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期《科學報告》雜志刊登一項調查表明,新西蘭出售的大部分澳大利亞魚油膠囊與商品標簽不符。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可能將對魚油膠囊產品展開一項調查。 據報道,奧克蘭大學和紐卡素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2個魚油膠囊品牌做了化驗,發現只有三個牌子的omega-3脂肪酸含量與商標中標注的一致。 根據報告,這些魚油的實際含量只有商品說明標注含量的68%。 奧克蘭大學的卡特菲爾德(Wayne Cutfield)說,一半的受測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來自澳大利亞。 研究人員尚未公布他們測試的品牌列表。研究人員還發現,成分中令人擔憂的高水平氧化補充劑,可減少omega-3脂肪酸的功效。高氧化產品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尚不清楚。 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發言人稱,他們正在審核該研究報告,以看看是否需要采取任何行動。在澳大利亞藥品注冊表上有683種產品含有魚油。 她補充道,魚油產品也可以作為食品在澳大利亞出售,不受藥品管理局的監管......閱讀全文
一粒粒金黃透亮的魚油膠囊,常被當做送禮或孝敬父母的高檔補品。不過,記者近日走訪魚油市場卻發現,有些每瓶100粒的魚油才賣5至30多元,而有些魚油100粒裝的價格賣到100至300多元。專家表示,魚油類保健食品市場魚龍混雜,產品不規范甚至造假現象較為嚴重。 市場上深海魚油價格差異大 日前,記者
自從知道自己即將升級為媽媽的那一刻起,每一名準媽媽的心里都充滿了期待和擔憂。由于孕期營養需求特殊,為了母嬰健康,很多準媽媽都會吃一些補充劑。近年來也有一些研究推薦通過魚油補充n-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以降低早產的發生幾率。 n-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又稱omega-3脂肪酸,其主要成分為二十碳五
脂肪酸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是近年來科學家對于不同的脂肪酸對機體的益處和壞處始終爭論不斷。為此,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關于脂肪酸對機體健康影響的最新研究進展,幫助大家一起了解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諸多影響! 【1】Science:揭示短鏈脂肪酸觸發植物對細菌的免疫反應 DOI:10.11
吃魚油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早已是跨越國界的“常識”,它的背后是一個相當可觀的魚油保健品市場。 魚油中含有長鏈Omega-3脂肪酸(EPA和DHA),是一種常見的Omega-3補劑,被贊譽為“血管清道夫”。然而,科克倫協作網(TheCochraneCollaboration)7月18日發布的一項
深海魚油“吹出”神奇功效 “源自深海的健康奧秘”“血管清道夫,健康好伴侶”“中老年人的最佳選擇”“每天兩粒深海魚油提高記憶力,降低高血脂”……琳瑯滿目的廣告宣傳讓“深海魚油”成了保健品市場的熱銷產品。不過,近日有媒體曝光,號稱全進口的“深海魚油”,其實并非都是來
南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稱,攝入超過推薦劑量的omega-3脂肪酸并不會降低早產的風險,但對于血液中脂肪酸含量較低的女性來說,這可能仍然是有益的。 一項對澳大利亞5500多名婦女的研究發現,與服用植物油的婦女相比,服用omega-3脂肪酸補充劑的婦女早產的數量沒有變化。圖片來源:https://cn
昨天,衛生部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則(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純乳、大米、嬰兒配方食品等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 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單包括:純乳(全脂、部分脫脂、脫脂)、原味發酵乳(全脂、部分脫脂、脫脂)、稀奶油、植物油脂、動物油脂(豬油、牛油、魚油和其他動物脂肪)、無水黃
早產(定義為妊娠37周前分娩)每年發生在1500萬例懷孕中,是早期兒童并發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分娩(定義為妊娠34周前分娩)占所有早產分娩的約20%,但占新生兒死亡和兒童殘疾的最大負擔。以前的研究表明,母體補充n-3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早產的發生率,但也可能延長妊娠期;然而,關于n-3
衛生部26日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則(征求意見稿)》,其中列出了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單。 這些食品包括:純乳(全脂、部分脫脂、脫脂)、原味發酵乳(全脂、部分脫脂、脫脂)、稀奶油、植物油脂、動物油脂(豬油、牛油、魚油和其他動物脂肪)、無水黃油、無水乳脂、新鮮水果、新鮮蔬菜、冷凍蔬
今后我們喝到的純牛奶將不會再出現滿口“留香”的情況。昨天,衛生部在官網發布了《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則(征求意見稿)》,人民網記者從衛生部獲悉,今后純乳、原味發酵乳、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食糖、大米、包裝飲用水等25類食品和食品原材料不得添加香精香料。 產品“加香”須明確標注
衛生部26日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則(征求意見稿)》,其中列出了20余種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單。 這些食品包括:純乳(全脂、部分脫脂、脫脂)、原味發酵乳(全脂、部分脫脂、脫脂)、稀奶油、植物油脂、動物油脂(豬油、牛油、魚油和其他動物脂肪)、無水黃油、無水乳脂、新鮮水果
一般認為吃常見于肉類和黃油中的飽和脂肪,對健康有害。但美國一些新研究發現,食用富含紅花油、魚油等多不飽和脂肪的飲食,也未必能減少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 近幾十年來,有件事已經獲得大家的普遍共識:食用常見于肉類和黃油中的飽和脂肪,對人體健康有害。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就有研究言之鑿鑿地表明
近年來,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不斷深入,他們開始慢慢發現,父母親對后代會產生多樣的影響,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圖片來源:MINISTRY-TO-CHILDREN 【1】J Physiol:父親低蛋白飲食或會影響后代機體心血管健康 doi:10.1113/JP27827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1】BMJ:一天一個雞蛋或并不會增加機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doi:10.1136/bmj.m513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BMJ上的研究
進口魚肝油值得“迷信”嗎? 醫生表示,進口魚肝油不一定適合國內寶寶 市民俞女士這兩天犯起了愁,“女兒現在6個月大,醫生說要服用魚肝油,但央視說吃多了會中毒。” 魚肝油即維生素D的俗稱,因在肝臟尤其是魚類肝臟中含量較高而得名。目前在售的魚肝油大多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混合滴劑,單
美國肝臟專家全國網絡進行的一項分析顯示,因膳食補充劑導致的肝損傷約占院內所有藥物相關性肝損傷的20%。補充劑沒有提供任何療效數據和安全性數據,它對你來說就像是個黑匣子。 當前,保健品日益成為中國家庭的標配,但由于缺少療效及安全性數據,它對消費者來說更像是一個黑匣子。 “很多保健品雖來自天然,
近日,江蘇蘇州檢驗檢疫局召集主要進口食品化妝品企業分別就進口食品化妝品入境報檢主要流程進行詳細解讀,強調要求相關產品報檢前置審批及必須提供的證書材料。這是江蘇檢驗檢疫系統加強進口食品監管的重要舉措之一。 集中監管 嚴格市場準入 江蘇檢驗檢疫局進一步完善進口裝運前檢驗制度。對風險較大產品,
天然物質霍霍巴油是一種深受化妝品青睞的原料。然而,極少有人知道霍霍巴(Jojoba)的拉丁名種加詞是“中國”(chinensis)。實際上,我國在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零星引種霍霍巴,幾乎沒有規模種植。這個命名的陰差陽錯源于,19 世紀早期的發現者從美國一個植物園收集的霍霍巴種子與另一在中國收集
無論轉基因的支持聲和反對聲哪個大,都已無法左右轉基因日漸普遍的應用。中國轉基因的進程按著進口轉基因大豆、種植轉基因木瓜和棉花在不斷向前。 “轉基因技術在爭議過程中飛速發展,現在新產品在不斷推出。”農業部科技教育司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與知識產權處處長寇建平在前段時間舉辦的全國媒體記者轉基因報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