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烯烴氫碳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傅堯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教授劉磊課題組合作,在烯烴氫碳化反應及其應用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4月2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DOI: 10.1038/ncomms11129)。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大博士研究生陸熹和副教授肖斌。 烯烴是有機化學中一類重要分子,是石油化工的主要原料。烯基官能團也常見于各種復雜的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中,如金雞納堿、維生素D2等。金屬催化的烯烴轉化反應中不乏經典的人名反應,如Heck反應等。近年來飽和碳碳鍵成鍵反應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突破了傳統逆合成分析依賴于官能團鄰近位點斷鍵的局限。但這類反應往往需要使用金屬試劑,底物結構也受到限制,并且對空氣和水敏感。以廉價、易得、相對穩定的烯烴替代傳統的有機金屬試劑,實現飽和碳碳鍵成鍵反應,不僅是新穎的概念,更是實用的方法。 傅堯課題組發展了一種鎳催化的烯烴還原偶聯反應,在硅烷的參與下,烯烴扮演了烷基金屬......閱讀全文
中國科大烯烴氫碳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傅堯課題組與清華大學教授劉磊課題組合作,在烯烴氫碳化反應及其應用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4月2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DOI: 10.1038/ncomms11129)。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中國科大博士研究生陸熹和副教授肖斌。 烯烴是有機化
減排氫氟碳化物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我國HFCs減排潛力很大 將HFCs氣體減排納入國家減排溫室氣體的整體戰略中,其對推進國家水平的溫室氣體減排將做出重要貢獻。 我國HFCs最大的減排潛力在于:采用技術改造減少HFC-23的產生,逐步焚燒處置HFC-23以減少排放;逐步替代汽車空調使用的HFC-134a;在淘汰
關于碳酸氫鉀的碳化法制備方法介紹
原料碳酸鉀可用三級品,也可以土堿為原料,其中含碳酸鉀40%~60%、硫酸鉀10%~15%、氯化鉀3.5%,投料前需經煅燒除去有機物,借溶解度的不同除去硫酸鉀及氯化鉀,加石灰乳或碳酸鎂經壓濾可除去硅、鋁、磷等雜質,濾液經蒸發,配制碳酸鉀溶液,使總堿濃度為750~800 g/L(以碳酸鉀計),進碳化
碳化硅在三大領域的作用
人類1905年 第一次在隕石中發現碳化硅,現在主要來源于人工合成,碳化硅有許多用途,行業跨度大,可用于單晶硅、多晶硅、砷化鉀、石英晶體等、太陽能光伏產業、半導體產業、壓電晶體產業工程性加工材料。在半導體領域的應用碳化硅一維納米材料由于自身的微觀形貌和晶體結構使其具備更多獨特的優異性能和更加廣
新催化體系實現芳基烯烴的不對稱氫氟化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天然產物研究中心廖建研究員團隊發展了一個有效的催化體系,實現了芳基烯烴的不對稱氫氟化,合成了系列手性芐基氟化合物,包括實現天然產物的后期手性氟化修飾,并通過低溫核磁共振技術,對反應機理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期刊ACS Catalysis,論文第一作者
G20國家同意削減強效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
上周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出席20國集團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就逐步減少使用某些已知會破壞氣候的強效溫室氣體達成了一致。 據路透社報道,按照協議,各國將通力合作,逐步削減氫氟碳化物(HFCs)這類廣泛應用于冰箱、空調和一些工業設備中的氣體的使用。美國白宮稱之為本次峰會“最重要的協議”之一。 “
電解水制氫:如何設計金屬碳化物催化劑?
金屬碳化物HER 氫氣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具有來源廣、能量密度高、無污染等優點。電解水制氫是高效、綠色的制氫途徑,但嚴重依賴貴金屬Pt催化劑,亟需發展經濟、高效的非貴金屬電催化劑。過渡金屬碳化物具有類鉑的電子性質和催化行為,是一種潛在的析氫電催化劑。近年來,相關研究工作通過合理的設計策略,調控并
中國科學大曾杰團隊實現常壓下二氧化碳加氫制長鏈烯烴
二氧化碳加氫制備化學品是一種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曾杰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銅-碳化鐵界面型催化劑,實現了常壓條件下二氧化碳加氫高選擇性制備長鏈烯烴。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 長鏈烯烴在精細化工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例如用于合成洗滌劑、高辛烷值汽
高分子科學前沿報告會在長春應化所舉行
唐濤研究員作報告 8月27日,由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實驗室核心研究員主講。本次報告會由唐濤研究員主講“高分子碳化反應及其應用”。 碳化反應專指通過裂解或分解反應由有機物質轉化為碳材料或含碳殘留物的過程。其特點是反應過程中放熱,不產生二氧化碳。例如由植物類形成化
蘭州化物所在烯烴區域選擇性氫甲酰化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烯烴氫甲酰化反應是工業上規模頗大的羰基化反應,能以100%的原子利用率合成具有高附加值的醛類化合物,且產物醛可進一步轉化為醇、羧酸、酯和脂肪胺等重要的大宗和精細化學品。氫甲酰反應過程中會生成正構醛和異構醛,因而面臨著區域選擇性控制的挑戰。雖然雙膦多孔聚合物負載催化劑能夠較好地控制烯烴氫甲酰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