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業需關注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水平
近日,日本特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泄露出的放射性物質在溫帶季風與日本暖流的共同作用下不斷向外擴散,放射性物質可能對周邊及其它地區的水產品與農產品造成影響,日本食品安全形勢面臨潛在的風險。作為預防,部分國家和地區已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來檢測日本進口產品的輻射水平。我國食品業也需對此高度關注,有關單位有必要對日本進口食品的輻射水平進行檢測。 我國部分地區現狀 上海市氣象局:日本福島核泄漏暫不影響上海 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朱潔華就氣象角度解釋稱,我國和日本國同處于西風帶大氣環流之中,我國位于日本國的西面,處于西風帶系統的上游,并且中間又有日本海、朝鮮半島、黃海、東海相隔。目前日本上空為西風,未來仍以偏西風為主,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日本東部的北太平洋區域擴散,因此,放射性污染物未來3天內對我國(包括上海)沒有影響。 日本核泄漏未影響臺灣地區 臺灣原子能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謝得志13日表示,日本福島核電......閱讀全文
日本核泄漏未對我國環境造成放射性影響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6日9時,日本福島核電站災害尚未對我國環境造成放射性影響,我國運行核電站周圍環境輻射水平正常。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16日發布了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情況和我國運行核電站周圍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數據
日本核泄漏 高放射性污水疑流入海中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17日表示,在發現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水閘附近海水放射性物質濃度激增后,公司擔心從反應堆泄漏的高放射性污水流入海中,已決定把核電站周邊海域放射性物質監控點由6個增加到16個,同時加強對魚類、貝類和海藻體內放射性物質的檢測。
什么是放射性物質
放射性物質是某些物質的原子核能發生衰變,放出肉眼看不見也感覺不到,只能用專門的儀器才能探測到的射線。放射性物質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一般都是原子質量很高的金屬,像钚,鈾,等。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主要有α射線、β射線、γ射線、正電子、質子、中子、中微子等其他粒子。
放射性物質有哪些
放射性物質一般都是原子質量很高的金屬,有钚?,鈾,等。放射性物品按物理狀態分,有固體、晶粒、粉末、液體、氣體等幾種。按品種分,有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化學試劑和化工制品,放射性礦石和礦砂,涂有放射性發光劑的工業成 品。根據放射性物品的特性和危害程度,可將其分為一類、二類、三類放射性物品。
災區未現放射性物質泄漏
環保部向災區增派6輛大型綜合環境應急車 環境保護部昨天發布,監測顯示,地震災區的核設施處于安全狀態,未發現有放射性物質泄漏進入環境當中。此外,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要求,增派環境應急車加強災區的環境監測。 環境保護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后,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立即啟動了核與輻
放射性物質如何存儲及運輸
放射性物質的運輸要根據不同的活度不同的物質類型采用不同的方式。不能一概而論。總體來講,必須有效的包裝,表面劑量率必須滿足響應的標準。采用可靠的運輸容器和運輸工具并進行安全分析,取得相關部門的許可后才能運輸。
半數地熱來自放射性物質衰變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7日報道,一個以日本東北大學為主的研究小組利用位于日本中部岐阜縣地下千米處的裝置KamLAND,根據多年觀測數據重新計算了地球內部放射性元素產生的熱量。研究發現,地球自身熱量大約有一半來自放射性物質衰變,另一半則是從地球剛形成時保存至今的原始熱量。新數據不
常見的放射性物質都有什么
常見的放射性物質有:花崗巖、香煙、不合格的陶瓷、粉煤灰等。以建筑材料舉例,石材的化學成分復雜,可以說所有石材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只是輻射劑量的高低而已。生活中常見的花崗巖和大理石,絕大部分都具有放射性,如果是不合格的花崗巖和大理石,其放射性甚至會超標,尤其是使用花崗巖裝修廚房的,最好檢測一下放射性是
大氣放射性物質的來源介紹
存在于大氣中的含有一種或多種放射性核素的物質。這些放射性核素通過放出射線以一定速度衰變為另一種核素,其衰變速度用半衰期表示。大氣放射性物質的來源有三個:①由地面天然放射性礦物釋放出來;②由宇宙射線轟擊大氣中某些組分而形成;③由人類活動(如核試驗、原子能工業等)而產生。對流層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大部分由
蛋白中放射性物質摻入率測定實驗
三氯乙酸沉淀法 ? ? ? ? ? ? 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