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10余年持續研究,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得天及其團隊成功研制出了載人飛船艙門快速檢漏儀等計量“神器”,解決了航天、核工業等領域對微小氣體流量的精確測量難題,為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等國家重大工程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李得天介紹,載人航天工程中,航天員要在太空飛行多天,期間航天員要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再由軌道艙回到返回艙,此外還要出艙活動,這都要打開和關閉艙門。航天員在艙里要生存,維持其正常生活的氣體不能泄漏,因此精準快速檢測艙門的密封性至關重要。 “漏率是衡量艙門密封性的關鍵指標,漏率越小,密封越好。艙門快速檢漏儀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檢測。”李得天說。 中國航天、核工業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微小氣體流量的精確測量提出了迫切需求。“我們研制的載人飛船艙門快速檢漏儀,整個儀器不到5公斤,自動完成全部檢測所需時間小于8分鐘,可以實現對艙門和對接面的快速、準確檢漏。檢漏儀檢漏有效容積小,靈敏度高,技術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閱讀全文
據《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3月1日報道,“聯盟號”宇宙飛船的生產商——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2018年在“聯盟號”宇宙飛船上發現了一個鉆孔,其用布和膠水密封此類鉆孔的方法獲得了專利,該專利及其描述由聯邦知識產權局發布。 該發明通過開發一種方法來密封載人航天器殼體中最大直徑為10mm的孔狀缺陷
&nb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