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先進低碳化學電源重點實驗室成立
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先進化學電源實驗室為平臺的“吉林省先進低碳化學電源重點實驗室”日前獲批成立。這是吉林省首家以“低碳”冠名的重點實驗室,客觀凸顯了該所在聚焦低碳經濟,發展清潔化學電源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力,又反映了該所加強所地合作,推進平臺建設所取得的新進展。 低碳化學電源是指在低排二氧化碳前提下將化學能連續不斷地轉化為電能和存儲過程的裝置。近年來,隨著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使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的環境友好和清潔、無污染的低碳能源迅速成為國際研究與開發的熱點和重點。長春應化所是國內較早開展清潔化學電源的單位之一,在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超級電容器等方向上取得若干具有顯示度和影響力的創新成果。特別是近年來,圍繞著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重大需求,該所從科技布局上把強化新能源的研發作為一個重點研究方向,并從組織結構上集成了以先進化學電源為主要研究方向的課題組,引進多位百人計劃高層次人才,成立了......閱讀全文
吉林省先進低碳化學電源重點實驗室成立
以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先進化學電源實驗室為平臺的“吉林省先進低碳化學電源重點實驗室”日前獲批成立。這是吉林省首家以“低碳”冠名的重點實驗室,客觀凸顯了該所在聚焦低碳經濟,發展清潔化學電源所擁有的核心競爭力,又反映了該所加強所地合作,推進平臺建設所取得的新進展。 低碳化學電
高效微納化學電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12月18日,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專家組在南開大學辦公樓舉行了高效微納化學電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會。驗收專家組由國內7名專家組成,中山大學陳小明院士任組長,北京大學嚴純華院士任副組長,國家基金委陳榮教授和楊俊林教授、清華大學李景虹教授、北京科技大學姜建壯教授、天津大學劉昌俊教授任組
2014山西重點實驗室公眾開放主題“創新驅動·低碳發展”
5月17日-24日山西省科技活動周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公眾開放活動周期間,山西省48家重點實驗室圍繞“創新驅動·低碳發展”的主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形式多樣的公眾開放交流活動,起到了營造良好科學氛圍、展示科技創新魅力、提升重點實驗室公眾影響力的積極作用。據統計,在公
“煤基低碳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計劃通過論證
日前,國家科技部組織中科院院士盧強、劉炯天、雷清泉等9名專家,對廊坊市依托新奧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煤基低碳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專家組通過聽取實驗室建設計劃匯報和實地考察,認為該實驗室圍繞煤基低碳能源技術的前沿和關鍵問題,確定了地下氣化、催化氣化和CO
吉林省首個“低碳”冠名重點實驗室在長成立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獲悉,以該所先進化學電源實驗室為平臺的“吉林省先進低碳化學電源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立。這是我省首家以“低碳”冠名的重點實驗室。 低碳化學電源是指在低排二氧化碳的前提下,將化學能連續不斷地轉化為電能并進行存儲的裝置。近年來,隨著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發
廈門“低碳”經濟報告:建低碳城市注重低碳生活
自從經濟特區創建以來,福建省廈門市針對地域小、資源(能源)缺乏等實際情況,始終把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全國率先樹立“建設低碳城市”的目標,并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六個注重”突出抓好“低碳”經濟,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
煤基低碳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變革中探求能源革命
新奧集團煤基低碳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甲烷化合成實驗車間,工作人員在進行安全檢測 煤炭氣化使化石能源更清潔高效;微藻固碳術化腐朽為神奇;泛能網應用引導客戶,根據需要將余能和廢能進行高效互換,從而實現能源全系統的能效最優。 “節能、低碳、變革,是我們研究的方向,也是我們的不懈追求。”新奧煤基低碳能源國
傳播“低碳理念”實踐“低碳行動”
全球氣候變化、能源消耗和生態破壞是21世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為一種潮流,引領著人們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系統踐行低碳世博理念、深化低碳世博實踐、強化低碳世博傳播,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科委
發展低碳經濟 引導低碳消費
當今世界,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還需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熟悉國際規則,最重要的是還要
“十二五”低碳發展有六個重點
如何解決低碳發展的成本壓力?“解決節能減排的成本問題,光靠國家投入還不夠,還需要調動企業的積極性。我們正在考慮政府政策引導的同時也要更多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兩者結合可能是解決成本問題很好的方法。” 近日,在中國經濟時報、《中國低碳年鑒》編委會等共同主辦的“2010中國低碳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