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極地考察裝備國產化邁出重要一步。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我國首款極地全地形車,11月4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舉行交車儀式,即將隨“雪龍”號出征南極,加盟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 全地形車被譽為南極科學考察的“重器”。在南極海冰運輸、雪地運送、冰蓋科考、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適用于南極的全地形車科技含量高,世界上僅有少數國家掌握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 據貴州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總裁呂黔介紹,我國首款極地全地形車是全天候的水陸兩用多功能車,可在雪地、沙漠、灘涂、戈壁、山地、水域等各種復雜地形行駛,最高行駛速度達60公里/小時,水中行進速度5公里/小時,還可輕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礙和1.5米寬壕溝,并能在-41℃至40℃的環境下工作,在-50℃至70℃的環境下停放。 目前,我國首款極地全地形車已經過2萬多公里國產化測試,配備了低排放發動機、驅動散熱系統,應用計算機控......閱讀全文
歷時165天,總航程達3.8萬余海里,執行我國第34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21日返回上海。 本次考察圍繞羅斯海地區恩克斯堡島新站建設、南極環境業務化調查評估和南極大西洋扇區海洋環境綜合考察三大任務,組織實施并圓滿完成了78項調查任務和22項保障支撐任務,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新站具備“
核心閱讀 從2016年12月20日完成第一塊鋼材點火切割,到2018年9月10日正式下水,首艘“中國造”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的問世,不僅意味著“雙龍探極”格局的進一步形成,也標志著我國極地科考取得新的突破。承續極地求索的使命擔當、承載興海強國的光榮夢想,中國“雪龍”必將劈波斬浪,破冰
南極固定冰與冰山(李新情供圖) 南極中山站固定冰Landsat-8衛星影像(影像獲取時間為2015年10月7日,李新情供圖) 中山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極地遙感團隊與國內外科研人員合作,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首次獲取了環南極時間序列固定冰數據集,揭示了南極固定冰的時空分布、變化特征及其與冰
經過2天緊張有序作業,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完成恩克斯堡島新建站本階段卸貨任務,并于當地時間12月11日,乘坐“雪龍”船前往中山站,繼續執行中山站卸貨及科考任務。圖為無人艇測繪現場 為確保新建站卸貨安全,考察隊提前制訂周密計劃,并根據冰情和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方案。其間,考察隊利用“雪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