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自遠院士暢談中國嫦娥探月計劃
歐陽自遠院士發表演講 12月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先生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發表了題為“中國嫦娥月球探測計劃”的演講。本場報告會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的第107場報告會。 歐陽自遠院士首先從月亮的別名談起,指出探測神秘的月球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夢想。接著他又簡要回顧了世界各國月球探測的歷程和成果,并講述了人類重返月球探測的幾點緣由。歐陽自遠院士還指出了我國月球探測的背景和計劃,詳細闡述了我國月球探測第一期工程(嫦娥一號)的進展和成果,并對第二期、第三期探月工程作出了展望。 神秘的月球:“僵死”的星體 自古以來,月球在人們的心目中似乎就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國自古以來有嫦娥奔月的傳說。其實除了我們中華民族以外,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月亮神的傳說。所有的月亮神都是女性,代表了人類對女性的崇敬和對于女性的依戀。”......閱讀全文
歐陽自遠:2017年完成無人月球探測任務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9月19日在天津表示,按照“繞、落、回”三步走計劃,中國無人月球探測任務大約2017年左右完成。 歐陽自遠是在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第12次學術大會暨第23屆院士大會上作此表示的。 據歐陽自遠介紹,中國月球探測分為三個階段,即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
歐陽自遠:月球車將“窺探”月球內部
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日前透露,即將發射的“嫦娥二號”,將作為“嫦娥三號”的先導星,對“嫦娥三號”的探月“旅程”進行偵察準備。 “嫦娥三號”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窺探”月球內部的工作。歐陽自遠介紹,“嫦娥三號”上攜帶的月球車,底部還被安裝了雷達裝置
歐陽自遠:走!到月球背面去
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四號探測器送上太空……在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42萬公里的地月轉移軌道上,人類開啟首次“月背之旅”。 “月球背面的南部,有一個巨大的坑,這是42億年以前砸出來的,把月球最古老的東西給翻出來了。我們嫦娥四
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來西安光機所作報告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來西安光機所作報告 11月6日晚,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祖同樓報告廳座無虛席,熱列的掌聲經久不息。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專程來到西安光機所,為所內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月球探測形勢與中國的嫦娥工程”的
歐陽自遠在中國科大談中國月球探測之挑戰
9月18日晚,“復興論壇”之歐陽自遠院士報告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水上報告廳開講。歐陽自遠院士從人文角度為師生們解讀了中國月球探測的不凡歷程和挑戰。 揭秘阿波羅號登月 中國的嫦娥奔月、日本的女神“輝夜姬”,這些浪漫的神話緣起于月亮;如輪、如環、如弦、如弓,這些唯美的詞語出
歐陽自遠院士:我國應盡早實現自主探測火星
歐陽自遠 “雖然火星探測等深空探測的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但通過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國深空探測科學與技術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 近日,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在出席由上海市院士中心舉辦的第57期院士沙龍時,作了題為《火星探測的科學問題》的報告。
歐陽自遠院士:深空探測應明確科學目標
歐陽自遠 張巧玲攝■本報記者 張巧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馬興瑞日前表示,明年下半年我國將實施“嫦娥三號”發射和落月任務。此消息一出,有關中國深空探測問題立即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目前,各項工作都在有序進行,能夠確保‘嫦娥三號’明年下半年發射。”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
歐陽自遠院士:中國人有能力探測更遠
●嫦娥一號取得了全月球的影像圖,是全世界覆蓋最全、精度最高的一張全月圖。 ●嫦娥二號已飛離地球6500千米,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人造小天體。 ●嫦娥三號將首次把天文臺架到月球上,并首次攜帶核電源。 探月工程二期是我國無人月球探測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嫦娥
歐陽自遠談探月計劃 將首次在月球天文觀測
他,雖已75歲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渾厚的聲音響徹中科大水上報告廳。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看月球, 一開始真有點忐忑不安,直到3秒后才傳來信號。”指著“月球影像”PPT,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臺下的90后大學生們展開了一場關于“月球”的對話。 從下午15點到晚上
歐陽自遠透露10年內我國將建成月球天文臺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繞月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中國科技館進行講座時透露,嫦娥三號將在西昌進行發射,著陸器上放置了7套儀器,其中包括一臺天文望遠鏡,用它在月球上進行天文觀測尚屬世界首次。 負責該望遠鏡研制的研究員魏建彥告訴記者,此望遠鏡暫時命名為紫外望遠鏡,作為我國未來建立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