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鄧風研究組在沸石分子篩催化甲醇制烯烴反應的“超分子活性中心”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沸石分子篩催化甲醇制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的MTO(methanol-to-olefins)反應已經成為目前石油化工領域代替石油生產大宗化學品——低碳烯烴的核心技術。然而MTO過程的反應機理仍不是很清楚,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效催化劑的研發。MTO反應中的一個獨特現象是限域在分子篩孔道中的“烴池”物種(如碳正離子和多甲苯)具有催化作用,同時分子篩酸性位的作用也必不可或缺,人們認為在MTO 反應中可能存在由“烴池”物種和分子篩骨架酸性位共同組成的“超分子活性中心”,但是對于“超分子活性中心”是否存在以及它在MTO過程中的作用機制一直缺乏直接的實驗證據。 最近,該研究組的徐君、王超和王強利用前期所發展的13C-27Al雙共振固體NMR新技術,在研究沸石分子篩ZSM-5的MTO反應中,......閱讀全文
近日,應美國化學會綜述性學術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的邀請,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君和鄧風撰寫了題為Metal active sites and their catalytic functions in zeolites: insights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和界面催化研究組(502組)受邀撰寫的綜述文章In situ solid-state NMR for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a joint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