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基礎創新規劃將出爐8臺機組年底投運
作為中國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2015年被賦予太多期望。 昨日(4月23日),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司長劉寶華在世界核能發展論壇上透露,今年將新開工8臺左右核電機組,到年底預計投運8臺機組,此外今年國家能源局將出臺關于核電基礎創新的專項規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華龍一號首堆建設國產化率將不低于85%,批量化建設后設備國產化率不低于95%。 完善核電產業配套建設 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達23臺,總裝機容量為2138.6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6臺,總裝機容量約2850萬千瓦,在建規模居世界首位。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近日表示,今年預計將有8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有6至8臺機組開工建設,截至2014年我國營運中的核電機組達到22臺。這也意味著,今年核電開工建設數量是前30年總量的三分之一。 面對如此快速發展的核電行業,劉寶華認為......閱讀全文
《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發表 提高核電建設安全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在京發表《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我國涉核領域發表的第一部白皮書。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形容,這是一本有備無患的白皮書。“核應急是核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現在要
中廣核:創新引領核電安全高效發展
去年10月份以來,我國華北、東北、華南等地區先后被濃重的霧霾籠罩。而就在此前兩周,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再次明確了“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核電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為防治大氣污染作出貢獻?中國核電是否已經具備了安全高效發展的能力?帶著這些疑問,筆者專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
中國謹慎重啟核電建設 內陸核電受限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1號機組,直徑37米的巨大穹頂已經蓋上1號核島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意味著,自去年3月中旬日本發生福島核泄漏以來,停擺了近20個月之后的中國核電項目終于
核電發展能否助力"美麗中國"
原文地址: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3/05-17/4828895.shtml 主持人:劉 莉 (本報記者) 嘉 賓:葉奇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肖雪夫 (國防科技工業電離輻射一級劑量站副站長
中國謹慎重啟核電建設 三代核電受益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意味著,自去年3月中旬日本發生福島核泄漏以來,停擺了近20個月之后的中國核電項目終于全面重啟。 不過,與外界的興奮相比,上述會議
環保部核專家:中國要集中全力發展第三代核電
地震、海嘯、核事故,讓日本遭遇三重危機。尤其核事故,令全球焦慮。核事故發生的真相是什么?這對人類的核能和平利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中國的核電事業發展有哪些啟示? 3月15日上午,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的獨家專訪時,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郁祖盛表
2013年世界核電建設及核電技術發展回顧
2013年多數國家仍將繼續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并將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檢查核設施防災能力,調整核應急措施,積極開發先進核電技術。 ·日本 日本計劃建造更多核電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他將批準建造更多的核反應堆。 這與野田佳彥領導的民主黨前政府的
各國核電站建設進“寒冬期”中國核電該怎么建?
現在,世界各國核電站的建設都進入了“寒冬期”,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發展中大國而言―― 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世界各國核電站的建設都進入了“寒冬期”,中國的核電站建設也曾被暫時叫停。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均資源相對貧乏的發展中大國而言,核電該不該建?該怎么建?在日前召開的中國核學會
推動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
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的美好藍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這5年,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形成,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廣州市民馮敬滔居住的大金鐘社區38號大院樓房不到3米遠,有一條小河名叫景泰涌。自從19
核電業者:風險認識是當前影響中國核電發展主因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中廣核)運營公司總經理蘇圣兵18日在2012年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上表示,政府、行業、媒體、公眾應理性地認識核電安全風險,“認識”好比是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是當前影響中國核電發展的關鍵因素。 蘇圣兵表示,福島核事故的發生,讓全球核電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