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測定鐿原子量成為新的國際標準
世界上最精密的鐘表——鐿元素晶格原子鐘,理論上可達到運轉137億年誤差不足一秒的精確度。 元素周期表是我們中學時就學過的知識。它揭示了化學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來似乎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而元素原子量是自然科學中的基本常數,測量原子量的水平是一個國家基礎研究能力的標志之一。 國際同位素豐度與原子量委員會(IUPAC CIAAW)近日發布公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建立的鐿同位素豐度校正質譜法測量工作被評為最佳測量,采用該方法測量的鐿原子量標準值為173.045,被確定為新的鐿原子量國際標準值。至此,在元素周期表63種多同位素元素中,已有銻、銪、鈰、硒、鐿等10種元素的同位素組成和原子量國際標準值采用了該院的測量結果,標志著我國同位素測量水平已處于國際領先行列。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化學所王軍研究員告訴記者,修改前的鐿原子量173.054是基于2006年澳大利亞科學家采用熱電離質譜方法的測定結果,但與......閱讀全文
我國測定鐿原子量 成為新的國際標準
世界上最精密的鐘表——鐿元素晶格原子鐘,理論上可達到運轉137億年誤差不足一秒的精確度。 元素周期表是我們中學時就學過的知識。它揭示了化學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來似乎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而元素原子量是自然科學中的基本常數,測量原子量的水平是一個國家基礎研究能力的標志
我國形成同位素計量基標準
記者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獲悉,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以量子物理為基礎的現代計量基準研究》中的“同位素豐度基準的研究”課題,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驗收。該課題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同位素計量基標準,填補了我國同位素豐度基準研究空白,建立了鋅、釤、硒、鎘、鐿5種元素的同
化學元素及原子量
化學元素及原子量(69年國際原子量)名稱 符號 原子量 名稱 符號 原子量氫 H 1.008 碳 C 12.011 氮 N 14.0067 氧 O 15.9994鈉 Na
化學元素及原子量
化學元素及原子量(69年國際原子量)名稱 符號 原子量 名稱 符號 原子量氫 H 1.008 碳 C 12.011 氮 N 14.0067 氧 O 15.9994鈉 Na
鉍相對原子量是多少
鉍,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為Bi,原子序數為83,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V A族。單質為銀白色至粉紅色的金屬,質脆易粉碎,鉍的化學性質較穩定。鉍在自然界中以游離金屬和礦物的形式存在。 純鉍是柔軟的金屬,不純時性脆。常溫下穩定。主要礦石為輝鉍礦(Bi2S3)和赭鉍石(Bi2O5)。液態鉍凝固時
冷鐿原子精密光譜的研究進展
20 世紀末,科學家們利用激光實現了原子的冷卻和囚禁,并因此榮獲199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冷原子應用于光譜測量可極大提高光譜的精度和分辨率,非常適合用來精確研究原子的內部結構和物理性質,檢驗基礎物理規律和探索新的物理。一方面,原子經過激光冷卻后運動速度減小,可冷卻至μK、nK甚至pK的溫度,原子
冷鐿原子精密光譜的研究進展
1 引言 20 世紀末,科學家們利用激光實現了原子的冷卻和囚禁,并因此榮獲199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冷原子應用于光譜測量可極大提高光譜的精度和分辨率,非常適合用來精確研究原子的內部結構和物理性質,檢驗基礎物理規律和探索新的物理。一方面,原子經過激光冷卻后運動速度減小,可冷卻至μK、nK甚至
單原子量子信息存儲首次實現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3日(北京時間)報道,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格哈德·瑞普領導的科研小組,首次成功地實現了用單原子存儲量子信息——將單個光子的量子狀態寫入一個銣原子中,經過180微秒后將其讀出。最新突破有望助力科學家設計出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并讓其遠距離聯網
冷鐿原子精密光譜的研究進展(四)
為了獲得傅里葉極限線寬的鐘躍遷譜線,我們分別對譜線的功率展寬和塞曼磁子能級分裂進行了研究。隨著鐘探詢的光功率減小,譜線的線寬不斷變窄,同時超精細結構磁子能級間的4 個躍遷開始出現,兩π躍遷的間隔與兩σ躍遷的間隔之比約為1:5。利用主腔附近的三維線圈對剩余磁場進行補償,使π和σ躍遷
冷鐿原子精密光譜的研究進展(五)
5.2 頻率穩定性測量 事實上,鐘躍遷中心頻率f0的閉環鎖定伴隨著對f±1/2的鎖定。因此,可利用f+1/2和f-1/2的頻差評估一臺171Yb 光學原子鐘的自比對穩定性。如圖8所示,f±1/2差頻的相對穩定度為8.4 × 10-15/ √τ ,沒有發現諸如磁場起伏引起顯著的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