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個大型潮汐發電站即將在蘇格蘭伊斯雷島和吉拉島海域開建,建成后將可為一萬戶居民提供生活用電。 該潮汐項目預算為4000萬英鎊,發電量可達10兆瓦,超出該地區居民所需用電量兩倍以上。項目渦輪發電機將安裝在伊斯雷島海峽的海底,該海峽長約一公里,是蘇格蘭潮汐流強度和穩定性最大的區域,洋流時速高達11公里/小時。(1英鎊約等于10.6元人民幣) 蘇格蘭可再生電力公司發言人稱,伊斯雷島的海峽就像一個煙囪,潮汐流的強度大,且可預測。 蘇格蘭財務部長約翰?斯溫尼(John Swinney)表示:“蘇格蘭擁有歐洲四分之一的潮汐能和十分之一的波浪資源,因此在生產清潔能源、創造綠色崗位以及提高低碳投資等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這次開建的全球最大潮汐項目將成為潮汐能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伊斯雷島能源信托公司主席菲利普?麥斯威爾(Philip Maxwell)稱,伊斯雷島居民對項目表示歡迎,......閱讀全文
俄羅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有很大潛力,但和歐洲鄰國相比,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俄記者近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俄發展可再生能源速度這么慢?”意大利埃尼能源公司總裁弗利維奧·孔蒂在近期召開的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俄目前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絕對無法與歐洲鄰國相比。俄羅斯對‘綠色’能源的生產,往往沒有
“中國未來25年內可再生能源開發規模將引領世界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未來35年后有望脫離碳基能源。” 2014年開年,在《能源評論》關于“第三次工業革命大討論”的虛擬圓桌上,杰里米·里夫金的上述預測,大膽而獨特,讓中國能源領域的各界人士為之一振。在他看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
儲能技術成為下一輪能源革命的突破口 傳統能源領域總投資額呈下降趨勢。 全球范圍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替代傳統能源 2016年9月20日,國際能源署(IEA)在北京發布的《2016年世界能源投資展望》宣稱:“化石燃料在能源供應領域依舊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投資流向顯示了能源系統的重新定位。”該報告認為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能源資源,開發海洋風能、潮汐能、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規劃內容之一。近日,就潮汐流能源的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船舶工程學院教授王大政。 今年56歲的王大政是地地道道的威海人。他曾多年留學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從事潮汐流渦輪發電方面的理論與試
歐洲各國目前正競相開發控制撒哈拉及中東沙漠地區的太陽能。雖然在廣袤沙漠地區的太陽能發電廠算不上是滿足歐洲清潔能源渴求的最佳辦法,但這種做法已經頗具吸引力。 歐盟委員會能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數據顯示,只需要捕獲撒哈
海洋是孕育人類的搖籃,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理論上,海洋完全可以滿足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需求,并且不會對大氣造成任何污染,是一種可持續永久解決世界能源需求的途徑。目前,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的王中林院士團隊正在致力于研究一種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技術的穩定實用的波浪能發電網絡裝置,該技術難題一旦
海洋是孕育人類的搖籃,也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理論上,海洋完全可以滿足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需求,并且不會對大氣造成任何污染,是一種可持續永久解決世界能源需求的途徑。目前,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的王中林院士團隊正在致力于研究一種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技術的穩定實用的波浪能發電網絡裝置,該技術難題一
法國工業和能源部門日前聯合發布報告稱,法國需要盡快建立海洋可再生能源監管框架,推進本土試點項目,進而應對不斷加劇的全球競爭,使相關企業能夠及早開展波浪發電和潮汐能利用的相關實驗。 據路透社報道,相比風能或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任何大型的商業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中國歐洲學會今天發布《歐洲發展報告(2013—2014)——歐盟東擴10年:成就、意義及影響》指出,近20年來,歐盟境內的新能源產業發展非常迅速,政策的支持固然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歐盟傳統能源結構的弊端、傳統能源消費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經濟與產業結構轉型的需要,成為歐盟
核心提示 用生物質、太陽能、風力、潮汐等可再生資源發電,加強原油加工、輸送、儲備能力……“缺煤少油無氣”的廣西,正在舉全區之力打響能源“翻身仗”,力爭在“十二五”期間,打破能源短缺這一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瓶頸。 10月24日,記者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獲悉,廣西重點規劃——《廣西能源發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和創造力,也將對能源和電力工業創新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關鍵要把握時代特征,立足行業實際,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我國能源安全發展、清潔發展、環保發展、友好發展。當前,隨著新能源技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葡萄牙近年來一直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新建了一批風能、水利、太陽能和海洋潮汐項目,以降低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度。現在,該國有45%的電力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大大高于2005年17%的數據。 在過去五年中,葡萄牙的風能規模擴大了七倍,并有望在
人類對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和傳統能源的性,都使能源問題成為當前面臨的頭等大事。在節能的同時,開發、使用新能源從而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勢在必行。雖然新能源應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但是在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下,安全、環保的清潔能源成了各國在尋找新能源替代時的。 太陽能&n
英國政府近日決定,放棄在塞文河口建造寬達10公里的發電站的計劃。 據《衛報》報道,一名政府官員表示,這項計劃大約要耗費300億英鎊,投入如此多的公共資金用于這樣一個計劃,目前還沒先例。但是從長遠來看,該計劃仍然是一個備選方案。 雖然遭到自由民主黨的反對,不過聯合
三、美國風能發展戰略2030 (一)編制背景 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開始將現代風力發電技術納入到國家能源戰略中。截至1986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2GW,約占全球裝機總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類已經不再懼怕狂風洋流,相反正努力去駕馭這些自然現象。然而,致力于自然能源開發的物理學家阿克瑟爾?克雷頓(Axel Kleidon)指出,像風力和潮汐等能源并非真正可再生。 克雷頓來自德國馬普學會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他表示,人類對風能和
國家海洋局辦公室日前印發了《2013年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通知,進一步明確2013年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方向以及相關條件和要求。 為了進一步推進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發揮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規范專項資金項目的申報工作
近年來,財政部會同發展改革、城鄉建設等有關部門超前謀劃,大膽創新,初步構建了從資源評價、技術研發到產業化示范和市場培育各個層次的政策支持體系,推動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源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 風力發電迅猛發展。近年來,按照國務院領導和有關指示精神,
東福山300kW風光儲微網系統。南麂島微網示范工程監控大廳。 美麗的海島往往都是度假的天堂,但擁有穩定、便宜的供電生活卻是漁民們的最大希望。 作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的浙江省南麂島,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風光,名聲大噪享譽海內外。但也正因為它身處海域偏離內陸,受經濟與科技的限制,一直無法
綠色能源領域中,風能和太陽能吸引了大部分的關注,但對于另一種可再生能源――潮汐能來說,各國卻缺乏投入。日前,美國第一個潮汐電站建設項目已提交申請,這標志著美國新能源開發方面一個新的里程碑。 據《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美國Verdant Power公司向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d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目前,南海現有的海洋環境保護、海洋資源開發、科研以及海上航行安全等公共服務保障能力不足,為此,國家海洋局著手制定規劃,加強南沙島礁及其附近海域的保護、開發利用以及相關管理活動,提升南海地區海上公共服務能力。 南沙海區遠離大陸,航線密集,漁業資源豐富。由于過度捕撈生物資源現
亞特蘭蒂斯資源公司(Atlantis Resources)計劃在印度西海岸卡奇灣(Kutch)開發亞洲首個商業規模的潮汐發電站。 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報道,按照目前的時間表,該工程最終計劃將于今年年底完成,2012年年初動工,2013年竣工,預計裝機容量為50兆
(十九)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1. 汽車發動機制造及發動機研發機構建設:升功率不低于55千瓦的汽油發動機、升功率不低于4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下柴油發動機、升功率不低于35千瓦的排量3升以上柴油發動機、燃料電池和混合燃料等新能源發動機制造 2. 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及關鍵技術研發:雙離合器變
在東京的住所里要丟棄一個塑料飲料瓶,需將其“大卸八塊”,標簽歸屬可燃垃圾,瓶蓋和瓶身雖同為塑料,材質不同歸類有別,而且擰掉瓶蓋便于回收工廠集中壓縮,瓶身則要洗凈踩扁,這是資源垃圾。許多國家都在提倡、普及垃圾分類,但像日本這樣做得如此細致的恐怕不多。 “日本資源匱乏”,這一概念在日本深入人心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但你聽說過“能量垃圾”嗎?其實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能量垃圾”。所謂“能量垃圾”是指那些非連續性的、零散的能量,它既難以被收集儲存,又難以被人們利用,因此通常被稱為“垃圾能”。有沒有一種設備,可以將這些“能量垃圾”變廢為寶,進行二次利用?上海交大機械
.1新能源介紹新能源是指通過對新技術的應用開發的如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的可以有效利用的再生能源;還包括甲醇、酒精、沼氣、氫能等,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應用廣泛的能源則被稱作是常規能源。由于常規能源是有限的,而因為其也產生了突出的環境問題,各個國家和地區紛紛致力于研究和開發環保型可再生能源。1
波浪能可能無法在下一次的評估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相關產業必將在經濟效應和環境保護兩個方面獲得雙豐收。 從理論上說,海洋中蘊含的能量能夠滿足全球的需求。海洋提供的電能比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更可靠,且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此外,從海洋中獲取能量有地理優勢,因為全球約有44%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線150公
海洋是巨大的能源寶庫,理論上,海洋完全可以滿足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需求,并且不會對大氣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海洋能也被譽為“藍色能源”。與風能或太陽能相比,藍色能源擁有地理分布上的優勢,海洋覆蓋了地球75%的表面,全球約44%的人口都居住在距海岸線150千米的范圍內。但與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對
在海洋風力能源開發領域居世界領先水平的英國和韓國,日前正式啟動了兩國間的海洋能源技術合作項目。 根據英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和韓國風能產業協會簽署的合作協議,兩國將進一步加強海洋能源技術方面的合作,從而使兩國分別在歐洲和亞洲保持海洋風力發電市場的優勢地位。該項目的重點是開展兩國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合
正在漢堡舉行的國際建筑展,通過60多個示范項目展示設計師們對未來大城市發展挑戰的思考。 漢堡國際建筑展總經理烏利·希爾韋格對本報記者介紹,本次建筑展不僅是民眾學習城市發展經驗的平臺,而且漢堡通過舉辦建筑展實施社區改造,讓原先經濟社會環境落后的部分易北河地區舊貌換新顏。 展覽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