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表親”錫烯或已“呱呱落地”
二維材料家族再迎“小鮮肉”一枚。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研制出了石墨烯的表親——錫原子組成的二維網狀物“錫烯”(Stanene)。理論預測稱,這種材料或能100%導電,研究人員希望盡快證實其優異的電學屬性。不過也有人指出,還需要實驗進一步證實新材料確為錫烯。 2004年石墨烯的橫空出世,引發了科學家們對二維材料的廣泛興趣,迄今他們研制出了多種二維材料,包括硅烯、鍺烯等,這些材料大都擁有優異的導電性,但從理論上來說,錫烯更勝一籌。 2013年,斯坦福大學張守晟(音譯)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單層錫原子組成的錫烯,可能會成為世界上第一種能在常溫下達到100%導電率的超級材料,遠勝過近年來炙手可熱的石墨烯。 張守晟表示,錫烯或是一種拓撲絕緣體,在這種材料內,載荷子(如電子)無法到達材料的中心,只能在邊緣自由移動。因此,材料內的雜質無法阻礙電子的流動,電流不會以熱的形式被浪費,導電率可達100%。這意味著,錫烯或是輸送電流的......閱讀全文
石墨烯“表親”錫烯或已“呱呱落地”
二維材料家族再迎“小鮮肉”一枚。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他們研制出了石墨烯的表親——錫原子組成的二維網狀物“錫烯”(Stanene)。理論預測稱,這種材料或能100%導電,研究人員希望盡快證實其優異的電學屬性。不過也有人指出,還需要實驗進一步證實新材料確為錫烯。 2004年石墨烯的橫空出世,引發
石墨烯“表親”錫烯新鮮出爐-這種材料或能100%導電
二維晶體材料家族迎來“小鮮肉” 石墨烯“表親”錫烯新鮮出爐 近日,中美科學家攜手成功研制出由單層錫原子構成的厚度小于0.4納米的二維晶體——錫烯(Stanene)薄膜。理論預測稱,這種材料或能100%導電。研究人員希望下一步能盡快證實其優異的電學屬性。 科學家們迄今研制出了多種二維材料,包括硅
二維錫烯拓撲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王兵和副教授趙愛迪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徐勇、教授段文暉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合作,成功制備出具有純平蜂窩結構的單層錫烯,并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證實了其存在拓撲能帶反轉及拓撲邊界態。相關研究成果11月5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材料》(N
二維錫烯拓撲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教授王兵和副教授趙愛迪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助理教授徐勇、教授段文暉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合作,成功制備出具有純平蜂窩結構的單層錫烯,并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證實了其存在拓撲能帶反轉及拓撲邊界態。相關研究成果11月5日在線發表在《自然-材料》(Nat
中國科學家國際首次制備出錫烯二維晶體薄膜材料
二維類石墨烯晶體錫烯具有極其優越的物理特性,是一類大能隙二維拓撲絕緣體,有可能在室溫下實現無損耗的電子輸運,因此在未來更高集成度的電子學器件應用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潛在價值。但是由于巨大的材料制備和物理認知上的困難,如何在實驗上制備出錫烯材料,成為當前國際凝聚態物理和材料學領域科研人員努力的焦點。
張守晟獲求是杰出科學家獎-七人獲集體獎
楊振寧、姚期智為“求是杰出科學家獎”和“杰出科學成就集體獎”頒獎。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周光召主持頒發“求是杰出科學家獎”和“杰出科學成就集體獎”。教授獲“求是杰出科學家獎”,方忠、戴希、張海軍、薛其坤、陳曦、賈金峰和馬旭村獲“求是杰出科學家集體獎”。 20
新材料為電子鋪就“高速公路”-大幅提升芯片速度
錫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如錫紙、錫罐等。但就是這種普通材料,在經由科學家特殊處理之后,不但成了比肩石墨烯的夢幻材料,還有望打破計算機領域硅晶體一家獨大的局面。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22日報道,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一種由單層錫原子組成的復合材料,或許
鋰電材料錫基負極材料錫合金簡介
某些金屬如Sn、Si、Al等金屬嵌入鋰時,將會形成含鋰量很高的鋰-金屬合金。如Sn的理論容量為990mAh/cm3,接近石墨的理論體積比容量的10倍。為了降低電極的不可逆容量,又能保持負極結構的穩定,可以采用錫合金作鋰離子電極負極,其組成為:25%Sn2Fe+75%SnFe3C。Sn2Fe為活性
新型二維晶體材料硅烯研究取得進展
尋找與硅基CMOS工藝兼容的新型電子學材料是凝聚態物理及其應用研究領域的主要任務之一。石墨烯作為由碳原子構成的二維原子晶體因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質(特別是高載流子遷移率),有望與硅基CMOS工藝兼容成為制造新一代的高性能電子學器件的新型二維材料。近年來,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
新型類石墨烯二維晶體材料——鍺烯的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曹更玉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高鴻鈞院士研究組合作,在新型類石墨烯二維晶體材料——鍺烯的制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結果與中科院物理所以共同第一作者單位合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2014,26,4820)雜志上。 近年來石墨烯研
我國新型二維鍺錫混合鈣鈦礦材料可提高光伏材料性能
近日,大連化物所復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1101組)韓克利研究員團隊在二維非鉛鈣鈦礦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雜志》(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上。 二維有機-無機鈣鈦礦材料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和獨特的
新型二維材料開發-或將改良石墨烯性質
石墨烯是一種前程遠大的材料,但缺乏帶隙限制了它的應用,尤其是在電子組件方面的應用。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自組裝的新型二維材料,其具備和石墨烯相似的性質,同時還具備天然帶隙,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和晶體管。 該材料的化學式為Ni3(HITP)2,由鎳和一種名為HITP的有機化合
大連化物所制備出二維鍺錫混合鈣鈦礦新材料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程鵬飛)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韓克利研究員團隊在二維非鉛鈣鈦礦動力學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雜志上。
歐洲研究團隊成功合成二維材料鍺烯-石墨烯家族又添表親
二維材料鍺烯 艾克斯-馬賽大學等一個歐洲聯合研究團隊成功合成石墨烯的又一“表親”,即二維材料鍺烯(germanene)。該材料是由單層鍺原子構成,或具備表現出色的電學和光學性質,未來有可能被廣泛集成在各種電子設備。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10日的《新物理學雜志》上。 這種二維材料最早于2009年被
鋰電材料錫基負極材料錫復合氧化物簡介
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的錫基復合氧化物的制備方法是:將SnO,B2O3,P2O5按一定化學計量比混合,于1000℃下通氧燒結,快速冷凝形成非晶態化合物,其化合物的組成可表示為SnBxPyOz(x=0.4~0.6,y=0.6~0.4,z=(2+3x-5y)/2), 其中錫是Sn2+。與錫的氧化物(Sn
鋰電材料錫基負極材料錫氧化物的介紹
錫的氧化物包括氧化亞錫、氧化錫和其混合物,都具有一定的可逆偖鋰能力,偖鋰能力比石墨材料高,可達500mAh/g以上,但首次不可逆容量也較大。SnO/SnO2用作負極具有比容量高、放電電位比較低(在0.4~0.6V vs Li/Li+附近)的優點。但其首次不可逆容量損失大、容量衰減較快,放電電位曲
新二維材料鈹氮烯具有獨特電子特性
據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報道,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研究人員主導的一個國際團隊首次利用現代高壓技術,開發出一種以前未知的二維材料鈹氮烯(beryllonitrene)。新材料由規則排列的氮原子和鈹原子組成,擁有獨特的電子晶格結構,有望在量子技術領域大顯身手。 二維材料指擁有長度和寬度、但厚度僅一兩
新二維材料鈹氮烯具有獨特電子特性
據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報道,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研究人員主導的一個國際團隊首次利用現代高壓技術,開發出一種以前未知的二維材料鈹氮烯(beryllonitrene)。新材料由規則排列的氮原子和鈹原子組成,擁有獨特的電子晶格結構,有望在量子技術領域大顯身手。 二維材料指擁有長度和寬度、但厚度僅
石墨烯二維材料摩擦演化取得突破性進展
2004年首次被制備以來,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材料因其獨特的電、磁、熱、力學等性質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尤其是石墨烯的奇特摩擦行為引起人們對其內在物理機制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清華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開展合作研究,在石墨烯二
華人科學家張首晟獲“歐洲物理獎”
華沙時間9月1日,“歐洲物理獎”在波蘭華沙頒獎,華人物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張首晟獲此殊榮。 因在“量子自旋霍爾效應”理論預言和實驗觀測領域的開創性貢獻,張首晟與4位歐美科學家共同榮獲2010年“歐洲物理獎”,他也是獲得該獎項的首位華人科學家。而在此前的201
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可提升電池性能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7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制造出了一種由石墨烯和錫層疊在一起組成的納米復合材料,這種可用來制造大容量能源存儲設備的輕質新材料可用于鋰離子電池中,其“三明治”結構也有助于提升電池的性能。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和環境科學》雜志上。 該研究的領導者、勞倫斯
二維共價有機框架/石墨烯復合薄膜材料制備獲進展
研究析氫反應(HER)催化劑用于高效產氫有助于緩解能源危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戰略目標。Pt/C被認為是高效的HER催化劑,然而,由于資源稀缺、成本高以及可能引起重金屬污染,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因此,開發可替代的非金屬催化劑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二維有機框架薄膜材料是有機化合物通過共價鍵或配位鍵形
我科學家研制出新型二維材料銻烯
日前,南京理工大學曾海波教授團隊成功制備出一種新型第五主族二維材料——銻烯。該研究為二維材料家族引入了新成員,豐富了人們對二維材料的認知。相關研究成果發布于《自然通訊》。 自石墨烯被發現以來,二維材料因獨特的維度特性在基礎與應用方面均成為前沿研究熱點。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從石墨烯開始,向二硫化
物理所新型二維晶體材料硅烯研究取得進展
尋找與硅基CMOS工藝兼容的新型電子學材料是凝聚態物理及其應用研究領域的主要任務之一。石墨烯作為由碳原子構成的二維原子晶體,因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質(特別是高載流子遷移率),有望與硅基CMOS工藝兼容成為制造新一代的高性能電子學器件的新型二維材料。 近年來,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
張首晟:中國需要更多從0到1的創新
“中國已經可以把從1到10,從10到100這種放大性的工作做好,需要更多從0到1的原創。”1月8日,美國華裔科學家、2017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獲得者張首晟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 作為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教授,張首晟是凝聚態理論物理領域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多年來,張
科學家公布石墨烯最新“表親”
科學家首次制造出Stanene。 兩年前,物理學家曾預測錫應該能夠形成僅有一個原子厚的網格,如今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終于制出了這種材料。這種薄膜被稱為Stanene,研究人員在8月3日出版的《自然—材料》上報告了這一成果。但是他們尚未能證實這種新材料是否像預期的那樣具有讓理論學家激動的奇異電子特
二維共價有機框架/石墨烯復合薄膜材料制備研究獲進展
研究析氫反應(HER)催化劑用于高效產氫有助于緩解能源危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戰略目標。Pt/C被認為是高效的HER催化劑,然而,由于資源稀缺、成本高以及可能引起重金屬污染,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因此,開發可替代的非金屬催化劑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二維有機框架薄膜材料是有機化合物通過共價鍵或配位
錫青銅材料的分類
工業錫青銅錫青銅是工業上使用的重要銅合金。為改善其鑄造、力學和耐磨性能,以及節約錫,在錫青銅中加入磷、鋅、鉛等合金元素。因而可把錫青銅分為錫磷青銅、錫鋅青銅和錫鋅鉛三類。
卅載深耕守初心-材料報國擔使命
崔洪芝獲得青島市科學技術最高獎? 趙奚攝 崔洪芝指導學生調試自主開發的高速激光增材制造設備? ?劉蒞攝 崔洪芝在國家深海基地(即墨)調研? ?中國海洋大學供圖 ?崔洪芝與團隊成員交流科研問題? ?劉蒞攝 12月8日,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暨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海洋大學“筑峰人才工
近現代醫學泰斗“石膏先生”純張錫
張錫純(1860年-1933年),字壽甫,河北省鹽山縣張遍霧村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 先生之母是我近族之曾姑母,與我的祖父是姑舅兄弟,因先生乳名叫“新”,所以我們晚輩們稱他張新表爺。先生知書達理,平易近人,待人以禮,深曉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