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環保局近日發布消息,成都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對2015年第一季度監督性監測廢水超標排放的5家企業下發了《責令整改違法行為決定書》,若這5家企業在一個月后仍不能實現達標排放,將被實施“按日計罰”處罰。 或被“按日計罰”的5家企業,屬于成都市龍泉驛區和新津縣國家、省重點監控企業。據了解,今年1月,都江堰市黎明紙制品廠就曾因違法排污收到《責令整改違法行為決定書》,隨即自行全面停產,實施污水處理站的升級改造。“這家企業及時自行實施停產并開始污染治理,成都市環境監察執法支隊決定對其終止進入‘按日計罰’程序。”成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就目前來看,“按日計罰”正在對成都的違法排污企業起到極大的震懾作用。 ......閱讀全文
圖為執法人員對一家企業排放的污水進行取樣檢測。 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的核心目標。作為生態環境連續多年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的省份,海南把嚴守環保底線、優化提升水質作為謀求綠色發展的根本。 為此,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然而水環境污染問題屢禁不止,違法排污
研究說明:本表數據根據截至2014年年度報告中上市公司關聯方即上市公司分、子、控企業的在線數據監測結果獲得。 超標是指根據環保部門實時在線數據排放物濃度值大于該排放物濃度標準,則定義為該時段該排放物超標。超標日是指根據實際工況,對該企業生產日同一排口、同一排放物發生3次超標排放
被譽為史上最嚴厲的2015新《環保法》實施以來,不少地方開始對污染企業動了真格,按日計罰的殺手锏讓各地頻頻開出高額罰單。 在這一階段,罰款額度最高者當屬河北省。4月18日,河北省環保廳通報2015年“利劍斬污”第三次遠程執法抽查“零點行動”結果,9家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其中7家為上次抽查超標的
2017年1月10日,山西省環保廳召開新聞通氣會,就山西省強力推進全省鐵腕治污行動有關進展情況向社會通報。 2016年12月16日~2017年1月3日,山西省各級環保部門共排查發現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企業1315家,已下達罰款2150萬元。 其中,發現“土小”企業398家,現已完成取締216家
為持續改善環境質量,2016年上半年,北京市環保部門以大氣和水污染治理為重點,開展了“大氣污染執法年”行動和水環境監察執法行動。通過多種監管手段,嚴厲查處了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環境違法案件,集中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并對2016年第一批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例進行了曝光。 截至6月底,北
今年1月1日起,“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實施,該法賦予環保部門“按日計罰”“查封扣押”等一系列新手段。這些“狼牙棒”在現實中到底有沒有產生效果?4月10日環保部通報稱,新環保法實施后的一二月份,江蘇查封、扣押案件5起,限產停產5起,移送拘留3起。 記者從江蘇各地環保局了解到,新環保法實施3個多月
為加大對企業環保措施的監管,由中央和地方配套投入污染在線監測網絡的資金已逾百億元,能夠監控上萬個污染源。但是,半月談記者近日調研發現,一些企業已從簡單的污水偷排轉為對在線監測數據動手腳,通過采用軟、硬件手段制造“李鬼數據”,使其永遠達標。此行為不僅欺騙社會公眾,更會誤導政府的決策。 監測設備形
歲末,編輯部照例要回望盤點這一年。2014年4月24日,《環境保護法》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修訂通過,將于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 “違法成本低”是長期以來的痼疾,新法如何提高企業違法成本的各種解讀幾乎持續了一年。 惟其重要性,企業周刊將其作為2014年度話題,結合今年
日前,由上海市環保局、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同發起的“環保局長接熱線”行動圓滿結束。12345共接市民關于環境保護類訴求2662件,噪聲、廢氣、油煙成為市民投訴的三大熱點。其中,噪聲污染 1262件,占比47.4%;空氣、廢氣污染 504件,占比18.9%;油煙擾民 411件,占比15.4%。
“2017年全省將開展‘利劍斬污行動’和‘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繼續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進一步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嚴懲環境違法行為,著力構建‘四個從嚴’的環境監管新格局。”近日,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彭勇在全省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會上強調,今年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要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問題
現場污水橫流 今年1月26日,昆明市中院對云南首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作出宣判:涉案的兩污染企業立即停止對環境的侵害,賠償治污費用等400余萬元。從2009年底行政機關給予兩企業行政處罰、2010年8月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到今年1月宣判,這場官司歷時兩年多,而污染企業侵
時隔兩年后,“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的舉報電話再度響起。 從5月30日起,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陸續進駐河北、河南、內蒙古、寧夏、黑龍江、江蘇、江西、廣東、廣西、云南等省(自治區),開展“回頭看”督察進駐,公布舉報電話和專門郵政信箱,受理群眾舉報。 一場關系子孫后代的環保問責風暴再度刮起。 兩年一輪,
今年下半年以來,浙江省諸暨市對涉污企業私設暗管偷排廢水、規避在線監測規律超標排放、非法傾倒污泥廢油等現象重拳出擊,讓違法排污企業付出沉重的代價。 印染廠私設暗管偷排,諸暨開出最高環保罰單 據諸暨市楓橋鎮群眾反映,征天印染廠經常偷排廢水。諸暨市環保局高度重視,隨即市環保局主要負
昨日上午,位于省環保廳的會議室里人坐得滿滿當當,這是省環保廳約談今年前兩個月超標排放問題嚴重的29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對企業超標排放污染物環境違法行為,將由各市進行高限處罰,對長期違法排污的行為啟動“按日計罰”。 涉氣企業25家 涉水企業4家 據了解,1~2月份,有29家企業超標排放問題嚴
最近,市人民法院又對兩起環境污染案件作出判決。兩案犯罪情節如出一轍:未經審批,非法排污。 偷開小作坊,簡易粗暴生產,這樣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隨著法律的日益完善,對污染環境的打擊力度也越來越大。 一周里三人被判刑 2014年3月,松門人陳某和王某偷偷開了個皮革加工作坊,加工時產生的大量廢水被
湘江告急! 1966年,湘江檢測出鉻、鉛、錳、鋅、砷等重金屬;1978年,湘江已成國內污染最為嚴重的河流之一;1990年代之后,湘江水質呈惡化趨勢,工業污染導致的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 作為“有色金屬之鄉”的湖南,采選、冶煉、化工等企業多分布于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由此而來。相當長時期內
4月13日-14日,環保部網站連續發布的三則對環境(違法)問題掛牌督辦的通知受到了廣泛關注。這也是時隔一個多月后,暨對黑化集團環境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后的又一波環保掛牌督辦。 據點綠網小編統計,2016年以來,環保部共發布了5則對相關環保問題進行掛牌督辦的通知,共涉及8家公司和1個工業園,分別位于
編者按 去年5月,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在“打擊典型水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中,對一批案件掛牌督辦;今年5月,該廳對掛牌督辦的案件開展“回頭看”行動,調查摸底一年來的督辦效果。 本文以地處海南島西部的海南思遠食品有限公司在1年掛牌督辦期間的變化為例,通過這一案件的查處始末,得以觀察環境整治專項
2月27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介紹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
今年2月,環保部對河北省承德市進行了公開約談。環境保護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主任劉長根指出,承德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存在薄弱環節,體現在部分區域揚塵污染情況嚴重,散燒煤、燒荒、燒垃圾污染情況比較普遍,部分工業企業污染問題突出,部分污染物指標不降反升,要求承德市加強面源污染綜合整治和工業企
這7家企業中,涉氣企業6家,分別是榆林市金龍北郊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神木縣恒升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神木電化發展有限公司、府谷縣恒源冶焦發電有限公司、陜西滿意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韓城市合力煤焦有限責任公司。涉水企業1家,為榆林市污水處理廠。被通報的7家企業排放超標率均在50%以上。
通過日常巡查、信訪舉報、“雙隨機”檢查、在線監控等方式發現并立案查處行政處罰案件104件,罰款1299.46萬元。對7家企業實施查封、扣押,共向公安機關移送刑事環境犯罪案件4起,總計13人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移送行政環境違法案件3件,5人被行政拘留,責令停產9家。浙江省海寧市環保局近日對
“被告人姜立田犯環境污染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被告人徐玉超犯環境污染罪,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4萬元;被告人王滿英犯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 這一幕發生在1月8日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法院的庭審現場。莊嚴的法槌一落,諸暨市自今年元旦新《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環境保護部近日向媒體通報了21件2015年上半年典型違法案件情況。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介紹說,《環境保護法》實施以來,各級環保部門不斷加大執法力度,重拳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現將上半年環保部門檢查中發現的21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向社會公開通報。其中,涉及偷排偷放11
因污染物廢水超標排放和暗管排放污染物,深圳市永利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被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處以1239萬元罰款,成為深圳首筆千萬元環保罰單。目前該企業已被吊銷排污許可證,正在進行全面整改。 據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發布公報介紹,深圳市第三季度對88家環保違法企業實施查封、扣押,對15家環保違法企
上周五(8月14日),山東省環保廳公布了,7月份突出環境問題查處情況和典型案例,包括山東邦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20余家企業因環境違規被通報。 與前幾個月相比,此次的查處力度進一步加大。其中,山東邦迪股份有限公司因私設暗管進行偷排等問題,被山東省環保廳責令立即停止生產,并處以頂格罰款36萬元。淄
明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將正式實施。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劉濤近日撰文指出,按照新環保法要求,目前沒有一家鋼鐵企業能夠完全實現達標排放。 而為滿足新排放標準,鋼鐵全行業實施環保改造總投資約需900億-1100億元。不過,在鋼鐵行業目前普遍虧損的背景下,企
“成都藍”的同時,為何空氣質量排名落后?日前,環保部公布7月份城市空氣質量排名,首次上榜“后十名”的成都,引發了市民的疑問。8月18日,成都市環保局做客“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做出了解答。同時,被稱為“史上最嚴”新《環保法》于今年實施。記者從該局獲悉:“1―7月,成都區(市)縣環境行政處罰情
西寧市一家企業廢水超標排放,被環保部門罰款處罰并要求責令改正,復查時發現企業未進行有效整改,廢水排放仍不達標。近日,我省環保部門依法開出全省首張“按日計罰”環保罰單,該企業被罰89999.3元。 這是一家從事明膠和磷酸氫鈣制造與銷售的企業。2月份,西寧市環境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對該企業進行了監督性
Polo Ralph Lauren(拉夫.勞倫)、Uniqlo(優衣庫)、Calvin Klein(卡爾文.克萊恩)等等,這些品牌在中國并不算陌生,它們在制造美麗的同時,卻將工業廢水排入了中國的江河。 朝露環保、綠色江南、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7家環保組織今日在京發布《綠色調研紡織業調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