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兜蘭試管繁殖技術世界領先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該園兜蘭試管繁殖研究獲得一系列進展。該園科學家發表在《生物技術評論》的研究論文,全面綜述了兜蘭屬植物試管繁殖研究方面的進展,并對兜蘭試管繁殖存在的問題和兜蘭產業化提出了建議。 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過度采挖,兜蘭被視為珍稀瀕危植物保護中的“旗艦”類群。目前,我國大陸市場上銷售的兜蘭還多是直接從山下采挖的野生種,少見商品化生產的栽培品種,究其原因主要是兜蘭種苗的缺乏,因為兜蘭的繁殖難度大,其常規的分株繁殖速度慢,而無菌播種、特別是組織培養技術還不成熟。 研究人員在系統收集兜蘭種質資源的基礎上,利用無菌播種等生物技術,已成功地繁殖出40多個原生種并能進行規模化生產,特別是商品雜交種摩帝類兜蘭的組織培養已獲得初步成功,有望應用于生產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目前,研究組已發表有關兜蘭繁殖的論文10多篇,獲得了兩項國家發明ZL,兜蘭屬植物的試管繁殖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閱讀全文
華南植物園等在杏黃兜蘭繁殖及其萌發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兜蘭(Paphiopedilum)由于獨特的花朵造型、絢麗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觀賞花期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國際上廣泛應用。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人們對其過度地采挖,兜蘭現已成為世界上最瀕危的植物物種之一,許多種類已瀕臨滅絕,所有兜蘭野生種均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兜蘭試管繁殖技術世界領先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該園兜蘭試管繁殖研究獲得一系列進展。該園科學家發表在《生物技術評論》的研究論文,全面綜述了兜蘭屬植物試管繁殖研究方面的進展,并對兜蘭試管繁殖存在的問題和兜蘭產業化提出了建議。 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過度采挖,兜蘭被視為珍稀瀕危植物保護中的“旗艦”類群。目前,我
海倫兜蘭原球莖的低溫保存培養基及低溫保存繁殖新方法
2月19日獲悉,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曾宋君等科研人員完成的“一種海倫兜蘭原球莖的低溫保存培養基及低溫保存繁殖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611037319.7)。 該發明是將無菌播種獲得的原球莖轉移至低溫保存培養基中,在合適的條件下培養,然后將低溫保存的原球莖轉移至恢復生長
昆明植物所兜蘭屬研究取得新進展
花形奇特、色彩艷麗但極度瀕危的兜蘭屬 (Paphiopedilum) 植物全世界共有85種,中國是兜蘭屬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分布有29種,占全世界總數的三分之一。由于兜蘭屬中許多種類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受經濟利益驅使而被過度采挖,導致資源破壞十分嚴重,一些種類已瀕臨滅絕。20
“玉瑩兜蘭”和“斑蝶兜蘭”通過新品種鑒定
“斑蝶兜蘭”。曾宋君團隊 供圖 4月23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曾宋君團隊和廣州建筑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選育的“玉瑩兜蘭”和“斑蝶兜蘭”2個兜蘭新品種通過了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專家現場鑒定。據悉,這2個品種將于“
兩個兜蘭新品種通過鑒定
日前,由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曾宋君團隊選育的兜蘭新品種“綠韻兜蘭”和“紫旗兜蘭”通過專家鑒定,兩個新品種均適合廣東設施栽培。 “綠韻兜蘭”是2006年以引進的“麻栗坡兜蘭”為母本、“白花兜蘭”為父本進行雜交,經無菌播種繁殖而成的雜交一代品種。其開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單花壽命35~40天。與對照
華南植物園彩云兜蘭易地回歸研究獲得成功
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專題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的資助下,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植物種質創新與基因發掘領域曾宋君研究員、段俊研究員等科研人員,耗時10年時間對珍稀瀕危物種彩云兜蘭(Paphiopedilum wardii)進行了系統研究,包括其野生資源的調查、遷地保護、無菌播種和組培技
華南植物園兜蘭種子木質素合成調控其萌發機制獲進展
兜蘭屬(Paphiopedilum)是蘭科植物最重要的屬之一,其唇瓣特化成兜狀或拖鞋狀,故又被稱為“拖鞋蘭”、“仙履蘭”等。兜蘭屬植物以其奇特的花形、豐富絢麗的花色和持久的花期,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盡管我國有豐富的兜蘭屬植物資源,但大部分種類由于在野生生長環境下繁殖困難,加之過度采挖和生長環境的破
兩兜蘭通過中科院鑒定
2020年1月7日,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曾宋君研究團隊和廣東華大錦蘭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及云浮市云城區仁善城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選育的‘中科皇后兜蘭’和‘中科紫斑兜蘭’通過了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專家現場鑒定。同天,‘中科皇后兜蘭’和‘中科紫斑兜蘭’分別榮獲廣東省蘭花協會組織
作物葉片形態測量儀研究兜蘭屬植物的水分適應關聯
??? 兜蘭屬是知名的觀賞性植物,有很多種類棲息在懸崖峭壁上。為了研究它們是如何在水分脅迫的環境下生存的,有專家利用作物葉片形態測量儀對該屬植物的葉片形態進行了實驗研究。? ? 兜蘭的葉脈、氣孔、葉片形態和角質層分別與植物的水分運輸、調節、貯存和維持相關。經作物葉片形態測量儀檢測發現:氣孔大小、氣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