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海底礦產資源實驗室成果凸顯

    “研究成果重大,實驗室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建議加大建設力度,力爭建設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12月9日,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旸,國家科技合作獎獲得者、德國專家楊·哈弗(Jan Harff)教授等14位專家到會,對實驗室建設提出了新的建議和期望。 據實驗室負責人介紹,海底礦產資源實驗室依托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圍繞“海洋權益、資源開發、持續發展”等國家重大需求,以海底礦產資源研究為特色,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目前,實驗室已建立了天然氣水合物、油氣資源、深海礦產資源、基礎地質與高新技術共4支研究團隊,其中的天然氣水合物團隊和深海礦產資源團隊被評為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通過創新團隊建設,實驗室取得了南海北部水合物鉆探重大突破,在南海北部陸坡新的海域冷泉活動區“海馬冷泉區”,圈定太平洋稀土資源遠景區,為我國成功獲得西太平洋富鈷結殼勘探合同區......閱讀全文

    海底礦產資源實驗室成果凸顯

      “研究成果重大,實驗室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建議加大建設力度,力爭建設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12月9日,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旸,國家科技合作獎獲得者、德國專家楊·哈弗(Jan Harff)教授等14位專家到會,對實驗室建設提出了新

    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揭牌

      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近日通過專家現場驗收。驗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中國地調局廣海局局長溫寧等為該實驗室揭牌。   據實驗室主任楊勝雄介紹,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是國土資源部建設的第三批46個重點實驗室之一,緊緊圍繞“海洋權益、資源開發、持續發展”等國家重大需求,已建設成

    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掛牌

      7月9日,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專家現場驗收。   實驗室主任楊勝雄介紹,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是國土資源部建設的第三批46個重點實驗室之一。實驗室自2012年5月獲批準建設以來,依托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瞄準世界海洋地學領域發展前沿,緊緊圍繞海洋權益、資源開發

    海底礦產重點實驗室運行 瞄準5個重點研究方向

      12月21日,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在廣州召開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標志著重點實驗室正式運行。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由中國地質調查局主管,主要依托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實驗室設立海底能源礦產研究,大洋礦產資源研究,海底環境監測與研究,海洋地質前沿基礎理論研究,海洋地質、礦產資源調查技

    把實驗室搬到5200米海底

      北京時間9月7日6時30分,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隊搭乘“向陽紅03”船,在東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合同區成功回收一套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   來自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董純明介紹,回收的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主要是將陸地實驗室中常用的海洋微生物培養基和培養方法“移植”到5200多米的

    中國確定以《詩經》命名大洋海底地名

      近日,大洋海底地理實體命名體系方案通過專家審議,我國漢族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成為大洋海底地名命名體系,并以《風》、《雅》、《頌》為主線進行命名,國際海底的命名方式顯現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  對新發現海底地形、地名的命名,不僅可以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還能塑造國家形象及

    李廷棟院士:應重視大洋勘探對陸地研究意義

      開展大洋勘探對拓展戰略資源及推動海洋科學研究有不言而喻的意義,但其影響卻不僅限于此。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原院長李廷棟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洋勘探還有一項重大意義容易被忽視,即以大洋研究推動大陸研究,特別是通過大洋礦產資源勘探及其成果,推動陸地成礦地質理

    2013年全國科技成果統計年度報告:資金問題仍凸顯

      “分析不同類型企業科技成果未應用或停用的原因,資金問題表現比較突出。”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了《2013年全國科技成果統計年度報告》。分析了不同類型單位成果應用情況及未應用原因。   報告指出,2013年度登記的46456項應用技術科技成果中,產業化應用的成果數達34

    國家海洋局提出大洋資源開發向縱深發展

      記者從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第六屆理事會上獲悉,2014年大洋礦產資源開發將以新資源礦區申請、航次調查和能力建設為重點,全方位推進我國大洋工作向縱深發展。   對于明年的大洋工作,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王飛提出,2014年的重點工作可歸納為7個方面,包括:持續開展深海調查、完善礦區申請和

    海洋國家實驗室研制全球頂尖探海“神器”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透露,該實驗室自主研制的探海“神器”——海洋可控源電磁勘探系統,近期順利通過國家“863”計劃項目驗收。這一成果不僅填補了我國深海可控源電磁探測的空白,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挪威之后全球第三個有能力在水深超過3000米海域進行可控源電磁場測量和研究的國家。  該項成果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