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最后一周是世界免疫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為此于27日介紹了正在研發的微針貼片疫苗接種技術。與有百余年歷史的注射器接種相比,新技術簡單方便,且不會讓接種者感到痛楚。 專家們普遍認為,微針貼片有助于減少人們對打針的抗拒心理,有望成為疫苗接種的“游戲規則改變者”。 目前,有多個研究小組在研發微針貼片,其原理大同小異。以美疾控中心與佐治亞理工學院合作研發的微針貼片為例,其面積約為1平方厘米,表面覆蓋著100根由聚合物、糖和疫苗制成的微型針頭。使用時,只要用手指按一下貼片,就可把這些微型針頭刺入表層皮膚,它們會在幾分鐘內溶解進入人體。由于微針長度遠小于1毫米,不會刺激到神經痛感單元,接種者不會感到疼痛。 在恒河猴身上的試驗表明,這種微針貼片能產生足夠強的免疫反應,而不會引起副作用。研究人員計劃最早在2017年開展人體試驗。 美疾控中心認為,相比傳統的注射器注射接種法,微針貼片除了無痛外,還有其他一些優點。首......閱讀全文
Credit: Christopher Moore, Georgia Tech 想要長效避孕,方法多種多樣,如放置宮內節育器(也就是“上環”)、打孕激素注射針等。 盡管避孕效果很好,但這些手段通常需要醫療專業人員的參與。 現在,來自美國的一個科學家們團隊或許將打破“長效避孕”領域的這一局限性。
想要長效避孕,方法多種多樣,如放置宮內節育器(也就是“上環”)、打孕激素注射針等。 盡管避孕效果很好,但這些手段通常需要醫療專業人員的參與。 現在,來自美國的一個科學家們團隊或許將打破“長效避孕”領域的這一局限性。 來自佐治亞理工學院和密歇根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可由女性自行使用的新型
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和埃默里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用于接種疫苗的微針貼片,用這種貼片接種流感疫苗,與目前常用的注射器接種同樣有效,還可消除肌肉注射帶來的不適,并降低成本。研究人員認為,隨著技術逐漸成熟,這種新的接種手段終將替代已經百余年的注射器接種技術。
長期以來結核病一直被忽視,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結核病,每年至少會造成130萬人死亡,而這種死亡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全球抗擊艾滋病、結核和瘧疾基金會(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B and Malaria)的執行主任Peter Sands表示,“令人震驚的是,結核
以后疫苗接種可以不用打針了!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生物材料》雜志上報告說,他們最新研制出一種可溶解于皮膚的微針貼,相比標準的疫苗注射方式,新方法讓疫苗接種更簡便、更安全、痛苦更少。 大多數疫苗都是通過皮下或者肌肉注射來接種,這種方法雖然能夠有效地將疫苗送達人體,但卻需要醫務人員具備專業技能
科技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工具,一種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為人來造福的工具。而對于人類來說最大的敵人,除了各種各樣的天災之外,就是每個人都有可能面對的疾病了。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就是手術和藥物,而科技同樣可以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為我們帶更大的便利,甚至成為我們對抗疾病的最主要手段。 其實除了醫藥公
一、生物大分子藥物及給藥系統概述 大分子藥物也被稱為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多肽、蛋白質、抗體、聚糖與核酸藥物等。近年來,全球生物制藥市場發展迅速,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根據 F&S 報告,全球生物藥市場預計將自2017 年的 2,402 億美元,增至 2022 年的 4,040 億美元,復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公布的最新消息,正在研發的小型可穿戴貼片能夠對現有的疫苗接種帶來深遠的影響。來自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研專家正在研發創造比傳統麻疹疫苗注射更方便更安全的替代解決方案--微型針狀貼片。該貼片面積大概為1平方厘米,在貼片下方包含100個由聚合體、糖和疫苗所打造的微型針
根據最近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來自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皮膚疫苗接種可以產生保護性CD8 T細胞,這些細胞被招募到生殖器組織,可以起到保護性傳播感染(STI)性疾病的效果。 開發針對性傳播感染的疫苗(例如艾滋病毒或單純皰疹病毒)的挑戰之一是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近日,刊登于《免疫學趨勢》期刊上的一篇綜述文章指出,這些例子表明,創新生物材料或能帶來對抗艾滋病病毒等傳染病病毒的疫苗,以及針對癌癥、自身免疫紊亂、過敏和器官移植排異等問題的免疫療法。 美國馬里蘭大學生物工程師Christopher Jewell和免疫學家Jonathan Bromberg表示
圖片來源:Cell press 在不久的將來,向癌癥患者的免疫細胞傳遞的納米粒子能教會細胞摧毀腫瘤;流感疫苗看起來可能像是一個小圓形創可貼。 近日,刊登于《免疫學趨勢》期刊上的一篇綜述文章指出,這些例子表明,創新生物材料或能帶來對抗艾滋病病毒等傳染病病毒的疫苗,以及針對癌癥、自身免疫紊亂、過敏和
中美研究人員聯手研發出一種納米顆粒流感疫苗,在小鼠實驗中能有效抵御甲型流感病毒。該疫苗為研發通用流感疫苗等藥物開啟新的思路。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顯示,這種顆粒由雙層多肽組成,可模仿流感病毒發出生物信號,誘發雙重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說,雙層疫苗的核心由流感病毒核蛋白質中的
中國和美國研究人員聯手研發出一種納米顆粒流感疫苗,在小鼠實驗中能夠有效抵御甲型流感病毒。這種疫苗為研發通用流感疫苗等藥物開啟新的思路。 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顯示,這種顆粒由雙層多肽組成,可模仿流感病毒發出生物信號,誘發雙重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說,雙層疫苗的核心由流感病毒核
中國和美國研究人員聯手研發出一種納米顆粒流感疫苗,在小鼠實驗中能夠有效抵御甲型流感病毒。這種疫苗為研發通用流感疫苗等藥物開啟新的思路。近期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研究顯示,這種顆粒由雙層多肽組成,可模仿流感病毒發出生物信號,誘發雙重免疫反應。研究人員說,雙層疫苗的核心由流感病毒核蛋白質中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