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報道,NASA與企業伙伴DRS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出世界首臺以光子量級在中紅外頻段工作的激光探測器,大大提高了激光探測器的靈敏度。該探測器可以在遙感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這一探測器采用了碲鎘汞(HgCdTe)合金,與激光雷達協同工作。通過向目標發射紅外激光,并分析反射激光的頻譜,可以分析得知探測對象的物理性質。這臺儀器的獨特之處是可以以單光子水平分析處理反射激光,而此前的探測器每一光脈沖至少包含數百光子。NASA與DRS技術公司合作,利用碲鎘汞合金特性和近零噪聲光電子雪崩增殖機制實現了這一技術突破。 這一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遙感領域,可用于探測地球、火星及其他星體的大氣成分,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此外,該技術還可在光纖通訊、信息加密、醫療成像、基因測序等諸多領域得到衍生應用。美國國防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已經著手開發大規模陣列激光雷達,繼續拓展這一技術的潛力。......閱讀全文
太赫茲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狀況 自1896年和1897年,Rubens和Nichols開始對太赫茲波段進行先期探索,太赫茲技術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一百多年間太赫茲科學與技術得到了初步的發展,許多重要理論和初期的太赫茲器件相繼問世[3]。現代太赫茲科學與技術的真正發展則是在20世紀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