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利用老專家座談會召開
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1月29日召開了以“回憶往昔,寄語未來”為主題的太陽能熱利用老專家座談會。 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專家高度評價了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情況,它在“國家沒有補貼的情況下發展得很好,而德國、美國等國家的補貼費用還超過了熱水器本身的成本”,并提出了建議,太陽能熱采暖應該在未來五年大力開展。 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一五”“十二五”期間我國在太陽能熱利用領域技術項目的進展情況,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間科技和產業工作的一些方向性設想,同時提出聯盟今后將會與全國的太陽能熱利用老科技工作者建立聯系,除了碰面開會外,還將利用微信群建立常規通信,以便得到各位老專家的及時指導。......閱讀全文
“大光熱”推動太陽能光熱轉型升級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第七次會議上,國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龍頭之一日出東方四季沐歌董事長徐新建表示,國內太陽能熱利用行業處在十字路口,未來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理念是“大光熱”,即綜合熱水系統、熱采暖系統以及熱發電系統于一體的系統工程。“這是太陽能光熱的大方向,足以支撐這個產業向千億元、萬
2015:能源發展轉型起步年 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升級年
“產業發展增速放緩,產品更新換代慢……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結構調整正在進行中。”這是在剛剛結束的2014中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年會上,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張曉黎做出的判斷。他表示,2015年將是實施能源發展轉型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升級之年。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太陽能制造業
太陽能光熱尋求市場化突圍
在近日舉辦的2015國際太陽能供熱制冷技術峰會上,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太陽能光熱保有量位居全球之首,太陽能低碳環保也已經深入人心,但受到各方因素影響,近年來市場增速持續放緩。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熱利用專委會鄭瑞澄認為,近年來光熱市場增長放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行業尚未形成市場化發展能力,要
國外太陽能光熱發電政策形勢分析
2012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完成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然而現在看來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011年,大唐新能源以每千瓦時0.9399元的電價中標國內首個光熱發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中標電價的過低導致項目收益無法保障,致使項目
科技部考察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
2014年8月13日上午,科技部太陽能熱利用戰略研究及調研專家組一行到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進行考察,同期召開了“太陽能熱利用重點任 務研討會”,與聯盟從事各種熱利用技術研究、制造、應用的專家和單位代表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討論會在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舉行。科技部太陽能熱利用調研專 家組
龍騰光熱:技術創新推動中國光熱發電產業跨越發展
槽式熱發電集熱系統內蒙示范工程 4060×125 mm高溫真空集熱管 集熱管磁控濺射鍍膜連續生產線???????? 2013年10月11日,北京海淀區釣魚臺大酒店,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組織的名為“槽式太陽能集熱系統關鍵技術及示范”的國家級能源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會,正在緊張而熱烈的進行著。鑒定
新型太陽能涂層光熱轉換率達90%
“我們想要創造一種材料,能夠讓陽光無處可逃,你可以稱為‘陽光黑洞’。”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雅各布斯工程學院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金松河(音譯)說。該校一個多學科工程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納米材料,其捕捉太陽能轉化成熱能的效率高達90%,不僅如此,它還能承受700攝氏度的高溫,暴露在空氣和濕度變幻莫
中國首家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柴達木建成
據新華社電,中國第一家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柴達木盆地建成,項目已具備發電能力,不久將實現并網發電。 這個總投資9.96億元的50兆瓦光熱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目前建成的一期10兆瓦投資2.1億元,全部項目計劃2014年底建成。 柴達木盆地海拔地
我國首家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柴達木建成
我國第一家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在廣袤的柴達木盆地建成,項目已具備發電能力,不久將實現并網發電。 這個總投資9.96億元的50兆瓦光熱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西出口,由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建設。據公司副總經理陳武忠介紹,目前建成的一期10兆瓦投資2.1億元,
中國首個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中國第一個工業化運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一期10兆瓦工程日前正式并網發電。發電站位于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的德令哈市西出口,占地面積3.3平方公里,規劃總裝機容量50兆瓦,概算總投資9.96億元。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目前已將青海中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