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衛生部印發新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細則》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細則》將于2011年5月1日起實施。 衛生部稱,新版《細則》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制定,對公共場所的衛生管理、衛生監督等相關工作做出明確規定,旨在解決公共場所衛生監督執法主體、公共場所經營者責任及行政處罰力度等問題。 本次修訂將執法主體由“衛生防疫站”統一修改為“衛生行政部門”,規定衛生監督機構承擔具體監督執法任務,并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立衛生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本公共場所的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檔案。 《細則》明確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置醒目的禁止吸煙警語和標志。室外公共場所設置的吸煙區不得位于行人必經的通道上,公共場所不得設置自動售煙機。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開展吸煙危害健康的宣傳,并配備專(兼)職人員對吸煙者進行勸阻。 《細則》還規定,如果......閱讀全文
“雖然社會關于控煙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煙草業變換著各種手法進行對抗。”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世衛組織將“煙草業干擾”選定為今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針對“煙草業干擾”這一主題,衛生部部長陳竺昨天(5月30日)表示,國家對煙草業一些欺騙性的宣傳活動,要有嚴格的監管,只有這樣控煙工
5月29日,江蘇南通,虹北社區制作了一支長8米的“香煙”,小學生們在“香煙”上畫禁煙標志、寫“煙草有害健康”等標語,并簽名表示遠離煙草。 “雖然社會關于控煙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煙草業變換著各種手法進行對抗。”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世衛組織將“煙草業干擾”選定為
戒煙難,控煙亦難。重要的是決心和執行力。 今天,距離我國簽署《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五周年僅余5天。 作為該公約的締約方,我國承諾今年1月9日前在室內公共場所和室內工作場所實現100%禁煙。但時至今日,我國仍無一部國家級的無煙立法,且囿于相關部門政企不分、煙草漲稅不漲價、煙草文化難以改變
商場禁煙,顧客便在門外抽煙。 原計劃公共場所等的無煙目標又延后了5年。市愛衛會官員坦承,與奧運時期相比,本市的控煙效果確實有所反彈。知情人士稱,近五六年來,本市未對任何個人進行過吸煙處罰。面對中小餐館、網吧等地持續不改的“煙熏火燎”,有關部門表示,將效法香港,計劃成立百人專職控煙執
2010年5月10日,衛生部發出了“禁煙令”,規定自2011年1月起,中國內地將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完全禁止吸煙。筆者就落實“禁煙令”的難點進行分析,同時就如何應對這些困難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禁煙令”出臺的背景 2003年5月,世界衛
衛生部3月22日公布修訂后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其中新增加了“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等規定。衛生部監督局環境衛生處處長謝楊說,我國是《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國。這次修訂實施細則,表明了衛生部積極履約控煙
偌大的北京將發生一些細微的變化。 比如,煙草促銷活動將全面叫停;飯店、景區附近將上崗一些控煙巡查員,首都機場3座航站樓的所有室內吸煙室將全部關閉…… 再比如,如果您在餐廳吸煙,服務員將前來制止;如果您要去婦幼醫院或者學校辦事,踏入大門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禁煙區;您還應該了解3個勸阻吸煙的手
“禁煙令”雷聲大雨點小 “五一”期間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吸煙者 衛生部修訂后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新增了“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條款,然而,作為一部部門行政規章,新規實施后作用不大,室內公共場所禁煙要上升為全國性法規
醫院貼起“禁止吸煙”標志醫院貼起“禁止吸煙”標志 但記者巡城發現,有的醫院指示不清,也有人不顧禁煙標志明目張膽抽煙。 深圳2011年擬實現醫療、教育、行政機構以及交通售票廳等四類公共場所禁煙。為實現該目標,深率先在
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2年10月8日 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為適應人民群眾不斷增
在網吧這樣的室內公共場所,如果不能真正戒煙,室內空氣很難好起來。 “給我一根煙的時間,我能讓你屋子里的PM2.5含量飆升。”鄭州市一民間環保組織自測鄭州市網吧PM2.5含量,八成網吧空氣質量為嚴重污染。衛生監督部門表示,會對室內公共場所進行不定期抽查。 事
本周六即將迎來立秋節氣,根據老例兒,這一天有“貼秋膘”的習俗。但隨著過去四個月里豬肉價格的不斷攀高,今年市民“貼秋膘”的成本要提高不少了。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總體上看此輪生豬價格上漲是對近兩年多來大幅下跌的修復,是市場的一種自身修復行為。 豬肉價格四個月漲了50% 今年“貼秋膘”成本有點
最近,北京市“控煙一張圖”上有關電子煙的投訴量明顯上升,其中投訴最多的是辦公場所、公共場所和餐廳。北京市控煙協會日前邀請專家研討電子煙問題,專家表示,因《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出臺較早,其中尚無電子煙相關管理條款,導致執法難。政府應對公共場所電子煙管理問題進行立法解釋,將電子煙納入《北京市控制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