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合作,在納米自組裝三維超晶格光學芯片領域取得新突破,解決了“咖啡圈效應”難題。相關論文已被《先進材料》雜志作為封面文章發表。 納米超晶格是由納米顆粒周期性有序堆積而形成的新型超材料。該結構中,有序排列的相鄰納米顆粒在光、電、磁等作用下會彼此相互作用,從而產生納米顆粒本身不具備的整體集合性能。因而,納米超晶格被認為是納米材料向宏觀器件的有效過渡,在顯示、傳感、太陽能電池、光纖通信等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 液滴揮發自組裝技術是構筑超晶格結構的一種簡單有效的傳統方法。然而,溶劑揮發過程中,液滴內部的外向毛細流動會將懸浮的顆粒攜帶至液滴邊緣,并在邊緣沉積形成環狀。這種人們熟知的“咖啡圈效應”往往導致納米顆粒的不均勻沉積,從而嚴重影響其排列和有序自組裝。 為解決這一難題,該課題組成員李鵬輝、李泳等建立了一種反咖啡圈效應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液滴蒸發過程顆粒在基底表面的自......閱讀全文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合作,在納米自組裝三維超晶格光學芯片領域取得新突破。相關論文Evaporative Self-Assembly of Gold Nanorods into Macroscopic 3D Plasmonic Superlat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