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度X光源由于其在材料、生物研究等方面的廣泛應用,一直是國際相關科研領域追求的目標。韌制輻射、同步輻射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XFEL)等都可以產生高亮度X光源。超短超強激光通過不同相互作用機制,可在從THz到伽馬射線的各個頻段產生高亮度超短電磁輻射源。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合作,3月14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的論文Bright x-ray source from a laser-driven micro-plasma waveguide [Phys. Rev. Lett. 116, 115001 (2016)] 報道了利用高對比度超短超強激光和微等離子體通道相互作用產生高亮度X射線的理論方案。超強激光將通道壁上的電子拉出,在激光場中加速,高能電子在激光場中的橫向運動可輻射極強的X光(如圖)。利用這一新機制,輻射X光的能量在20keV左右,單個......閱讀全文
1 X 射線光源與自由電子激光 光源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利器,光源的每一次進步都極大地增強了人們認識和改變未知世界的能力并有力地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X射線光源是人們觀測物體內部結構、在分子與原子尺度上探測與認識物質內部微觀構造與動態過程的不可替代的尖端裝備。17 世紀初人類發明了望遠鏡和顯
近期,上海光源工程從本公司采購了德國LEICA DM2500P研究級偏光顯微鏡. 上海光源是一臺高性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它的英文全名為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簡稱SSRF。它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和大科學平臺,在科學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委辦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重點任務: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工程技術等7個科學領域為重點,
1 X射線的產生 X射線本質上是電磁波,其波長范圍大致從0.01 nm 到 10 nm,與可見光(400—700 nm)不同,X 射線的短波長可以探測物質內部的精細結構,因此自從被倫琴發現以來就被用來觀測物質的內部結構。隨著人造 X射線光源的亮度和穩定性的提高,其應用范圍涵蓋物理、化學、生物、
生命科學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學科系統,包含了眾多的分支學科,同時更出現了跨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其它學科的發展,尤其是相關方法學的突破,往往能夠極大地帶動生命科學向前進步。觀察是研究生命現象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是針對大尺度的生物個體或群體行為來進行,但目前更多的是對生命的細小部分借助儀器(如顯微鏡)
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電子被剝離的示意圖(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供圖) 沒了電子的原子想必相當的孤寂。據北京時間7月2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所刊發報告稱,位于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內、迄今世界最強大的X射線激光器——直線加速器相干光源(LCLS)于
來自英國和中國的研究人員利用英國鉆石光源研究所的先進設備,解析了一種關鍵病原體:人類腸道病毒71型(EV71)的結構,EV71是引發這兩年來受到關注的嬰幼兒手足口病主要病原體之一。研究人員利用同步輻射光源,觀察到了這一病毒不同狀態下的構型,由此揭示了病毒動態作用機制。這一成果同時公布在2013年
X 射線顯微鏡的成像原理與光學顯微鏡基本上是一樣的,遵從幾何光學原理,其關鍵部件是成像和放大作用的光學元件,在光學顯微鏡中為透鏡。由于X 射線的波長很短,在玻璃和一般物質界面上的折射率均接近1,故其成像放大元件不能用玻璃透鏡,一般用波帶片。 此外,它們同樣利用吸收襯度和位相襯度成像,同樣要求有
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又一重大裝置項目——“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日前獲批啟動。據悉,該項目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的、國內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上海市和中科院的共同關心與支持下,在項目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階段性
4月27日, “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建設啟動。這標志著國內迄今為止投資最大、建設周期最長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自此邁入全面建設時期。 當天上午, “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的科學機遇與技術挑戰”學術論壇在上海科技大學舉行。目前,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已成為發達國
在人類科技史上,激光和X射線都是物理學上偉大的發明和發現。激光源自物質“受激”輻射,具有亮度高、準直性和相干性好等特點,但一般處于紅外線和可見光波段。而來自于高速電子強烈加速或撞擊的X射線,特別是硬X射線,具有很高的能量和原子尺度的波長,其穿透力和分辨率都大大增強,但準直性和相干性遠不如激光。
外形宛如鸚鵡螺的上海光源旁,新一代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正在建設 歷時一年半,我國首臺第四代光源———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試驗裝置已結束土建和公用設施工程,即將進行設備安裝,并計劃于今年年底調束出光,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記者昨天從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獲悉,這個自由電子激光設施與
1月18日,記者在香山科學會議第586次學術討論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igh Energy Photon Source,HEPS)——北京光源,設計亮度及相干度高于世界現有、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專家們認為,這一新光源的建成將在滿足國家需求的同
市委書記李強6月5日下午調研華東師范大學、上海科技大學。作為部市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正全面開啟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華東師范大學是我國河口海岸學科的創始單位,在以陳吉余院士為首的老一輩科學家的垂范和指導下,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直把服務上海需求為己任。幾十年來,圍
以“緊湊型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與應用”為主題的S23次香山科學會議日前在上海召開,楊國幀等6位院士和多位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內高等院校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和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等國際國內的專家學者與會。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楊國幀院士作了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在科技上重要意
7月13日,中科院微生物所副研究員齊建勛來到上海光源南門,按照慣例拿到了實驗用的門禁卡。從上海光源出光起,齊建勛就經常往返京滬兩地,已經是上海光源不折不扣的老用戶了。 上海光源的所在地,位于張江科技園區的張衡路和蔡倫路之間。這些以中國古代科學家命名的街道,讓齊建勛感受到濃烈的科學氛圍。 今
“大連先進光源預研”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16日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舉行,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到正式啟動實施階段。 此次簽約的“大連先進光源”的前期預制研究項目,主要是為了突破和解決“大連先進光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預先研制對工程質量和進度有重大影響的儀器設備,以達到降低總體項目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同科技部等8部門編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其中,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上海光源線站工程、中國南極天文臺等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國“十二五”時期的建設重點。據悉,該《規劃》是我
2020年1月7日上午,由國科大陸亞林教授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新一代高襯度低劑量X射線相位襯度CT裝置”項目結題會議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科研部、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曹凝副局長、牟乾輝處長,驗收專家組,監理專家組,校黨委常委、總會計師黃素芳以及校科研
在20世紀80年代初,EDXRF譜儀主要有:①液氮冷卻的Si(Li)半導體探測器與X射線管及高壓電源組成的譜儀; ②非色散型可攜式譜儀,它主要由封閉式正比計數器和放射性核素源組成,通常一次僅能測定1~2個元素。EDXRF譜儀由于儀器性能的改善現在測定元素已由Na擴展到F,甚至可檢出C;&n
【豪恩系列水滴角測試儀應用范圍】1、TFT-LCD面板行業:玻璃面板潔凈度與鍍膜質量測量;TFT打印電路、彩色濾光片、 ITO導體膠卷等前涂層質量測量;2、印刷、塑膠行業:表面清潔與附著質量測量;油墨附著度測量;膠水膠體性質相容性測量;染料的緊扣度;3、半導體產業:晶圓的潔凈度測量;HMDS的處理控
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分辨率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現在電子顯微
5月13日凌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對撞亮度在1.89GeV能量下達到3.01×1032cm-2s-1,勝利達到亮度的驗收指標。此前,BEPCII工程的直線加速器、探測器和同步輻射專用光運行均已達到設計指標。至此,歷時5年、耗資6.4億元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
5月13日凌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對撞亮度在1.89GeV能量下達到3.01×1032cm-2s-1,勝利達到亮度的驗收指標。此前,BEPCII工程的直線加速器、探測器和同步輻射專用光運行均已達到設計指標。至此,歷時5年、耗資6.4億元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
GPU是顯示卡的“心臟”,也就相當于CPU在電腦中的作用,它決定了該顯卡的檔次和大部分性能,同時也是2D顯示卡和3D顯示卡的區別依據。 2D顯示芯片在處理3D圖像和特效時主要依賴CPU的處理能力,稱為“軟加速”。3D顯示芯片是將三維圖像和特效處理功能集中在顯示芯片內,也即所謂的“硬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