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局局長談中醫針灸“去中國化”
“做好我們自己的作業,才能有走向世界的基礎”――國家中醫藥局局長談中醫針灸“去中國化” 針對中醫針灸走向世界的同時面臨“去中國化”的傾向,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我們既要尊重歷史,更要奮發有為,“做好我們自己的作業,才能有走向世界的基礎”。 王國強認為,中國人一定要把中醫針灸保護好,而且要有話語權、主導權。保護發展好中醫針灸,才有真正的主導權。 對于“去中國化”傾向的原因,王國強指出,一方面有很多人不一定了解中醫針灸源于中國;另一方面,一些外國人對中醫針灸理論缺乏理解。 他表示,中醫理論和現代醫學是兩個理論體系。現代醫學講的是對抗醫學、還原醫學;中醫講的是整體醫學、個性醫學,講究辨證施治。外國人如果不太理解或接受“天人合一”“經絡”“大宇宙”“小宇宙”等理論,就會以他們的理解來認識這個問題,容易把中國的概念和中醫的概念淡化。 王國強強調,中醫是中國的國粹......閱讀全文
王國強:中醫針灸已正式申遺
扶陽學派、嶺南羅氏婦科、新安醫學、海派醫學……這些你以前可能從未聽說的中醫學術流派昨日齊聚廣東,在國家中醫藥發展論壇“珠江論壇”上,就中醫藥發展展開“百家爭鳴”。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國中醫針灸正積極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方案已提交。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全國人大
王國強:“中醫針灸”申遺不是目的
11月16日,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正式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審議,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記者在今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介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06年成立了中醫藥申報世
國家中醫藥局局長談中醫針灸“去中國化”
“做好我們自己的作業,才能有走向世界的基礎”――國家中醫藥局局長談中醫針灸“去中國化” 針對中醫針灸走向世界的同時面臨“去中國化”的傾向,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2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我們既要尊重歷史,更要奮發有為,“做好我們自己的作業,才能有走向世界的
王國強出席中醫診療設備論壇
10月12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第二屆中醫診療設備論壇在遼寧省沈陽市舉行。出席論壇的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指出,中醫診療設備研發推廣應以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強化中醫藥理論指導,同時應用物理學、信息學等現代科技理論給予技術支撐,從而建立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多方參與
申遺將促進中醫針灸傳承發展
重點開展中醫針灸保護內容研究,完善傳承機制,多渠道加強宣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1月2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醫針灸申遺成功,對中國政府更好地重視中醫藥發展、走向世界,對中醫藥的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更好造福人類健康,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中醫針灸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近日,我國的申報項目“中醫針灸”正式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日前在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針灸發源于中國,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中醫針灸項目的
王國強:發展中醫藥重在政策落實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中醫藥部分的論述,從去年“大力扶持中醫藥”轉變為“大力發展中醫藥,并且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大力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的事業,與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密切相關。
解讀我國首部中醫藥發展白皮書
12月6日,中國政府首次發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提出了中醫藥發展的宏偉愿景。那么,首部中醫藥發展白皮書有哪些亮點?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進行了解讀。 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屠呦呦研究員因青蒿素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這是
王國強率中醫藥代表團訪問美國、加拿大
應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參議院副執行主席和加拿大衛生部邀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率中醫藥代表團于2010年6月8-17日訪問了美國和加拿大,與兩國衛生和中醫藥管理等機構探討中醫藥合作計劃,深入交換意見。 在訪問美國期間,王國強在舊金山與加州參議院副執行主席余胤良進行了會談。王國強
“中醫針灸全球風采行”走進24個國家和地區
在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成立30周年之際,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世界衛生組織聯合主辦,中國針灸學會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承辦的世界針灸學術大會暨2017中國針灸學會學術年會于近日在北京開幕。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發言中贊譽了世界針聯的工作成績。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