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今天公開對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稿)征求意見。 現行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 月1 日起施行,至今已施行八年。“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仍然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環保部說,這是修訂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原因。 據環保部介紹,草案稿將對水環境質量負責的政府層級拓展至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大水環境質量目標考核評估和追責力度,實施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一直未能入法的環境污染強制保險等也寫進了草案稿。此外,草案稿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因水污染引發的集團訴訟。 草案稿全面銜接新環保法 據環保部介紹,2015年,水污染防治法修訂列入全國人大的立法計劃,在環保部看來,草案稿全面銜接環保法,提煉融合“水十條”中制度性設計等內容,同時,借鑒吸收國內外水環境管理立法經驗。 環保部說,草案稿共九章143 條。草案稿對于原法律中一些行之有效......閱讀全文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經濟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新常態。2015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指出要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努力探索環境保護新路,強調進一步強化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認識,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讓廣大民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活。 工作會議總結了20
監測行業每年增量空間近百億,預期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可深度發掘 智慧環保運營鏈條包括感知、傳輸、計算、應用。環境“大”數據包羅萬象,在數據中心環節中完成,數據中心是智慧環保運營鏈條的核心環節。根據清華大學研究成果,如果增加智慧環保頂層設計,智慧環保產業鏈可分為感知物聯、信息傳輸、云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