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提出氫燃料水上飛機概念運力環保性超越現有飛機
英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氫燃料水上飛機的概念設計。這種飛機不但運力和環保性大幅超越現有飛機,還無需投入大量資源修建陸上機場。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21日發布的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設計的概念水上飛機包括能滿足中程和遠程運輸需求的型號,最大的一種可一次運載2000名乘客,而目前世界最大客機,空客A380一次最多只能運載約800名乘客。 研究人員說,通過采用新材料技術,水上飛機將具備超越陸上起降飛機的性能。此外,海上機場的建設成本也要低于陸上機場。 這款概念飛機的造型采用了“翼身融合體”設計,類似美國隱形轟炸機B-2的放大版。研究人員說,這能保證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氣阻力,從而提高燃油效率。 由于同樣重量下,氫燃料體積是航空煤油的4倍,所以較大的機身空間和運載能力也讓飛機使用氫燃料成為可能。 帝國理工學院的航空動力學者埃里科斯·萊維斯說,現在需要一種全新的方法來應對全球陸上機場不堪重負的問題,而采用當今科技的先進水上飛機......閱讀全文
快速續航之新型氫燃料電池飛機Skai
據外媒報道,Alaka'i Technologies公司日前推出了新一代依靠氫燃料電池飛機Skai。 該公司報道稱,Skai是一款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通過使用氫燃料克服了傳統電動系統充電時間過長、續航里程短的問題。據了解,寶馬的Designworks參與了這款飛機的設計。S
英提出氫燃料水上飛機概念 運力環保性超越現有飛機
英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氫燃料水上飛機的概念設計。這種飛機不但運力和環保性大幅超越現有飛機,還無需投入大量資源修建陸上機場。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21日發布的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設計的概念水上飛機包括能滿足中程和遠程運輸需求的型號,最大的一種可一次運載2000名乘客,而目前世界最大客機,空客A38
美國設計氫動力概念飛機
從斑尾塍鷸獲得靈感,美國洛克希德公司設計了一款零排放的氫動力概念噴氣式客機Stratoliner,利用類似塍鷸翅膀的機翼,在極大程度上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獲得更多升力,進行高空飛行,飛行高度遠高于一般商用飛機。 Stratoliner能夠不間斷飛往地球上的任何地區,同時不產生任何污染。但這一想法
煙草成航空燃料 飛機將“抽煙”飛行
波音、南非航空和SkyNRG公司近日宣布將利用一種新型煙草植物作為航空生物燃料。波音國際非洲事務執行總監J. Miguel Santos表示,聯合開發煙草航空燃料可以進一步減小航空業對環境的影響,并且推進南非地區的經濟發展。 這種被稱為Solaris的雜交植物富含燃料,卻并不含有尼古丁。Sky
加拿大純生物燃料飛機完成試飛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29日報告說,加拿大研究人員首次使用純生物燃料為一架獵鷹20型民用飛機提供動力,在渥太華上空試飛成功。 該委員會發表的公報說,此前飛機采用生物燃料時,一般都與傳統化石燃料混合使用,這次試飛首次使用由加拿大工業用油籽提煉的生物燃料,完全替代傳統航空油料。
美國宇航局研發新型節省燃料飛機
美國宇航局日前研發出一種飛翼式飛機,如果配合使用一款叫做“超高旁路率引擎”的超高效發動機,將可節約50%的燃料。 目前幾乎所有現役飛機采用的都是傳統的管翼設計,與之相比,科學家認為無尾翼的飛翼式飛機具有明顯的優勢。盡管早在1910年雨果?容克斯(Hugo Junkers)就發明了無
氫燃料電池前景幾何?
“隨著燃料電池推動新一代清潔能源改革,公眾也愈發關注燃料電池的發展,我們在中國的公共交通市場上看到了巨大商機。中國需要更清潔的城市公交系統,同時在空氣質量監管方面也更加嚴格,中國市場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肯定會不斷增加。”加拿大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andall MacEwen說。
NASA:生物燃料可降低飛機70%微粒排放
出于環保的目的,近年來各航空公司開始紛紛嘗試研發并使用各種生物燃料。日前NASA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當航班上使用生物燃料作為動力源時,在尾氣排放中所檢測到的微粒排放遠少于化石燃料。這一結果證明,從環保角度而言,生物燃料確實是化石燃料的絕佳替代品。 據NASA方面提供的數據稱,生物燃料可以將顆粒排
氫燃料電池汽車走進生活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也正在走入大眾生活,順勢開啟了商業化發展大幕。據悉,位于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的瑞暉加氫站正式啟用,這是全國首個全商業化運營的加氫站。未來,佛山致力于打造國家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國家級氫能與燃料電池生產基地以及國際知名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應用典范城市。
聚焦氫能燃料電池技術
近日,主題為“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西苑沙龍會議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對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現狀、應用前景、技術瓶頸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對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關鍵技術、示范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間存在的差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未來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同時,針對我國燃料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