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7日報道,英國科學家找到了“急性癌癥”的形成原因:細胞內的染色體發生“爆炸”破壞了DNA,從而讓人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患上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細胞》。 傳統理論認為癌癥是人體經歷成千上萬次的細胞突變后,慢慢演化的結果。但英國著名的疾病研究機構桑格研究所的新發現推翻了這種看法。這暗示了不管人們怎么努力保持身體健康,也不能保證命運不會拿他們開玩笑。同時還說明了為什么有些人在體檢時根本沒發現癌癥痕跡,但數月后突然就被診斷患上這種疾病了。 桑格學院的科學家是通過研究750個腫瘤的遺傳缺陷后得出以上結論的。其中大部分的案例都與傳統理論相符,染色體的損壞是常年累積的結果。然而,其中至少有1/40的腫瘤不符合“標準模式”,有的染色體似乎是在一夜之間遭到破壞的。 參與此項研究的坎貝爾博士稱:“測驗結果太讓我們驚訝了。在一個細胞里面,染色體經過一次或者是多次爆炸成為碎片。如果這個細胞開始笨拙地修補,把......閱讀全文
英國科學家找到了“瞬間癌癥(instant cancers)”的形成原因:細胞內的染色體發生“爆炸”破壞了DNA,從而讓人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患上癌癥。相關論文發表于《細胞》。 傳統理論認為癌癥是人體經歷成千上萬次的細胞突變后,慢慢演化的結果。但英國著名的疾病研究機構桑格研究所的新發現推翻了這種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圣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患有癌癥的兒童和成年人通常具有不同的發生突變的基因來促進疾病產生,這提示著這些患者可能受益于不同的療法。這一發現強調了對兒童癌癥進行精準醫療的必要性。相關研究結果于2018年2月2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