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一個低碳、綠色的春節成了2011年烏魯木齊很多市民新的生活方式。 隨著節能環保的觀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崇尚綠色健康生活,過一個"低碳春節"也成為新的時尚。購置年貨由繁就簡,變得精細,選購節慶爆竹更加考慮經濟環保,市民陳女士:現在條件也好了,需要什么東西隨時都能買到,年貨我就沒買多少。鞭炮我就買了兩掛,年三十晚上放一放就行了。再說鞭炮放多了,紙屑呀噪音呀對環境也造成污染。(天山網 2011年02月06日) 在遙遠的新疆能夠有人提出過一個低碳的春節,這的確是一個很難的方式,因為今年的春節,人們燃放鞭炮的已經造成了空氣的嚴重污染,春節的喜慶需要用放鞭炮來作為喜慶的音響,好像是沒有了鞭炮就沒有了過年的氣氛,可是現在的因為讓方鞭炮而造成的火災,已經自從大年三十之后,因為燃放鞭炮而造成的空氣污染,現在已經成為一個必須要關切的話題了。 春節買花過年,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要過個"低碳春節",少不了買點花花草草......閱讀全文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祀祖先、緬懷英烈、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清明到,兒盡孝”。最重要、最傳統的風俗就是到祖先親人的墓地墳前,供上祭品,焚化紙錢,培土修墓,祭奠掃拜……據中消協統計,我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于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全國“白色浪費”便高達100多億元。清明祭掃
兔年正月十五,下午3點一過,北京一些市民就開始放鞭炮了。傍晚時分,記者走在北京街頭,只見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不時照亮夜空。 年復一年,爆竹聲聲,給人們帶來了不盡的快樂。然而,記者也發現,有時樂極生悲,對煙花爆竹的無度燃放,總伴隨著傷人、擾民、污染甚至火災問題。 專家表示,從文化上講
2月9日拍攝的大連街道上燃放的“開門炮”。 當日是春節長假后上班第一天,大連市的一些單位和商家紛紛在自家門前的馬路上燃放“開門炮”求吉利。“開門炮”一浪蓋過一浪,據當地環衛部門估算,僅當日上午,大連環衛部門就清理出近千噸的鞭炮碎片。 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各地民俗紛紛回歸,
2011年全國兩會3月初將在京召開,公眾最關心哪些熱點問題?日前,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網就老百姓最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聯合推出大型網絡調查。 本次調查涉及18個關鍵詞,包括社會保障、司法公正、個人收入、反腐倡廉、醫療改革、房價調控、物價調控、食品安全、環境污染、教
2011年全國兩會3月初將在京召開,公眾最關心哪些熱點問題?日前,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網就老百姓最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聯合推出大型網絡調查。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入圍人民網“你最關注的十大熱點問題”調查前十名 本次調查涉及18個關鍵詞,包括社會保障、司法公正、個人收入、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