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舉行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
12月29日上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舉行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出席儀式,并與植物所所長方精云院士,匡廷云院士、洪德元院士共同為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揭牌。 儀式由方精云主持。植物所副所長葛頌從資源植物研發的重要性及國內外現狀,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成立的必要性、定位和研究內容,研究基礎和條件,發展目標,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等五個方面介紹了資源植物研發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情況。 聽取匯報后,李家洋對植物所在學科布局調整中的舉措給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植物所在資源植物研究方面有很好的研究基礎,而成立資源植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可以將分散的研究力量整合起來,集中開展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的系統性研究,體現了植物所的特色和優勢。李家洋特別強調,作為歷史悠久的基礎類研究所,植物所需要找準定位,進一步凝練學科目標,凝聚研究力量,在保留傳統優勢的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前沿領域。李家洋希望植......閱讀全文
李家洋團隊連發Nature子刊等三篇文章:介紹水稻理想株型
水稻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是我國60%以上人口的主糧。在糧食危機和人們生活水平日益增長的雙重壓力下,育種學家和稻米種業長期以來致力于培育“高產優質”型超級水稻新品種,但是傳統育種進展緩慢。隨著水稻功能基因組的發展,“品種設計育種”應運而生,其重要內容之一是將重要農藝性狀關鍵基因的優異等位形式高效聚合
植物激素重大研究計劃八年:從跟蹤到超越
植物激素調控著植物生長的方方面面。目前,全球植物生長調節劑市場達幾十億美元,2015年我國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農田面積超過2億畝。 然而,作為糧食大國,在十年前,我國卻并不是植物激素研究大國。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簡稱基金委)啟動了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機理”,目標
遺傳發育所揭示水稻株高與分蘗協同調控的分子機理
株高和分蘗是影響水稻株型和產量的核心要素。分蘗數直接影響有效穗數,因此對水稻產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株高能夠直接影響作物的耐肥性和抗倒伏性,矮化育種推動了第一次“綠色革命”的發生。水稻的株高與分蘗通常存在一種負相關的關系,株高高的水稻一般分蘗較少,而株高矮的水稻一般分蘗較多。赤霉素是影響水稻株高
“系統生物學與遺傳組學”研討會在京開幕
3月31日,由中國科學院和德國拜耳作物集團共同主辦的“系統生物學與遺傳組學”研討會在京開幕。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李家洋首先代表中科院對研討會的順利召開表示了祝賀。李家洋回顧了中科院與拜耳集團自2001年簽署雙邊框架協議以來的合作歷程和成果,并表示中科院
水保所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植物-氣候-水”學術報告會
會場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中國旱區節水農業研究院,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喬春教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初級產業部Anna?Roberts博士、Geoff?Park博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強研究員為所科研人
李家洋出席第四屆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高峰論壇
由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和湖州市政府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工業生物技術發展高峰論壇,4月25至27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國內近300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出席開幕式并致辭。開幕式上,張知彬局長與湖州市長馬以分
李家洋會見拜耳集團作物科學執行董事兼生物科學總裁
11月3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在京會見了來訪的拜耳集團作物科學執行董事兼生物科學總裁Schneider博士等一行。 李家洋簡要回顧了中科院與拜耳集團自2001年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以來的合作情況,他對雙方的合作進展表示滿意,并對拜耳集團支持中科院相關領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開展科
探訪山東省逆境植物重點實驗室
??????? 這是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它的四周由玻璃制成,看起來好像是一間巨大的溫室,里面擺放著各色植物,有的植物因為長期未澆水,已經變得枯萎,有的植物則被特意種植在鹽堿土壤中,還有的植物則被放置在具有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它們所有的生長繁殖都被記錄下來,進行科學研究。 這就是逆境植物實
李家洋:華人生物學家對國內學界有五大積極影響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家洋8月1日表示,30年前挑選具有天賦的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學習生命科學如今成就顯著,并對國內學界產生五大積極影響。 李家洋是在張家界舉行的“華人生物學家協會第九屆雙年會”上作此表述。他說,這五大影響表現在:活躍科學思想、寬闊學術視野;帶來新技術;強化團隊合作精神;促進中外科
遺傳發育所發現植物程序性細胞死亡調控機制
程序性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是指受到嚴格調控的細胞主動死亡過程,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和抗病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動物細胞中線粒體是能量代謝的中心,也是調節程序性細胞死亡的重要樞紐。在植物細胞中,已有的研究表明葉綠體在調控程序性細胞死亡中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揭牌
6月24日,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揭牌儀式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召開。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上海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陳洪凡、上海生科院院長陳曉亞,以及方榮祥院士、蓋鈞鎰院士、洪孟民院士、林鴻宣院士,和國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11個成員單位近50位領導專家參加了揭牌儀式
MOC1等基因調控水稻分蘗芽的伸長
分蘗是決定水稻產量的核心要素之一。水稻分蘗形成一般認為包括分蘗芽的形成與分蘗芽的伸長兩個獨立的生物學過程。解析水稻分蘗形成的分子機理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與理論價值,同時對水稻株型改良及品種設計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過去二十余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家洋院士及
水稻理想株型基因克隆與作用機理解析獲進展
水稻株型是決定水稻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決定抗倒性的主要農藝性狀,水稻理想株型的塑造是提高水稻產量的重要途徑。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主基因IPA1 (Ideal Plant Architecture 1) 編碼一個含SBP-box的轉錄因子,參與調控多個生長發育過程。我國近些年培育的很多超級稻品種
農業科學家為實現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青紗帳里,玉米行行挺拔;汪汪水田,晚稻株株青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28.7億斤,增長1.0%。這離不開廣大農業科學家的持續努力。長期以來,廣大農業科學家圍繞農業農村發展,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進億萬農民家,為實現農業穩產增產、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遺傳發育所在擬南芥獨腳金內酯信號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獨腳金內酯(Strigolactones, SLs)是一類新的植物激素,調控側芽伸長、株高、葉片形狀、衰老、種子萌發、側根生長等發育過程,在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中具有功能保守性。在水稻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中F-box蛋白DWARF3 (D3)與獨腳金內酯的受體DWARF4 (D14)形成SCF復
李家洋出席第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
1月21日,“第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出席發布會并致辭。 李家洋在致辭中對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長期以來對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的發展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他概要分析了生物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意義,高度評價了前四屆中國生物
遺傳發育所在擬南芥生長素合成與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進展
生長素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激素。生長素的原位合成、代謝、極性運輸以及信號轉導共同調控植物對環境信號和發育信號的響應。現有的證據表明,植物中生長素的從頭合成存在色氨酸依賴和色氨酸不依賴兩條途徑。近年來對依賴于色氨酸生長素合成途徑已有較為深入的認識,但是對于非依賴于色氨酸生長素合成途徑的組成與調
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在京啟動
農業部、財政部今天在京啟動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表示,科技創新工程是農業部、財政部等上級部門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探索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 李家洋指出,科技創新工程以“建設一流農業科研院所”為目標,將突出管理機制創新,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績效考評,
植物所主持的國家“863”重點項目課題通過現場檢查
受國家“863”計劃海洋技術領域辦公室委托,由中山大學徐安龍教授為組長的“863”海洋技術領域重點項目課題中期檢查專家組,于4月27日在海南省三亞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榆林保障基地主持召開了海洋“863”重點項目課題“海島灘涂和艦船極端生境生存保障蔬菜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的現場檢查會。 由中
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澳門揭牌
澳門科學技術獎勵頒獎典禮暨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于8日下午在澳門舉行。智慧城市物聯網和月球與行星科學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后,澳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增加到四所。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科技部副部長張建國、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沈蓓莉,以及科技部、國
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夏季青年學術論壇召開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年度夏季青年學術論壇于7月24日至25日成功召開。實驗室的職工、博士后、研究生以及客座人員等共35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實驗室副主任儲成才研究員致開幕詞,指出實驗室青年學術論壇進一步推動了實驗室的內部交流,希望青年人員以此為平臺,
遺傳發育所 水稻獨角金內酯與細胞分裂素間的調控機理
分枝是植物株型發育的主要決定因素,同時也是決定產量的重要農藝性狀之一。植物激素,如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在調控植物株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獨角金內酯是近年來新發現的一種植物激素,該激素可通過抑制側芽的生長在株型建成中發揮關鍵作用。對不同植物激素之間相互調控關系的解析與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
廣東省應用植物學重點實驗室成立
近日,依托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建設的“廣東省應用植物學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立。 據介紹,該重點實驗室主任為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其發展目標為建設具有廣東特色的專類野生植物資源庫,發現具有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植物功能活性物質,篩選出能高效降低大氣、土壤等污染物的優良植物種類。
深圳將建國家植物 轉基因檢測重點實驗室
深圳檢驗檢疫局昨日透露,該局正式獲批籌建“國家植物轉基因檢測重點實驗室(深圳)”。據了解,該實驗室預計于2年內完成籌建,建成后將成為華南地區唯一一家專門從事植物轉基因檢測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為深圳乃至全國進出口植物及其產品轉基因檢測提供穩定可靠的技術支持。 據悉,深圳檢驗檢疫局實驗室自2001
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重點實驗室揭牌
5月15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揭牌啟動儀式在武漢植物園舉行。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院士和院生物局劉杰處長、段子淵處長等專家出席儀式并為實驗室揭牌。武漢植物園李紹華研究員擔任該重點實驗室主任,彭俊華研究員、傅金民研究員擔任實驗室副主任。 新成立的重點實驗室
深圳將建國家植物轉基因檢測重點實驗室
記者從深圳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正式獲批籌建“國家植物轉基因檢測重點實驗室(深圳)”。據了解,該實驗室預計于2年內完成籌建,建成后將成為華南地區唯一一家專門從事植物轉基因檢測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為深圳乃至全國進出口植物及其產品轉基因檢測提供穩定可靠的技術支持。 據悉,深圳檢驗檢疫局實驗室自200
中科院2010年度國際科技合作工作研討會在貴陽召開
10月13日至14日,由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主辦、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科學院2010年度國際科技合作工作研討會”在貴陽召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國家外專局經濟技術專家司及中國科學院相關領導應邀出席,全院24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開幕式由國際合作局局長
中科院2010年度國際科技合作工作研討會舉行
10月13至14日,中科院2010年度國際科技合作工作研討會在貴陽召開。來自院屬149個單位及院機關相關8個部門的250余位代表(包括所局領導60余人)齊集貴陽,為總結知識創新工程13年的國際合作成績和經驗,謀劃面向“創新2020”的國際合作新局面,促進創新成果和創新人才的產出展
IBP-QBI神經與認知科學聯合實驗室成立
11月4日下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BP)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腦研究所(QBI)聯合建立的“IBP-QBI神經與認知科學聯合實驗室”在生物物理所舉行了成立儀式。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應邀出席并為聯合實驗室揭牌。科技部國際合作司、澳大利亞昆士蘭政府、昆士蘭大學腦研究所及生物物理所相關
遺傳發育所在水稻種子大小決定研究中取得進展
種子大小是水稻產量構成的要素之一,長期以來一直是很多作物育種改良的重要目標。生長素作為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參與了植物生長發育的眾多重要過程。盡管生長素的合成、運輸和信號轉導在模式植物擬南芥中研究已比較深入,然而其在作物中的研究和對作物產量的影響仍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