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化物所銅催化不對稱炔丙基轉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向平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銅催化不對稱炔丙基轉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運用一種脫硅活化的新策略,成功實現了Cu-催化的炔丙醇酯與β-萘酚及富電子苯酚間的不對稱[3+2]環加成反應,相關研究結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5014-5018)上。 在炔丙基轉化反應中,有效形成亞丙二烯基銅活性中間體是實現反應的關鍵。針對傳統的由端基炔丙基化合物形成亞丙二烯基銅活性中間體能力不足的缺點,該研究利用銅能高效促進Csp-Si鍵開裂的特點,提出以三甲基硅基保護的炔丙醇酯為底物,通過脫硅活化的策略,實現亞丙二烯基銅活性中間體的不可逆形成。基于這一反應策略,研究組利用自主發展的高位阻手性P,N,N-配體,成功實現了炔丙醇酯與β-萘酚及富電子苯酚間的不對稱[3+2]環加成反應。這是該研究組繼2014年提出脫羧活化的炔丙基轉化策......閱讀全文
大連化物所銅催化不對稱炔丙基轉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向平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銅催化不對稱炔丙基轉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通過運用一種脫硅活化的新策略,成功實現了Cu-催化的炔丙醇酯與β-萘酚及富電子苯酚間的不對稱[3+2]環加成反應,相關研究結果以通訊形式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廉價過渡金屬催化炔-烯丙基取代反應取得新進展
過渡金屬催化的烯丙基取代是一類重要的合成策略。貴金屬Ir、Pd、Rh等催化的穩定化親核試劑參與的烯丙基取代反應吸引了諸多知名課題組的研究,比如Erick Carreira、游書力、J. F. Hartwig、張萬斌、王春江等(圖1a)。相對的,廉價金屬比如Cu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應可以實現非穩定化親核
Science:銥催化Z式保留不對稱烯丙基取代反應
Z-烯烴是有機分子的基本結構單元,與E-烯烴相比,其熱力學不穩定,因此,Z-烯烴的高選擇性合成具有挑戰性。含有Z-烯烴的手性結構單元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發展其高效精準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圖1A)。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游書力團隊利用π-烯丙基銥物種反應特點,從
PdH催化的不對稱遷移烯丙基取代研究進展
中科院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何智濤課題組致力于新穎有機合成方法的發展、生物活性分子合成及合成方法應用等領域。近期,該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Palladium-Catalyzed Regio-and Enantioselective Migra
雙金屬接力催化的酰胺不對稱轉化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明課題組致力于研究多金屬物種參與的反應體系,包括通過金屬間電子傳遞、基團轉移實現挑戰性的轉化過程和探究內在規律、仿酶的雙多核金屬催化劑的開發和金屬團簇催化等。近日,受到前人關于金屬銥催化酰胺,在硅烷存在條件下,可以將酰胺轉化為亞胺或亞胺正
上海有機所金屬銥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取代反應研究獲進展
最近十年來,金屬銥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取代反應逐漸發展成一種高效地構建碳–碳鍵與碳–雜原子鍵的方法:從單邊取代的烯丙基碳酸酯底物出發,可以高效率、高對映選擇性地得到支鏈烯丙基取代產物。Feringa類亞磷酰胺配體是目前該類反應中最常使用的手性配體。然而,該反應的底物普適性還比較有限
鎳催化二級膦氧化物的不對稱烯丙基化反應
過渡金屬催化的1,4-加成、[2+2+2]、關環復分解、C-H鍵活化、N-雜環卡賓催化烯丙基烷基化和酰化反應,可廣泛合成P-手性化合物(圖1a)。二級膦與各種親電試劑的直接偶聯是一種更為直接的獲得具有不同官能團的手性膦化合物的方法,如過渡金屬催化烷基化、芳基化、1,4-和1,6-加成反應等(圖1
金屬銥催化的不對稱烯丙基去芳構化反應研究取得進展
金屬銥催化的吲哚不對稱烯丙基去芳構化反應 螺環或多環骨架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藥物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當中,他們的合成也理所當然地受到化學研究工作者的極大關注。芳香化合物不對稱去芳構化反應可以為這些在合成中極具挑戰性的螺環或多環化合物提供方便、高效的合成方法。芳香化合物是化學化
廣州生物院銅催化異腈的三氟甲基炔基化反應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朱強研究組在銅催化異腈的三氟甲基炔基化反應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于5月15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期刊《有機化學快報》上(Org. Lett. 2015, 17, 2322 -2325)。 三氟甲基存在于很多生物活性分子當中,它具有增強分子的化學與代謝穩定性、改
手性有機酸催化炔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92056104、21772161、21702182和21873081)的資助下,廈門大學葉龍武教授與浙江大學洪鑫研究員合作,在炔烴的手性有機酸催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通過直接活化炔酰胺的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反應(Asymmetric 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