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材料家族再迎“小鮮肉”一枚。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研制出了石墨烯的表親——錫原子組成的二維網狀物“錫烯”(Stanene)。理論預測稱,這種材料或能100%導電,研究人員希望盡快證實其優異的電學屬性。不過也有人指出,還需要實驗進一步證實新材料確為錫烯。 2004年石墨烯的橫空出世,引發了科學家們對二維材料的廣泛興趣,迄今他們研制出了多種二維材料,包括硅烯、鍺烯等,這些材料大都擁有優異的導電性,但從理論上來說,錫烯更勝一籌。 2013年,斯坦福大學張守晟(音譯)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單層錫原子組成的錫烯,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一種能在常溫下達到100%導電率的超級材料,遠勝過近年來炙手可熱的石墨烯。 張守晟表示,錫烯或是一種拓撲絕緣體,在這種材料內,載荷子(如電子)無法到達材料的中心,只能在邊緣自由移動。因此,材料內的雜質無法阻礙電子的流動,電流不會以熱的形式被浪費,導電率可達100%。這意味著,錫烯或是輸送電流的......閱讀全文
量子霍爾效應研究的重要性 量子霍爾效應是20世紀以來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迄今已有四個諾貝爾獎與其直接相關。但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對量子霍爾效應的研究仍停留于二維體系,從未涉足三維領域。 給電子“定規矩”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真的存在嗎? 農貿市場往往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四處擁
日前,南京理工大學曾海波教授團隊成功制備出一種新型第五主族二維材料——銻烯。該研究為二維材料家族引入了新成員,豐富了人們對二維材料的認知。相關研究成果發布于《自然通訊》。 自石墨烯被發現以來,二維材料因獨特的維度特性在基礎與應用方面均成為前沿研究熱點。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從石墨烯開始,向二硫化
10月2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英國皇家學會合作交流項目初審結果。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中方申請人中方依托單位11201101460基于展向扭曲結構的流動與噪聲控制研究劉宇南方科技大學21201101470面向旋轉環境下無線傳感器自供電的能量俘獲新機理
熱電材料直接將熱能與電能進行相互轉換,熱電轉換技術具有系統體積小、可靠性高、無污染物排放、適用溫度范圍廣等特點被廣泛關注,比如嫦娥三號探測器中主要動力就是來自核素釋放熱量通過熱電材料轉換。因此,新型熱電材料是目前世界各國的研發重點領域之一。圖1. a) n型SnSe相變前后ZT值隨溫度變化關系;
江蘇常州二維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年產3萬平方米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生產線將投產,這是公開報道中已知的全球最大規模生產線。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按照六邊形有序排列的二維晶體,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且強度最高的納米材料。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透明性、柔韌性、機械強度以及獨特的電子特性,在電子
我們已從計算材料科學的手工時代進入工業化階段。 這是迄今最令人討厭視頻的強勁競爭者:對一部一排排數字和符號不斷向屏幕下方滾動的智能手機的特寫。不過,當到訪者在Nicola Marzari俯瞰日內瓦湖的辦公室駐足時,他總是會迫不及待地炫耀這部手機。“它來自2010年。”Marzari介紹說,“這是一
序號項目名稱全部完成人全部完成單位獎種獲獎等級101海洋典型POPs對雙殼貝類危害途徑與機制研究潘魯青,苗晶晶,劉棟,劉靜,張輝中國海洋大學自然獎二等獎102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構筑與工作機理研究王鳴魁,申燕,屠國力,徐曉寶,曹昆華中科技大學自然獎二等獎103寬帶吸波與隱身材料的設計原理與關鍵制備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構成的六角形蜂巢晶格的平面二維材料,結構穩定,各項物理性質優異。石墨烯的發現顛覆了凝聚態物理學界既往的二維材料不能在有限溫度下存在的觀念。 石墨烯具備眾多優異的力學、光學、電學和微觀量子性質,是目前最薄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同時具備透光性好、導熱系數高、電子遷移率高、電阻
硒化錫(SnSe)單晶是一種半導體,也是理想的熱電材料。它能將廢熱直接轉化成電能,或者被用于冷卻。當一群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人員看到SnSe像石墨烯一樣的層狀晶體結構時,他們突然產生了神奇的頓悟時刻。 研究人員在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集團所屬《應用物理學雜志》上報告稱,他們很快意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在15日內(8月4日——8月18日)向國家自然科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1項。根據我委相關規定,經過初步審查,并與巴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為16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
序號項目名稱聯合單位101首部噴射抑制渦激振動的機理與技術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2融合信道狀態信息與慣性傳感器信息的高可用室內定位方法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3面向真實應用環境的磁電異質結磁傳感器噪聲抑制機理研究哈爾濱工程大學104鉍烯的寬帶飽和吸收機制及其在中紅外超快光纖激光器中的應用研究哈爾濱工程
各有關高等學校: 按照《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規定,2020年度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經各校推薦,專家評審,獎勵委員會審議,省教育廳廳務會審定等程序,共評出授獎成果173項,其中一等獎84項,二等獎66項,三等獎23項,現將獎勵成果予以公布(見附件)。
二等獎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單位 推薦單位 1 J-201-2-01 水稻重要種質創新及其應用 錢 前,朱旭東,程式華,曾大力,楊長登,郭龍彪,李西明,胡慧英,曹立勇,張光恒& lt;/td&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姚裕貴研究員以及博士生劉鋮鋮、馮萬祥采用第一性原理,系統地研究了硅烯的晶體結構、穩定性、能帶拓撲和自旋軌道耦合打開的能隙,預言了在硅烯中可以實現量子自旋霍爾效應。 近幾年來,拓撲絕緣體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飛速發展,并成為凝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教育部對外公布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候選項目/候選人結果。此次評選工作教育部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有效推薦/提名候選項目/候選人1046項/人(含專用項目32項)。其中,自然科學獎396項,技術發明獎140項(通用項目124項,專用項目16項),
楊振寧、姚期智為“求是杰出科學家獎”和“杰出科學成就集體獎”頒獎。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周光召主持頒發“求是杰出科學家獎”和“杰出科學成就集體獎”。教授獲“求是杰出科學家獎”,方忠、戴希、張海軍、薛其坤、陳曦、賈金峰和馬旭村獲“求是杰出科學家集體獎”。 20
2019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現將通過專業評審的4項省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260項陜西省“三大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建議獎勵項目在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和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布。最高科學技術獎建議獎勵人選(4人)序號候選人提名單位1安芷
截至2019年10月26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52篇文章,小編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24篇,Nature 發表了70篇,Science 發表了58篇; 按是否有合作單位劃分:其中有68篇文章由獨立的一個通訊單位完
2019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專業(學科)評審科技進步獎評審結果序號項目名稱完成單位完成人推薦等級1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工程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匡光力,高秉鈞,張裕恒,葉朝輝,劉小寧,張曉東,邱寧,陳文革,歐陽崢嶸,吳仲城,
近日,南京大學公布了2019年優秀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提升計劃(A、B)項目(第一批) 評審結果,共有66位優秀博士生獲得資助,其中,A項目15人,B項目51人。以上獲得提升計劃A、B立項的博士研究生,項目執行中途不得退出。提升計劃A資助標準為8萬元/年,其中導師配套經費為1萬元/年;提升計劃B資助標
發改委網站2011年10月20日刊文,由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知識產權局聯合研究審議的 《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11年度)》,現予以發布。《指南》確定了當前優先發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進能源、現代農業、先進制造、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海洋、高技
縱觀歷史,以材料劃分年代是一大特色,如石器、青銅器、鐵器時代等,這足以說明人類文明與材料的關系。今天,我們周圍的物質世 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最新穎的智能手機、最新型的平板電腦、最時尚的可穿戴電子器件都充滿了時代感。然而,無論是谷歌眼鏡、阿特拉斯機器人、synapse芯片、人造樹葉、遠程醫療
學術委員會主任聘任名單同時公布 教育部科技司1月10日發布通知,公布“海洋能源利用與節能”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聘任名單。 根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為保證實驗室持續穩定發展,加強實驗室規范管理,在各省、直轄市教育廳(
1前言隨著電子產品向小型化、便攜化、網絡化和高性能方向的發展,對電路組裝技術和I/O 引線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芯片的體積越來越小,芯片的管腳越來越多,給生產和返修帶來了困難。原來在SMT中廣泛使用四邊扁平封裝QFP,封裝間距的極限尺寸停留在0.3 mm,這種間距的引線容易彎曲、變形或折斷
2月14日,科技部網站公布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通用項目)目錄,具體如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目錄(通用項目) 特等獎序號編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推薦單位1J-252-0-01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張洪濤,潘桂棠,侯增謙,唐菊興
單壁碳納米管作為典型的一維納米材料,由于其獨特的結構而具有許多優異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在力學,電學,光學及電化學等方面有著潛在的應用。如何實現碳納米管的潛在應用,以及提高碳納米管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是目前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
近期,本報曾報道浙江大學研究團隊,正在從事電磁波“隱身衣”機理及實驗研究,同期,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專家也在利用電磁場原理致力此類研究。隱身,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被很多科學家當成了實實在在的事兒。 美國曾計劃實施一項幫助坦克裝甲車輛隱身的“變色龍計劃”。原理是發明出一種新型材料,
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在前期發布《發關于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石墨烯未來先導產業的地位,“石墨烯+”戰略有望提升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競爭力,石墨烯同下游應用產業的結合將提供豐富的投資機會,因此我們將發布石墨烯行業系列研究報告,梳理相關投資機會。第一篇石墨烯報告主要梳理了石墨烯的
續(二)序號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依托單位256天然半導體礦物日光催化效應李艷北京大學257無機納米電催化材料的構筑與應用探索李彥光蘇州大學258二維材料的理論研究李亞飛南京師范大學259微納米力學李曉雁清華大學260高速電互連技術李曉春上海交通大學261矢量光場操控反法拉第效應及納米尺度光磁反轉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