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持續提高,已從認為排放污染物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延伸到自然環境的保護、生態平衡及可持續發展。為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應運而生。對環境污染物的監測不僅要測定其成分和含量,同時還要監測形態、結構和分布規律,監測物理、生物污染因素,以便實現全面、準確監測,科學地分析環境污染對各方面造成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做出準確的環境質量評價。生態監測是生態系統層次的生物監測,是更復雜、更綜合的一種監測技術,是環境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剖析影響因素的變化規律,為評估環境質量和調控環境提供科學依據。 1、生態環境監測概述 1.1、生態環境監測的概念 環境監測是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方法,以不同形式對環境化學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進行現場監測和評定,得出準確的環境質量評價。隨著科技的發展,環境監測范圍逐漸擴大到生物、生態變化等。生態監測是生態系統層次的生物監測,是更復雜、更綜合的一......閱讀全文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周生賢 人類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發展于自然。自人類出現以后,生物與環境、人與自然就緊密聯系在一起。生物是在與環境的對立統一中存在的,而存在決定意識,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環境問題是不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的產物,根本上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矛盾沖突,究其本質是經濟結構、生產
為做好2020年度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科研立項工作,更好地為本市環境管理和綜合決策提供科技支撐,根據《上海市環境保護局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現征集2020年度科研項目。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本次征集的項目分為:長三角區域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規劃管理與監管執法,
部黨組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提出,要在解放思想中推進歷史性轉變,探索環保新道路,系統地提出了探索中國特色環保新道路的基本理論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策略,為新時期環保事業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的基礎,當前已從傳統的技術層面全面融合到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當中,成為推進環境保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5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發布了《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要求以解決資源環境生態突出問題為目標,以激發綠色技術市場需求為突破口,以壯大創新主體、增強創新活力為核心,以優化創新環境為著力點,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加快構建企業為主體、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大意義 (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福建省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多年來持之以恒實施
甘肅省大氣污染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于日前正式印發《甘肅省打贏藍天保衛戰2019年實施方案》,今年全省14個市州所在城市PM10、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分別下降20%、21.4%,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率將達到85.5%以上。推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詳情如下:甘肅省大氣污染治理領導小組
新年鐘聲在耳邊響起,2015年,在身后緩緩定格。2016,新的征程正在腳下徐徐展開。 “十二五”勝利收官,回顧“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過去的一年,我們緊緊抓住改善環境質量這個核心目標,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突破口,堅決向污染宣戰;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行政手段,全力推動環境
近日,環境保護部印發了《“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十三五”工作方案》),為“十三五”時期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作為《“十三五”工作方案》的附件,同時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空氣自動監測工作方案》),明確了“十三五”期間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編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系統學習大講堂在北京舉行。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優質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西農979的選育與應用王 輝,閔東紅,李學軍,孫道杰,馮 毅,張玲麗,黑更全,王令濤,嚴勇敢,王學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金粒種業有限
吳豐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湖泊污染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大水專項健康預警主題“流域水環境風險評估與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負責人 突發環境事件近年來在各地高發,關系群眾健
“十三五”將成為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關鍵期。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提出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根據《方案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 通知中說明“目標指標”明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協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一步明顯降低細顆粒物(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數,明顯改善環
黨的十九大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這是一項非同尋常的部署,說明污染防治在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又面臨較大的難度,必須賦予其特殊地位,做出特殊安排。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是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集中強大的力量,努力攻克一批生態環
一、廢水零排放的提出與思考 (一)什么是廢水零排放? 廣義的“零排放”是指不向生態環境排放任何廢氣、廢液和固體廢棄物,本文所討論的“廢水零排放”則專注于工業廢水廢液的“零排放”。 1972年,美國對其水污染控制法提出修正案,要求現有工業排放單位(包括電廠)到1977年7月1日前運用“當前可
有這樣一支隊伍,負責制定全省環境監測發展規劃和計劃編制,組織和協調全省環境監測工作和專項調查,及時向社會公布全省環境質量現狀與變化動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腳步、眼光、智慧和汗水丈量著全省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無畏風沙和嚴寒,用實際行動呵護著藍天、土地和每一汪碧水……他們是青海省環境監測中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小暑將至,雨后的洞庭湖碧波蕩漾,葦叢青翠,不時有江豚從水中躍出。 作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洞庭湖位于長江中游,被稱為“長江之腎”。然而,洞庭湖生態環境曾一度惡化。監測數據顯示:2003年至2013年,洞庭湖劣五類水質占比從0增加到5%,二、三類水質斷面已經消失。為此,湖南痛下決心,打響了洞庭湖
中國科學院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對中國各主要生態系統和環境狀況進行了長期、全面的監測和研究,對生態學發展的意義舉足輕重,并為改善我國生態系統管理狀況、保證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技術支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曾是中國科學院主管CERN
引言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制定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摘要 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有名的“原料藥之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業現
在過去的1988年、1998年、2008年,以及當下的2018年,幾乎每個十年,國家層面的環保部門都會迎來一輪新的變革。 “環保不可能包攬天下事,對它來說,協調的職責更加重要。” 此前諸多的大部制方案中都包含一個共同的思路:“山水林田湖草一體管理”。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
盡管海上清污告一段落,但從應對原油泄漏到評估生態環境影響直到生態恢復,仍有諸多難題待解 盡管中石油在大連的輸油管道發生爆炸泄漏事故已經過去10多天,前期的清污已經告一段落,但這一事故造成的影響遠未結束,從應對原油泄漏到評估生態環境影響直到生態恢復,仍有諸多難題待解。 更有專家表示,從漏油事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我國農業生產對資源、生態和環境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涉農相關生態環境事件時有發生。傳統的“石油農業”依靠大量能源、資源維持其高速運轉,嚴重影響了世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農業科技領域發展路線圖研究組組長趙其國提出,發展“生態高值農業”是應對未來農業巨大挑
2018年9月11日,中國機構編制網正式對外發布了于2018年8月1日起施行的《生態環境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三定方案”),小編將新“三定方案”與2008年原環境保護部組建時印發的《環境保護部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進行了對比,供廣大關心生態環境系統的讀者參考。 新“
監測行業每年增量空間近百億,預期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可深度發掘 智慧環保運營鏈條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應用。環境“大”數據包羅萬象,在數據中心環節中完成,數據中心是智慧環保運營鏈條的核心環節。根據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環保頂層設計,智慧環保產業鏈可分為感知物聯、信息傳輸、云儲存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