只。老舊節能燈因為含有汞、鉛等有毒有害元素,被專家稱為是僅次于廢電池的第二大生活垃圾“汞污染源”,然而,我國節能燈回收處理體系卻非常“幼稚”,污染風險不容忽視。 推廣節能燈的意義毋庸贅言,很時髦的一個口號是
● 目前我國大中城市節能燈的推廣效果較好,節能燈市場占有率提高較快,但在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節能燈推廣仍是薄弱環節 ● 節能燈難以完全取代白熾燈,主要原因是成本和價格居高不下。節能燈含汞可能導致的二次污染等問題,也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全國大部分地區持
全球應對汞污染問題邁出了重要一步。不久前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汞文書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五次會議(INC5)上,旨在全球范圍內控制和減少汞排放的《水俁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獲得通過。 《公約》的命名來自于日本的一座城市――水俁。上世紀中葉,此地曾發生嚴重的汞污染事件,即著名的“水俁病”
3年,是一只節能燈的壽命周期。 2009年和2010年,本市以政府補貼形式推廣進入居民家庭的節能燈達到2700萬只,這批節能燈現已進入集中報廢期。然而當年大力推廣的節能燈卻在 “退役”時面臨尷尬,遭遇回收難題。記者了解到,相比普通白熾燈,節能燈不僅照明和節電效果好,且使用壽命長,但由于其
在國家大力推行“綠色照明”工程之際,廢舊節能燈的安全隱患引發了社會關注。大量使用節能燈帶來的“節能不環保”現象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節能燈報廢后可能產生汞污染,合理完善處置廢舊節能燈已成當務之急。只是,廢舊節能燈的回收之路目前并不樂觀。 處置設備吃不飽 “十一五”前兩年,北京市在
近日,工信部發布《中國逐步降低熒光燈含汞量路線圖》,根據路線圖,到2015年,我國單只熒光燈產品平均含汞量比2010年減少約80%。 隨著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全社會環境保護和綠色消費意識不斷增強,節能環保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淘汰高含汞量熒光燈、選用低汞熒光燈已逐步
《經濟參考報》記者11日從權威渠道獲悉,財政部門將加快環境保護稅費改革。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要求,財政部起草了環境保護稅法(送審稿),目前正在有關部門審核會簽,爭取盡快向國務院報送。 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周建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還要爭取將含汞、
危險廢物的處置是世界性難題,但在管理精細化和回收得當的情況下,危險廢物完全可以“轉危為安”甚至變廢為寶 以實現危險廢物精細化管理為目標的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日前引起公眾熱議。增加了117種危險廢物的這份新名錄,無論對科普還是完善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體系,都有積極意義。
“廢舊燈管送到垃圾回收站,不要;送到超市,不收。小區里轉了好幾圈,也沒發現有回收點,難道只能丟進垃圾桶里,任由它污染環境嗎?”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居民劉源犯了愁,他知道廢舊燈管是有害垃圾,燈管里的汞,危害很大,特意小心不亂丟,卻不知道該往哪兒送。 有害垃圾,不能隨便丟,很多人都知道,那么有害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