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考察河南工作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南省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培育各類創新創業主體,加快創業孵化載體建設,不斷提升創新創業金融支撐能力,在全社會營造創新創業環境,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 一、大力培育創新創業主體,釋放“雙創”活力 針對不同類型創新創業主體的需求和特點,分類指導,統籌推進,讓每個愿意創新創業的主體都有機會和空間。一是重點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實施“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創新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支持方式,推進普惠性研發獎勵政策,對符合條件企業的上年度研發費用給予獎勵性后補助。引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圍繞國家重大工程、河南省重點產業和行業龍頭企業集聚創新發展,形成“科技小巨人”企業帶動、科技型小微企業集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有效支撐的良好局面,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全省重點產業和產業鏈配套能力。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和備案工作,加強統計、監測、分析。制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產......閱讀全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乃至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國家“十三五”規劃,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抓住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發展的牛鼻子。對于河南這樣相對欠發達的經濟大省,
3月5日上午9點,當李克強總理站在人民大會堂內開始宣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時,北京市某房地產廣告公司員工吳曉華(化名)剛剛坐在辦公桌前,打開電腦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連續幾天的好天氣,讓這個愛美的姑娘感到“有些不太習慣”。就在幾天前,她還跟同事們抱怨這該死的霧霾害得她每天出門都要帶上厚厚的
時隔30年,國務院再次向國有機構科研人員拋出“下海”的繡球,以保留體制內身份和待遇3年為優惠條件,鼓勵他們離崗創業。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要探索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有關政策。 在30多年前的那股下海潮
2014年12月13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召開不久。 這天傍晚,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他從鎮江驅車近100公里,踏著夜色來到這里。 習總書記與科技人員親切交談說,實現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要深入推進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產學研深度
7月20日,科技部發布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報告顯示,全國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比上年提高了2.94個百分點,2015年與2014年比較,絕大多數地區有所提升。其中,北京和上海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地位已初步顯現,其人力資本和研發機構的集聚水平、創新投入的強度、知識創造的規模、
科技部7月20日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全國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比上年提高了2.94個百分點,2015年與2014年比較,絕大多數地區有所提升。其中,北京和上海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實力和地位已初步顯現,其人力資本和研發機構的集聚水平、創新投入
“全國健康飲水普及工程”大型公益項目近日在北京正式啟動。 據了解,“全國健康飲水普及工程”是由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主辦,中社健康飲水工程基金和北京水盾流體設備有限公司承辦的大型公益項目,項目以“喝健康水,強中國龍,圓中國夢”為主題,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部署要求,在解決飲水安全的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科技興糧”的實施意見。“科技興糧”實施意見指出,力爭到2022年,糧食科技創新體系更加完善,科技水平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產學研融合更加緊密,解決一批制約發展的關鍵問題,糧食科技成果加
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不斷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制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環境保護部謀劃“十三五”工作的思路和規劃。其中,信息化作為“五化”之一,其重要作用將越發凸顯。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國家實施
2016年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報告中指出,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質檢系統必須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力量,才能不斷適應新常態、展現新狀態,再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人的精神狀態決定工作成效,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有什么樣
昨天下午,河南代表團在駐地召開聯組會議,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和省長謝伏瞻參加會議。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發言稱,高校行政化趨勢加重,各種會議特別多。 施一公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印象很深刻,整體來講很平實,很振奮很實事求是。施一公認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法和趨勢都很好,但在具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國家發布“土十條”,土壤安全再引關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開會,決定2018首屆全國土壤大會將于7月在北京召開,中國網消息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首屆全國土壤大會暨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啟動大會上獲悉,由甘肅臨澤縣人民政府、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學會等20多家企事業單位聯合發起的“中國土壤環境促進平臺”在此
國發〔2016〕3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5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美麗中國
12月1日,《節水治污水生態修復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匯編》、《煤炭綠色開采與安全環保技術成果目錄》等三項科技成果目錄在京發布,為供需雙方搭建有效對接的橋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這三項科技成果目錄的技術主要來源于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研發成果,也包括面向
檢測行業是指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準入、質量標準、產品認證、計量分析等方面出現了檢測需求,由相關機構對以上活動進行檢測和認證并發生經濟關系而形成的行業。 據質監總局數據發布的《2015年度檢驗檢測統計發布信息》數據顯示:從機構數量看,截至2015年底,全國各類檢驗檢測機構共計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就質量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邃、針對性強,是經濟新常態下做好質量工作、建設質量強國的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認真學習領會這些重要論述,對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握質量工作新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