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危機升級
福島核電站附近輻射量為通常6600倍 當地時間3月16日上午10點左右,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升起白煙。隨后,東京電力公司回應稱,由于現場輻射量太高無法靠近,很難確認包括具體地點等詳細情況。 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6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就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表示,3號機組的安全殼可能已破損。 據共同社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5日至16日,日本各地紛紛檢測到疑似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釋放出的放射性物質。 據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16日宣布,在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21公里處的福島縣浪江町附近檢測到每小時330微希弗的輻射量,這相當于是正常情況下的6600倍。而這一地區屬于政府要求躲在室內的區域。 檢測工作于當地時間15日晚上8點40分至50分在該核電站中心區域西北20公里處附近進行。監測車用兩種檢測儀器對3處進行檢測后發現,車外與車內輻射量分別為每小時330~240微希弗與300~195微希弗。 日本文科省文科審議官森口泰孝解......閱讀全文
美將在日部署地面裝置監測輻射 派無人機赴福島
日本政府表示,當地時間15日晨6時10分左右,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附近傳來爆炸聲。早些時候的報道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容器出現部分破損,這表明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核泄漏。據日本NHK電視臺報道,目前,當天風向朝北,風從太平洋吹向日本內陸,估計對日本影響較為嚴重。核污
關注日本大地震 核泄漏會給我們帶來什么?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震驚全世界。此次地震最讓人關注和擔心的問題是由地震引發的海嘯、核電站泄漏等次生災難。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后,3號反應堆、2號反應堆和4號反應堆也相繼出現問題,現已發現有一定程度的核泄漏,并已確認有多人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
防化學院研發的"抗核奇兵"實時監測輻射污染
發送指令、傳輸圖像、接受數據,短短10秒,指揮部便收到所有核泄露事故現場的數據資料;實時監測輻射污染、及時準確評估事態發展、及時處置故障部位、堵漏、封裝、屏蔽,核泄漏事故處置一氣呵成,核危害在短時間內被指揮部控制。 就在前不久,在國家“神盾—2015國家核應急演習”,兩位由防化學院核防護系核輻
面對“末日恐慌”,讓科學說話
3月15日中午,很多正在忙碌中的人收到這樣一條短信:BBC新聞臺最新消息:日本政府證實因第二波地震而波及的福島縣核電站,輻射外泄搶救失敗,已開始蔓延至亞洲區域國家。預計明日下午4點抵達菲律賓。 一時間,國內很多人談論的話題變為“核輻射真的要來了!” 下午15時左右,某網站在辟謠專區發
日本七級核危機對我國有何影響?
圖為核輻射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日本大地震后,福島核電站一直險情不斷,有關核輻射的陰云不僅沒有散去,而且更加濃重。截至4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把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由原先確定的5級提升至最高的7級。至此,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與切爾諾
支持地震救援 華瑞科力恒捐贈檢測儀器
2011年3月25日,華瑞科力恒(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捐贈一批核輻射及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器,該批儀器將為奔赴地震災區進行應急救援的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提供安全保障。華瑞科力恒市場部和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此次捐贈儀式。 3月11日,日本本州
上海啟動核輻射防護應急預案 專家誡勿盲目服碘
記者3月17日獲悉,針對近日民眾普遍關心的服用穩定性碘的問題,放射防護專家認為,目前中國和上海的輻射水平監測結果表明,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件未對本市造成不良影響,不需要通過服用碘片或加碘鹽等其他含碘食物來預防本次核泄漏事件造成的放射性碘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同時,專家
PNAS:評估福島事件的食品安全問題
雖然福島核泄漏事件已經過去五年了,但帶來的災難性后果不亞于當時地震及海嘯的威脅,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這方面,許多地區的人們都擔心核泄漏給周邊環境帶來的危險,如韓國一直全面禁止進口日本福島周邊水產品,美國也禁止部分日本農產品的進口(主要針對部分受核污染區域),同時我國國內也是目前十個日本都縣的農產品食
中國軍事醫學專家:民眾對核輻射無須過度檢測和防治
日本9級地震、海嘯及隨之引發的核泄漏,使民眾對核輻射的關注度大幅提升。解放軍307醫院核污染檢測中心的專家們今天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日本核泄漏事件對中國影響甚微。民眾應科學客觀地了解核輻射相關知識,無須過度檢測及防治。 隨著從日本返回中國的人員增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
研究稱福島核泄漏事故釀史上最嚴重海洋污染
3月22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發現冒出黑煙,工作人員已迅速撤離現場。 綜合報道,法國核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研究院(IRSN)10月27日稱,因日本福島核事故向太平洋泄漏的放射性元素銫總量達到27.1千兆貝克,釀成了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海洋污染。 但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