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植物園揭示土地利用對林下層鳥食蟲物種多樣性影響
盡管林下層食蟲鳥類對人類干擾所做出的響應的域性差異可能相關于土地利用的歷史變化,但是可以確定,這些物種對森林采伐尤其敏感。南亞地區在十九世紀遭遇了大面積的森林轉變為耕地的進程,這為更為近期的熱帶地區森林采伐提供了一個參照物。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碩士畢業生Rachakonda Sreekar等,在斯里蘭卡和印度的西高止山脈進行的研究中,對在混合物種覓食群以及整個鳥類群落中都屬于林下層食蟲鳥類、其他食性的鳥類以及傾向于其他垂直位置的食蟲鳥類三者進行了比較。雖然在不同的土地利用類型之間,物種組成發生了實質性的變更,但是整體來說,物種豐富度并未隨土地利用的變化梯度而變化。他們發現森林中由食蟲性鳥類占所有鳥類物種的比例是耕地中的約1.14倍,而以林下層食蟲鳥類占所有食蟲鳥類物種的比例在森林中要比在耕地中高約1.32倍。在對混合物種覓食群和整個生物群進行分析比較時,質量-豐富度的關系具有很大差別,這或......閱讀全文
版納植物園揭示土地利用對林下層鳥食蟲物種多樣性影響
盡管林下層食蟲鳥類對人類干擾所做出的響應的域性差異可能相關于土地利用的歷史變化,但是可以確定,這些物種對森林采伐尤其敏感。南亞地區在十九世紀遭遇了大面積的森林轉變為耕地的進程,這為更為近期的熱帶地區森林采伐提供了一個參照物。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碩士畢業生Rac
昆明動物所在哀牢山鳥類多樣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山區通常被認為是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哀牢山位于中國云南省中部,是中緬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的一部分,包含國際鳥盟的2個重點鳥區,也是中國西南地區最重要的遷徙通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學研究團隊于2005年至2014年在哀牢山先后開展了16次鳥類調查,共記錄到鳥類381種。結合文獻和自然保護
版納植物園極小雨林斑塊中鳥類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獲進展
生境喪失是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最大困難,尤其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熱帶地區。熱帶亞洲因為現存原始生境較少,卻仍面臨較高的森林退化率而備受關注。種植園(橡膠園、棕櫚園等)替代低海拔森林是如今熱帶亞洲森林持續較少的主要因素之一。種植園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被分割和包圍的原始森林斑塊,這些斑塊大多分布在
以蟲為食 研究先行
隨著烤蟋蟀作為一種富含蛋白質的零食越來越受歡迎,餐館也嘗試在菜單上加入粉蟲。但人們對這個新興的昆蟲食品行業的生態可持續性“極度缺乏了解”。 瑞典研究人員在1月15日發表于《生態與進化趨勢》的一篇觀點文章中,探討了有關昆蟲飼養、安全和環境影響等尚未得到解答的問題。但總體而言,他們對供應商能夠應對
海生游仆蟲的培養實驗_給食海生游仆蟲
實驗材料藻類培養物試劑、試劑盒Nitex 過濾游仆蟲種液儀器、耗材塑料紙或 Plexiglas 紙解剖顯微鏡實驗步驟1. 將 1.5~2 L 藻類分入矮形燒瓶或烘于皿中。2. 用 45 μm Nitex 過濾游仆蟲種液,除去死的藻類,倒入藻類平皿中。3. 用塑料紙或 Plexiglas 紙蓋上平皿。
海生游仆蟲的培養實驗_游仆蟲的細菌重新給食
實驗材料大腸桿菌試劑、試劑盒氨芐青霉素儀器、耗材離心機平皿實驗步驟1. 過夜培養 1 L 大腸桿菌。2. 用淡水腹纖毛類的方法濃縮游仆蟲。3. 在等體積于初始體積的新鮮海鹽水中重懸濃縮的細胞。用人造海鹽水,但不含 Walne 鹽,含 50 mg/L 氨芐青霉素。4. 4℃ 1000 g 離心細菌 1
韓國報告首例“食腦蟲”病例:一天即死亡
據韓國媒體報道,12月26日,韓國疾病管理本部表示,該國一男子突發腦膜炎死亡,在其樣本中檢測出福氏耐格里變形蟲的基因。據悉,感染者是一名50歲的韓國男性,曾在泰國逗留4個月,12月10日返回韓國,當天傍晚出現腦膜炎癥狀,21日死亡。韓國疾防中心對患者樣本檢測后發現了福氏耐格里變形蟲的基因,核苷酸序列
美國小鎮食腦蟲再現,專家呼吁加強研究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道,9月25日,美國得克薩斯州環境質量委員會警告布拉索斯港水務局,該區域的飲水可能被福氏耐格里變形蟲(俗稱食腦蟲)污染。該委員會建議部分社區居民,除沖洗廁所外,不得出于任何原因使用自來水。 今年7月,美國佛羅里達州希爾斯堡地區衛生部門曾宣布,當地出現一起感染福納氏蟲的
動物所研究揭秘血雉奇特的孵卵行為
鳥類胚胎發育理想的溫度范圍在36-38℃間,26℃被認為是生理零溫度,在26-36℃之間雖不會對胚胎造成損傷,但會減緩胚胎發育的速度。 環境溫度對鳥類的孵卵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極地及高海拔山地等寒冷環境中,環境溫度遠遠低于胚胎發育的適宜溫度。在這種情況下,孵卵親鳥往往采取多
武漢病毒研究所在食蟲蝙蝠腸道中發現多種新型病毒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采用宏基因組學方法,對我國蝙蝠腸道病毒首次進行了系統研究,結果發表在《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2012, 86(8):4620. DOI: 10.1128/JVI.06671-11)。 蝙蝠是哺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