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芯片在武漢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湖北省政府召開重大成果發布會,宣布我國經過14個月的連續攻關,我國首顆完全自主創新的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斗導航定位量產芯片——啟夢TM芯片在武漢正式發布。 芯片研發帶頭人、武漢夢芯科技公司董事長韓紹偉博士介紹,這是我國首款采用40納米工藝量產的基帶射頻一體化SOC芯片,支持我國北斗、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能兼容全球所有導航系統的信號體制;基于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實現亞米級精準定位,首次定位時間小于2秒,未來有望在車船載導航定位監控、可穿戴物聯網、便攜式手持設備、精密授時、面向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的IP授權等五大領域和多個方向實現廣泛應用,價格與當前市場上銷售的GPS芯片相當。 2014年3月,為實現北斗產業突破,湖北省專門引進長期從事北斗芯片研制的中組部“千人計劃”專家韓紹偉博士,成立武漢夢芯科技公司,啟動啟夢TM芯片研發。2015年2月12日,夢芯公司成功完成芯片設計并開始芯片流片測試。5月22日,經過1......閱讀全文
北斗星通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
日前,北京北斗星通(002151,股吧)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國內首顆55納米北斗芯片以及地災監測與駕考系統為代表的北斗新應用項目。中國北斗導航系統在產業應用領域正不斷通過自主創新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終端機 在與國外導航系統的競爭中,芯片是制約產業經
北斗芯片在武漢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湖北省政府召開重大成果發布會,宣布我國經過14個月的連續攻關,我國首顆完全自主創新的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斗導航定位量產芯片——啟夢TM芯片在武漢正式發布。 芯片研發帶頭人、武漢夢芯科技公司董事長韓紹偉博士介紹,這是我國首款采用40納米工藝量產的基帶射頻一體化SOC芯片,支持我國北斗、美
華大北斗啟動IPO:專注北斗導航定位芯片,鼎暉等為股東
據IPO早知道消息,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北斗”)于2022年10月11日同中信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擬A股掛牌上市,最快將于2023年第一季度正式遞交招股書。華大北斗脫胎于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旗下導航芯片設計業務,于2016年12月6日由中電光谷、上汽集團、
對話倪光南院士:“北斗”都能突破 何況芯片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本周,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助手的梁寧發表文章《一段關于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的往事》,回憶了當年和倪光南等人一起研發芯片和操作系統的歷史,在朋友圈刷屏。就在此前,中興遭到美國政府制裁,被禁止在未來7年內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倪光南,這位79歲的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領域
湖北省發力北斗產業 2億元造高端芯片
湖北省決定多渠道籌集2億資金,投向北斗高端芯片研發。這是記者8月10日從湖北省北斗產業論壇上獲悉的。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目前正處于大力發展、快速成長的爆發期,其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帶動性強,加之市場空間廣闊、政策推動力度強、經濟社會效益龐大,必將成
海格通信北斗三號系列芯片亮相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 ? 5月26日,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江西南昌開幕。記者獲悉,來自廣州的海格通信攜最新北斗三號全系列芯片、芯片級原子鐘、系列化智能終端、無人平臺及北斗融合應用案例等最新成果,展示其從芯片、天線、模塊到整機和系統的全產業鏈布局,體現了海格通信在導航、定位、授時及融合應用等各方面的核心能力。
北斗,上天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轟”的一聲巨響,一枚 “長三乙”運載火箭冉冉升起,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五十五顆衛星,也是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送上太空。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完美收官,星耀全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終于邁入全
燈塔計劃到北斗三號 北斗衛星導航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斗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斗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北斗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的賀電中如此評價。 回首來路,不論是先驅者“燈塔計劃”的未果而終、雙星定位系
北斗:在應用中成長
在今年春耕春播中,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積鎮塔灣村村民通過北斗導航信號基站定位,實現拖拉機自動駕駛播種、起壟、接行等精準化、智能化田間作業。北斗導航的農業化應用在提升春耕、春播效率與質量的同時降低了成本,據測算每畝可節約農機成本100元。 圖為村民在田間利用北斗導航在自動駕駛狀態下播種蔬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