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后首次公開亮相,表示要讓守法成為常態,“如果守法都做不到,何談環境保護”。 被正式任命為環保部部長48小時后,陳吉寧昨日首次公開亮相,主動選擇與媒體見面。座談會上,陳吉寧對近日引起關注的柴靜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表示贊賞,稱其行為值得敬佩。 陳吉寧也首次公開表述了對環保工作的一些態度,并歡迎媒體在接下來的全國兩會環保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敞開提問”。昨日,環保部長陳吉寧(左)和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出席媒體座談會。環保部供圖 談霧霾 “紀錄片喚起公眾關注環保” 媒體發言中,不少提及了近日火爆的央視前記者柴靜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陳吉寧也對此做出了表態。 “我昨天晚上完整地看了”,“今天上午給她發了短信,我想向她表示感謝”,陳吉寧說,“向她表示感謝。她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從公眾和健康的視角,喚起公眾對環境的關注,值得我們敬佩。” 陳吉寧將該紀錄片和環保史上有名書籍《寂靜的春天》相比,該書由女科學家雷切爾·卡森在1962......閱讀全文
今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陳吉寧在會上表示,環境問題是人類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優美環境是人類的重要福祉,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
空氣質量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9日邀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第一個問題就是空氣質量。陳吉寧指出,空氣質量包括PM2.5,主要受兩個變量的影響,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氣象條件。氣象條件不可控,排放量是可控的。環保工作的目標
在頒布施行了11年之后,《環境影響評價法》(以下簡稱環評法)第一次面臨這么強烈的修改呼聲。 不久前,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提出,要啟動環評法的修改工作,希望環評法的修改能夠列入人大的工作計劃。在3月2日舉行的新《環境保護法》(以下簡稱環保法)新聞通氣會上,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也表示:“環保部正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人民網前方報道組 記者章斐然 初梓瑞)今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陳吉寧在會上表示,環境問題是人類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優美環境是人類的重要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有關渠道得到的消息稱,清華大學校長、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陳吉寧或履新環境保護部部長。 現任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出生于1949年12月,現年65歲,已到退休年齡。2005年12月,周生賢出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黨組書記。2008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部長
2015年8月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發第三十一號“主席令”,正式發布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十六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該法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大氣法”修訂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之后,社會各界對于當時的修訂草案文本提出了大量的意見,爭議之聲
針對近期中央巡視組發現的問題,環保部新任黨組書記陳吉寧近日要求,要加大對環評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和懲戒力度,全面清理環保系統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嚴肅責任追究,徹底根治環保系統的腐敗問題。 2月9日,中央第三巡視組向環保部通報了專項巡視情況,專項巡視發現問題主要
針對近期中央巡視組發現的問題,環保部新任黨組書記陳吉寧近日要求,要加大對環評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和懲戒力度,全面清理環保系統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嚴肅責任追究,徹底根治環保系統的腐敗問題。 2月9日,中央第三巡視組向環保部通報了專項巡視情況,專項巡視發現問題主
媒體對環保話題的關注熱度,在環保部部長陳吉寧的記者會上表露無遺。離開始時間尚早,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便人頭涌動,記者們早早坐滿了座位。 針對我國秋冬季節重污染天氣頻頻出現的問題,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個表面數字,后面有復雜的經濟社會活動,所以我們既要打好
按照2014年的監測情況,重點監控的重金屬企業排放達標率為77.2%,情況不容樂觀。”8月29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回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的專題詢問中表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明雯在會上提到,自2005年致2013年的八年間,媒體公開報道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已經發生1
在昨日國新辦就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和加強環境保護情況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透露:“京津冀要加強面源的污染控制,包括煙花爆竹禁放的方案。”針對京津冀地區冬季、特別是采暖季采取的治霾措施針對性不強。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2月7日(除夕)下午19時起,受煙花爆竹燃放影響,北京
國務院新聞辦2月18日在北京舉行中外媒體見面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會上說,去年底北京在應對重污染天過程中,啟動和解除紅色預警時機受到質疑,這必須用科技來幫助解決“行政摁按鈕”的問題。 陳吉寧認為,對重污染天的預警涉及兩方面,一是預測,這是科學問題;二是預警,這是行政摁按鈕的問題。以當前科技發展
“去年年底之前,環保部8家環評機構已全部脫鉤,跟環保部沒有任何關系了,我們兌現了對社會的承諾。另外,全國各地完成了140家環評機構脫鉤工作。今年還有200家類似的環評機構需要脫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大氣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情況中外媒體見面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回答記者關于“紅頂中介”的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環保部昨天表示,將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防控冬季空氣污染,推進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應對地方保護主義。 去年年末,京津冀地區出現五次嚴重重污染過程,屢屢爆表的空氣質量甚至拉低北京空氣質量改善率16個百分點之多。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承認,當前實施的污染防控措施中,針
今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由環保部部長陳吉寧答記者。 陳吉寧表示,空氣質量主要受兩個變量的影響,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氣象條件。其中氣象條件是邊界條件,決定了這個區域有多大的環境容量。也就是說,這個區域可以接受多少污染物的排放量而環境質量不超標。污染物的排放量是
環保市場的大門正逐步向社會資本敞開,環境監測這個以前很少被社會資本觸碰的領域,也將告別政府“壟斷”狀態。 昨日,環保部印發了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5年年會上的特別演講全文,而這也被看做是五中全會部署環保工作后,環保部對相關制度改革的明確表態。陳吉寧明確,我國要健全
3月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于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在回答“我國部分地區曾經因修建PX和垃圾焚燒場項目引發一些群體性事件,環保部怎么消除公眾的疑慮,使老百姓放心修建在身邊的這些項目是安全的?”的問題
今天上午,由中宣部等六部委聯合主辦的“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在京召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會上表示在土十條方面,重點是夯實兩大基礎,突出兩大重點,推進三大任務和強化三大措施。 陳吉寧指出,兩大基礎一是要摸清家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到底有哪些污染的地塊;二是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我們現在還沒有
今天上午,由中宣部等六部委聯合主辦的“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在京召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會上表示在土十條方面,重點是夯實兩大基礎,突出兩大重點,推進三大任務和強化三大措施。 陳吉寧指出,兩大基礎一是要摸清家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到底有哪些污染的地塊;二是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我
在近期發布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中,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的“綠色發展”受到普遍關注,在“十三五”規劃的十個任務目標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首度寫入五年規劃。 “十三五規劃建議”從總量控制、覆蓋領域以及加強監測等方面對環境保護提出要求。其中,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成為十八大以來我國第四個引入“省以下垂直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于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并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近日,央視前記者柴靜的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出現在人們面前,引起廣泛的討論,同時也引起的人們對霧霾的重視,面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我們究竟應該怎么做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貫徹落實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和編制好‘十三五’環保規劃”大討論上表示,編制“十三五”規劃時,要緊緊扭住環境質量改善這個核心,按照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市場化、管理現代化思維做好頂層設計,切實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陳吉寧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環
“土壤污染立法需要加快進程!”7月15日在武漢大學閉幕的“首屆中國環境資源法治高端論壇”上,與會專家紛紛發出呼吁。 該論壇由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和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主辦,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承辦。來自立法、司法、執法、學界等領域的幾十位專家學者圍繞“生態文明背景下土壤污染防治法律
“土壤污染立法需要加快進程!”7月15日在武漢大學閉幕的“首屆中國環境資源法治高端論壇”上,與會專家紛紛發出呼吁。 該論壇由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治研究方陣和中國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主辦,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承辦。來自立法、司法、執法、學界等領域的幾十位專家學者圍繞“生態文明背景下土壤污染防治法
一年春來到,又到兩會時。今年兩會與往年在細節上有一個不同,環保話題在這兩天沖破降息和不動產登記等熱門財經新聞話題的“圍追堵截”,在兩會到來之際成為最熱門話題。巧合的是,新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也在這兩天上任。 3月2日,距離環保法正式實施已經過去兩個月,剛剛履新的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北京與記者見面。
4月19日上午,由中宣部等六部委聯合主辦的“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在京召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會上詳細介紹了我國當前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十三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挑戰和機遇。陳吉寧表示,相比于前幾年,我國空氣質量總體是在改善的。 陳吉寧介紹,空氣質量改善有三個指標,優良天數的比例、重污染天
作為經濟后發地區,貴州、云南、甘肅、青海、新疆等5個西部省自治區的國土面占了全國的35.5%,但只為全國貢獻了5.7%的GDP。 在專家看來,這些地區是未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經濟突圍的攻堅地區。但值得注意的是,這35.5%的國土面積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關乎我國的生態安全,這些資
國務院辦公廳昨日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方案》明確,環保部負責建設并運行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掌握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目前除環保部門負責空氣質量等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6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2016年的環保工作目標是,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力爭下降3%、空氣質量天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 分析認為,全國環保工作會議明確了大氣
一邊是數年前3座化工廠污染后的地塊,面積有數個足球場大小;一邊是剛入駐不久的學校,時時聞到刺鼻的氣味,兩者只有一路之隔。常外“毒地”風波發生以來,學校為何要建在“有毒地塊”、環評警示為何沒有得到重視等問題引發各界對“毒地”修復的關注。 這次常州“毒地”風波背后,凸顯了全國目前土壤污染遭遇問責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