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GEN推出液體活檢新產品
也許你正在用Apple Pay,但是你大概還不知道,液體活檢(Liquid biopsy)與Apple Pay一樣是2015年度的十大突破技術。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利用體液(如血液),在癌癥等疾病的早期檢測和分析疾病,帶來更好的預后和治療。 為了促進液體活檢研究的數據分析,QIAGEN公司近日推出了RNA-seq Explorer Solution。這是一種新的工具,整合了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Biomedical Genomics Workbench?及其他QIAGEN生物信息學方案,有助于改善癌癥的檢測、診斷和治療。 RNA-seq Explorer Solution促進了生物標志物的發現和驗證,讓研究人員能從FASTQ格式的原始數據中獲得重要線索,從而追蹤癌癥的遺傳驅動因素。這個方案利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基于后臺高度結構化的I......閱讀全文
液體活檢助力癌癥早期診斷
被稱為“生命健康第一殺手”的癌癥令人聞之色變,但如果能早點找出這個“殺手”,它便難以“行兇”。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惡性腫瘤篩查早診的液體活檢技術研發及評價研究”項目日前在京啟動,助力多癌種早篩關鍵技術突破。“早篩早診是降低惡性腫瘤死亡的最有效途徑。”項目負責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
液體活檢——癌癥早期診斷新希望
研究人員表示,一項不斷進步的技術使他們對液體活檢--一種抑制腫瘤擴散的方法,重新燃起了興趣。 該技術,即基因測序,讓研究人員可以更仔細地觀察到隨著癌癥發展腫瘤留下的遺傳線索。隨著這些新的“液體”血液檢測工作被應用至臨床當中,這項技術也許可以進一步揭示為抵抗治療腫瘤分子面具發生變化的機制。并且它
液體活檢開啟癌癥早期診斷大門
肺部活檢是一個侵入性的痛苦過程,對一位80歲的老太太來說尤其如此。但是通過穿刺性檢查,腫瘤學家Geoffrey Oxnard給患者開出了一種相對應的靶向藥物。經過治療,患者的腫瘤似乎消失了。 然而,一段時間后,這位80歲的老人又帶著病痛再次來到Oxnard的診所。醫療診斷表明,癌癥又回來了,
液體活檢開啟癌癥早期診斷大門
肺部活檢是一個侵入性的痛苦過程,對一位80歲的老太太來說尤其如此。但是通過穿刺性檢查,腫瘤學家Geoffrey Oxnard給患者開出了一種相對應的靶向藥物。經過治療,患者的腫瘤似乎消失了。 然而,一段時間后,這位80歲的老人又帶著病痛再次來到Oxnard的診所。醫療診斷表明,癌癥又回來了,而
癌癥早期診斷液體活檢市場井噴!引發大量投資!
開發基于血液檢測的癌癥早期篩查方法已經吸引了高度的注意,這并不是什么新聞,因為過去幾年已經吸引了大量關注和投資。正在發生改變的是投資人員對篩查和早期診斷(而不僅僅是監控)更感興趣。醫學健康研究公司Kalorama Information在最近的一項報告中報道了對此進行了總結,Kalorama I
腫瘤液體活檢法研究獲進展 將用于癌癥基因的早期檢測
近日,Geisinger Health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聯合研究了一種液體活檢檢測方法,該方法將靶向循環腫瘤的DNA分析和多種蛋白質標記相結合,致力于在早期檢測出健康個體是否患有癌癥。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Joshua Cohen參與了這項名為“癌癥探索”的計劃。他在2019年2月27日
檢測早期診斷20多種癌癥 GRAIL液體活檢達到99.4%特異性
日前,致力于早期診斷癌癥的GRAIL公司,在ESMO大會上公布了該公司基于DNA甲基化狀態開發的液體活檢的最新臨床試驗結果。試驗數據表明,該公司的多癌種血檢能夠以99.4%的特異性(相當于假陽性為0.6%)檢測出20多種癌癥類型的信號。而且,這一檢測能夠以高度的精確性判斷癌癥在身體中的組織起源。
液體活檢:打開肺癌早期診斷之窗
2018全球癌癥數據出爐,肺癌以11.6%的數值再度雄踞發病率的榜首。而死亡率排名如下:肺癌(18.4%)、結腸直腸癌(9.2%)、胃癌(8.2%)、肝癌(8.2%)、乳腺癌(6.6%)。肺癌牢牢霸占了第一的位置,兇險程度可見一斑。 肺癌發病率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
液體活檢前景廣闊,癌癥檢測需求不斷釋放
活檢又稱為無創診斷技術,是通過采集人體血液、積液、尿液、唾液等體液樣本,檢測體液液體樣本生物標志物進行腫瘤分析的診斷技術。作為現代精準醫療的核心技術之一,液體活檢具有覆蓋范圍廣、成本低、安全性高等優勢,適用于胃腸癌、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種腫瘤的診斷治療。從產業鏈來看,液體活檢產業鏈上
抓住血液中的腫瘤“尾巴” 液體活檢開啟癌癥早期診斷大門
肺部活檢是一個侵入性的痛苦過程,對一位80歲的老太太來說尤其如此。但是通過穿刺性檢查,腫瘤學家Geoffrey Oxnard給患者開出了一種相對應的靶向藥物。經過治療,患者的腫瘤似乎消失了。 然而,一段時間后,這位80歲的老人又帶著病痛再次來到Oxnard的診所。醫療診斷表明,癌癥又回來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