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阻且長:中國環境行動者們對抗的不僅僅是霧霾
傳播事件可以“一夜刷屏”,但社會發展和改變從來沒有一夜春風的神話。這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中國環保行動者們阻止任何對環境造成破壞的行為、爭取改變一切不公正現象。 NGOCN整理了部分先行者們的簡介,他們以自由甚至以生命為價守護著綠色信念。道路阻且長,記住他們,也愿行動者們繼續奮力前行。【蕭亮中】 【蕭亮中】(1972-2005),云南迪慶人。 1972年12月5日,他出生在金沙江邊的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縣金江鎮車軸村,這個多民族聚居的連接漢藏兩地的美麗村落,后來成為他碩士畢業論文和書稿《車軸》的田野調查基地。同時,為著捍衛這個村落以及金沙江流域這片鄉土社會和人民的權益,他開始了四處奔走,幾赴金沙江,用他的熱情和堅韌來影響社會公眾。 蕭亮中是一個勤奮、敏銳的學者,有近百篇優秀文字和攝影作品發表在《南方周末》、《讀書》、《二十一世紀》、《大地》等海內外知名報刊,他的專著《車軸》和《夏那藏家》極富學術價值。 20......閱讀全文
不斷深化環境宣傳-推進環保事業發展
2016全國環境互聯網會議今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出席會議并講話。 翟青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環境宣傳工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播環境保護和
環保部將對環境違法保持“高壓”
近日,環保部召開發布會通報2016年全年和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環境監管執法情況。據悉,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后,環境部門執法力度明顯加大,2016年查處案件數量及罰款金額均創下新高。 據介紹,2015年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賦予了環保部門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新手段。目前,全國基本
湖北環境監測步入“數字環保”時代
推進環境監測的標準化和現代化建設,建立環境監測管理全國一盤棋、監測隊伍上下一條龍和監測網絡天地一體化的環境監測格局,近日,環境保護部監測司與湖北省環保廳在武漢聯合舉辦了湖北省環境監測行政管理軟件應用培訓班。培訓由環境保護部監測司主辦,湖北省環境保護廳承辦。全省市、縣(區)負責環境監測行
北京環保局印發環境信息規劃
北京市環保局9月4日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環境信息化建設規劃》的通知,明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環境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任務。 《規劃》的總體目標為:在環境信息化頂層設計的總體框架指引下,建立適應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的環境信息化管理體制,加強信息化標準規范體系、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運維管理體系建
環境責任保險有哪些環保功效?
新環保法明確規定,國家鼓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但目前盡管國家出臺了很多相關鼓勵規定,投保此項保險的企業卻為數不多。 為何環境責任保險在很多試點城市遇到阻力?筆者認為,很大程度歸結于企業的環境風險意識問題。一方面,環境相關立法對于企業污染的懲處方式和懲罰力度震懾力不足,導致企業認為自身無需通過
環境時評:環保攻堅必須革新理念
從目前已公布的督察反饋情況看,各地在環保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問題。究其根源,還是落后的發展理念和守舊的發展方式作怪,導致一些地方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執行環保法律法規過程中打折扣、搞變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特別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首先要攻克的是非法利益勾連和落后發展理念的頑固堡壘。在這一過程中,既
推動環保公眾參與-創新環境治理模式
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了《關于推進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是自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通過以來,首個對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內容做出具體規定的政府性文件。 為深入了解《意見》出臺的背景、亮點及對推動公眾參與工作發揮的作用,本報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對《意見》內容進行
環保部公布環境違法案件
7月6日,?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向媒體公布了2010年首批掛牌督辦案件,廣東省汕頭市等5個地區的造紙企業因為環境違法問題突出被掛牌督辦,而一同上了這個“黑榜”的,還有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綠源污水處理廠等9家企業。? 461家企業中存在環境違法行
改革生態環保制度-提升環境治理能力
11月9日,環境保護部部長、國合會中方執行副主席陳吉寧發表題為《改革生態環保制度 提升環境治理能力》的特別演講。 環境保護部部長 陳吉寧 (二○一五年十一月九日) 各位委員、各位專家,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北京正處金秋銀冬之交,我們有一年收獲的喜悅,也有謀劃來年的期待
先河環保:搶占環境監測技術高地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全系列產品都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先河環保依托持續的技術創新和具有前瞻性的市場判斷能力,實現了環境監測領域多個第一,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已超過30%。”3月16日,河北先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付國印躊躇滿志地告訴記者,“先河PM2.5監測儀器率先通過了
環保要求急需升格為環境標準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日前共同舉辦了《美麗鄉村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國家標準發布會,將“美麗鄉村”這個較模糊的概念演變為一套可量化的國家標準。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指南》規定了氣、聲、土、水等環境質量要求,對村容維護、環境綠化、廁所改造等環境整治指標作了專門設定和量化,如村域內工業污染
環保部擬建國家環境臺賬-量化管理無形環境資源
《經濟參考報》記者26日從環保部相關人士處獨家獲悉,環保部將借鑒國土資源部的土地指標預算管理模式,引入類似于“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的“預支增量指標”,建立“國家環境臺賬”,實現環保部與各地方在新上馬項目審批方面更好地銜接。據悉,這一政策將在2016年在全國鋪開。 這里所說的國家環境臺賬,在河
環保部要求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實施環境準入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2011年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公布,要求推進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建立重點行業上市公司環境報告書發布制度。 環保部要求,今年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環保核查制度,加大對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全面推進上市環保核查信息公開,各省級環保部門應及時公開
環保部舉辦環保標準項目培訓-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
環境保護部近日在京舉辦了環保標準項目管理培訓班。 此次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總結第二次全國環保科技大會以來的工作進展,進一步深化對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理解和認識,培訓環保標準制修訂與備案知識,引導和支撐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技術路線和方式方法,扎實推進環保科技標準各項工作,為加快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
多家環保組織吁環保部調查中石化下屬企業環境違規
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綠家園志愿者等民間環保組織日前聯合致信國家環保部認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有26家下屬企業存在排污超標等環境違規行為,建議環保部對中石化多家下屬企業的環境違規行為進行進一步的調查、核實,并向社會公布,在確認問題得到解決之前暫緩批準中石化的再融資申
環保行業深度研究報告(二):環境監測的大環保時代
機制驅動,監測先行,“智慧環境”成趨勢 (一)環境監測進入全面推進期 我國環境監測起步較晚,從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以系統的環境監測體系建設為最初的起點,發展緩慢,近兩年由于霧霾等因素驅動,才進入快速發展期。截至2010年,全國環保系統已建立2587個環境監測站,基本形成了國控、省控、市控
海南開展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堅守資源環境生態紅線
2015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明確海南省進行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海南省統籌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資源環境約束性規劃、重大基礎設施規劃和空間規劃等四大類規劃,充分開展規劃的生態環境影響研究,將資源利用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作為《海南省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規》)的底線和
海南要求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能力建設經費納入預算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環境空氣監測能力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將監測能力建設和運行維護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根據計劃,到2015年底,海南將建成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要求和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這意味著海南
能力建設經費納入預算--海南要求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環境空氣監測能力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將監測能力建設和運行維護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 根據計劃,到2015年底,海南將建成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要求和國際旅游島建設需要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 “這意味著海南
海南新環保法規10月1日起施行-較全國標準嚴格
?? 備受關注的《海南省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由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于今年7月17日修訂通過,將從今年10月1日起施行。這是迄今為止,我省一部最為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我省環境保護的行動綱領。
海南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廳-強化生態環境統一管理職能
根據海南省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原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的環境保護相關職責,劃入新近設立的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將作為統一依法監督管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省政府組成部門。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海南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廳-強化生態環境統一管理職能
根據海南省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原海南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的環境保護相關職責,劃入新近設立的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將作為統一依法監督管理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省政府組成部門。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以
環保部通報22起環境違法案
為進一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督促地方強化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環境保護部2016年繼續組織開展每月一次的大氣污染防治督查行動。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介紹,1—2月,環境保護部華北、華東、華南、西南、西北、東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分別對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太原市、晉中市,內蒙古
嘉興建環保智囊團為環境“守門”
“這是第一次有環保專家提前介入,為我們的建設項目把脈。”7月23日,在嘉興市建設項目環保準入咨詢專家庫成立大會上,來自浙江大學、中科院嘉興中心、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多位環保專家,為精基科技(嘉興)有限公司正在籌建的風電設備項目建言獻策。這家企業負責人表示
市場環境大變!環保企業紛紛升級轉型
近期,環保上市公司持續披露2018年半年報業績預告,受債務違約事件、融資環境緊張等因素,部分企業項目工程進度減緩影響業績增長,多家企業預告中提及財務費用上升。整體上看,環保板塊持續回調。圖片源自網絡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從生態環境部門到其他職能部門,陸續釋放出強化污染防治攻堅、嚴格
環保部修訂《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
為促進環境信息化工作,保障環境信息互聯互通與共享,規范環境信息元數據標準建設,環境保護部修訂了《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HJ720-2014)并于近日發布。這是《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發布以來的首次修訂。 隨著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的全面鋪開,原有《環境信息元數據規范》(HJ 720-2014)僅規范
環保部制定新國標嚴格環境準入
近年來,包括高鐵、高速公路在內的交通運輸業發展迅猛,由此帶來的交通噪聲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但現實中卻存在著標準缺位、標準性質不明確、交通噪聲管理思路不清晰等問題,為此,環保部制定了《交通干線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現該標準正在公開征求意見,新標準提出要區別對待新建與既有交通干線,嚴格新
環境監測怎么適應新環保法?
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環境保護法》,將環境監測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環境監測工作來說,既是好的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我國環境保護發展到今天,已經經歷了近40年,環境保護的起家是靠環境監測,然而近半個世紀過去,環境保護的各項管理制度中,環境監測制度是實施得較差的一項重要制度
環境監測大時代-發改委發文發展環境動態監測與智慧環保
日前,發改委同有關部門制定了《“互聯網+”綠色生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加強資源環境動態監測、大力發展智慧環保、完善廢舊資源回收利用和在線交易體系三大任務。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確保“互聯網+”
環保部:新環保法多項新環境標準正制定中
截至今年7月,我國已累計發布各類國家環境保護標準1890項,其中現行標準1652項。環保部今天在公開這一數據的同時說,為實施新環保法,多項新環境標準或已制定或正在制定中;此外,環保部還披露了中央巡視組專項巡視中發現的水專項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 環保部說,為貫徹新環保法,在環境標準上,除了組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