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終于承認有“毒”社會責任鏈為什么總是斷裂
蘋果終于承認有“毒”。作為當今市場最炙手可熱的企業,蘋果的供應鏈遍布全球,環環相扣,可是它的社會責任鏈卻為何總是斷裂? 蘋果近日發布《2011年供應商責任發展報告》,首次公開承認中國供應鏈致病員工。然而,這份說明并沒有消除人們對該事件的疑問,卻引來更多關于蘋果公司社會責任的追問――作為當今市場最炙手可熱的企業,它的供應鏈遍布全球,環環相扣,可是它的社會責任鏈卻為何總是斷裂? 這是自沃爾瑪“血汗工廠”事件和富士康“自殺風波”后,又一家跨國公司陷入供應鏈責任困境。從程序上看,蘋果公司并非中國供應鏈致病員工直接責任者,這或許就是事件發生一年多,蘋果一直選擇沉默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沉默并不能掩蓋蘋果的尷尬處境,作為供應鏈上的強勢企業,它無法回避“老大的責任”。 在全球供應鏈上,掌握著巨額消費訂單的跨國公司是顯而易見的“老大”。它給予供應鏈上企業以購買的機會,掌握著供應鏈的話語權和利益分配,......閱讀全文
蘋果終于承認有“毒” 社會責任鏈為什么總是斷裂
蘋果終于承認有“毒”。作為當今市場最炙手可熱的企業,蘋果的供應鏈遍布全球,環環相扣,可是它的社會責任鏈卻為何總是斷裂? 蘋果近日發布《2011年供應商責任發展報告》,首次公開承認中國供應鏈致病員工。然而,這份說明并沒有消除人們對該事件的疑問,卻引來更多關于蘋
《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社會責任指南》首發
第二期中國企業公民大講堂暨《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社會責任指南》發布會日前在北京舉行。會上首發的《跨國公司在華企業社會責任指南》,為企業社會責任經理人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公司戰略計劃提供了有效指導。 近年來,全世界的企業紛紛涌向中國,然而嚴重的環境污染及其對公眾健康造成的損壞,使得公眾對于提高公共
蘋果有“毒”,警鐘為中國制造業而鳴
近兩年來,蘋果公司的系列產品幾乎已成了神話。蘋果iPad、iPhone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熱烈追捧,銷量和利潤高速增長。就在蘋果電子產品風光無限之時,蘋果中國供應商勝華科技蘇州工廠的部分員工,卻因使用正己烷擦拭手機屏而健康受損,被鑒定為職業病和傷殘。蘋果公司日前發布《20
綠蘋果還是黑蘋果? 揭開蘋果公司不為人知另一面
中國三家民間組織的報告揭開了蘋果公司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報告認為在環境保護、職業健康和勞工權益三方面,蘋果都違反了自己的承諾。事實上,在供應鏈綠化已成國際潮流之下,跨國公司不僅應強化其供應鏈條的環境管理,而且應向公眾說明供應鏈的環境污染問題和整改情況,接受公眾監督。 蘋果未
憤怒的情緒正砸向尷尬的“蘋果”
蘋果iPad、iPhone正在中國熱賣,但137名蘋果中國供應商員工,卻因暴露在正己烷環境中,健康遭受不利影響。蘋果公司15日發布2010年的供應鏈管理報告,首次公開承認中國供應鏈員工致殘。 蘋果終于成了眾矢之的。從情緒上說,這是可以理解的。由公眾環境
CNNIC發布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2011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首次編寫了《2011年社會責任報告》。《報告》圍繞“為國之責、民之益、人之和而奮力前行”的社會責任觀,以豐富詳實的案例和數據闡述了2011年CNNIC履行社會責任的主要工作,同時對過去
童坦君:衰老研究肩負社會責任
“如果鐘表壞了,想自己修理,你一定得事先了解它是怎么運行的,才可能把它修好。如果連鐘表基本運行規律都不知道的話,恐怕很難修好。即便是修好了這里,又會在那里出現問題。” 中科院院士童坦君用這樣一則形象的比喻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了衰老機制研究的意義。“很多人老了都會得老年病,如果僅從老年病
供應鏈漏洞溯源 蘋果“中毒”逗號還是句號?
這7天,或許是自蘋果中國設立公關部以來,該部門接聽電話最多的一周。熟悉蘋果公司的人都知道,無論對任何事,蘋果的公關口徑都是“說自己需要說的”,而不會對其他任何提問做評論或回應。在面對農歷年前《南方周末》刊登的蘋果供應商聯建(中國)科技有限公司的137名工人中毒事件時也是
中美科學家社會責任研討會:韓啟德詮釋科學家社會責任
9月2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美國科學促進會聯合舉辦的中美科學家社會責任研討會在京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在出席開幕式時,對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提出3點界定:其一,對科研工作負責是科學家正確履行社會責任的前提;其二,對同行負責是科學家正確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其三,對科學研究的社
有毒的蘋果與沉默的監管
蘋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首次公開承認中國供應鏈員工因污染致殘。報告說,在蘋果公司供應商勝華科技蘇州工廠,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環境,健康遭受不利影響。 讓人們頗感意外的是,最早發現蘋果有毒的不是當地的監管部門,而是民間的環保組織。據悉,2010年,有36家國內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