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讓魚中毒
Quartz網站報道稱,下個世紀海洋酸度循環可能會達到使魚類“中毒”的水平,從而使全球漁業資源處于風險之中。研究人員早已知道,二氧化碳溶入水中會對海洋動物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其活動及導航能力,甚至還會為它們招來捕食者。 一項近日發表于《自然》的研究闡釋了大氣二氧化碳循環(由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會如何影響不同海域。顯著地影響將會比人們的預料來得更快,到2100年,血碳酸過多癥、二氧化碳嚴重中毒等很有可能會影響全球海洋近一半的魚類。其他研究人員表示,應該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的魚類如何對二氧化碳上升作出反應。......閱讀全文
海洋酸化讓魚中毒
Quartz網站報道稱,下個世紀海洋酸度循環可能會達到使魚類“中毒”的水平,從而使全球漁業資源處于風險之中。研究人員早已知道,二氧化碳溶入水中會對海洋動物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其活動及導航能力,甚至還會為它們招來捕食者。 一項近日發表于《自然》的研究闡釋了大氣二氧化碳循環(由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
海洋酸化加劇海螺殼體溶解
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雜志刊登了一篇研究論文,稱隨著海水的日益酸化,南極洲某些海螺的殼體將不斷溶解,從而威脅到食物鏈。 海洋每年會吸收大約四分之一排放進大氣的二氧化碳。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會升高,海洋的酸化也逐步加劇。海洋酸化是氣候變化的結果之一,威脅到珊瑚
北極:海洋酸化“重災區”
日前,北極圈現32℃罕見高溫,引發公眾對北極熊生存現狀的擔憂。殊不知,北極生態系統面臨的潛在威脅遠不止于此。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球氣候變化所誘發的北極快速變化將放大北冰洋海洋酸化。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在中國極地科考船前合影。祁第供圖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立奇團隊通過對歷次中國北極科考航次
海洋學家擬建海洋酸化國際監測網絡
據《自然》網站近日報道,全球海洋學家努力追蹤海洋酸化狀況的計劃正在逐步成型,他們本周擬定將搭建國際監測網絡,借助遠程傳感器等測量二氧化碳所致的海洋酸化對于水生生物的影響。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導致海水酸堿度降低的現象。海洋表層水的pH 值約為8.2,呈弱堿性。研究
海洋酸化威脅島國食品安全
非營利性世界海洋環保組織Oceana日前表示,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所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將給小島嶼國家和沿海國家帶來最沉重的打擊。 據路透社報道,Oceana根據二氧化碳排放增多、海洋溫度升高以及全球海洋不斷酸化的綜合影響,列出了最脆弱國家的排名名單,印度洋的科摩羅群島高居榜首,前五名中還包括
全球海洋學家擬建國際海洋監測網追蹤海洋酸化
海洋酸化威脅全球,國際海洋檢測網應運而生 全球海洋正在迅速酸化,其速率是過去3億年來最快的,甚至快于5600萬年前極熱時期。 據《Nature》網站近日報道,全球海洋學家共同努力追蹤海洋酸化狀況的計劃正在逐步成型,他們將于本周擬定搭建國際監測網絡的具體方案,希望借助遠程傳感器等檢
廣東21人食跳跳魚中毒 跳跳魚毒性來源仍無定論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繼續關注廣東雷州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最新進展。本月14日到15日,廣東湛江雷州市龍門農墾醫院陸續收治13名中毒病人,隨后又有8名相同癥狀的病人住院治療,這些病人,大多來自英利等鎮的沿海村莊。這些患者都是在食用跳跳魚后出現中毒癥狀。跳跳魚,學名為"云斑頰蝦虎魚",
全球海水酸化正在脅海洋物種繁殖
研究人員發現海水表面pH值下降了0.1,這比一個世紀前世界工業化開始時的pH值下降了25%。這一環境將脅海洋物種的繁殖。 網易探索8月8日報道 每日科學網站報道,盡管人們都深信被譽為“地球生物圈大型緩沖器”的海洋,其化學平衡將永遠不會發生改變,但是最近哥德堡大學研究人員的發現卻著實給人們帶來了嚴重
中美法北極科考聚焦海洋酸化問題
海洋酸化被認為是全球第三大環境問題,給海洋生物的生存帶來極大挑戰,進而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和居住環境。在中國第七次北極科考中,來自中、美、法三國的科考隊員齊聚“雪龍”號科考船,攜手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美國特拉華大學的科學家歐陽張弦介紹說,海洋酸化問題和全球氣候變暖“禍出同因”——都源于主要溫
X大獎投巨資開展海洋酸化研究
不斷升高的海洋酸度威脅著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珊瑚暗礁。圖片來源:NOAA PHOTO LIBRARY 研究海洋酸化的科學家面臨著一個基本問題:很難精確測量海洋pH值的變化量。現在的傳感器不能在深海或者長時間穩定運行,且廣泛部署花費昂貴。而這正是獎金為200萬美元的溫迪·施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