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能源部下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官網消息,ORNL和田納西大學的科學家通過中子衍射實驗和X射線實驗得出結論稱,神秘莫測的外爾費米子或“棲息”于鋨基磁性晶體結構中。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志上,或將有助于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1929年,德國物理學家魏爾曼·外爾首次提出,存在著一種無質量的粒子—外爾費米子(Weyl fermions),其獨特屬性有助研究下一代電子設備和量子計算機。直到2015年,科學家們才首次在實驗室觀察到外爾費米子。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可供其棲身的其他材料,希望將其獨特的屬性應用于自旋電子學以及量子計算機等領域。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一種鋨基材料進行了研究并證明外爾費米子的出現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最新研究的論文第一作者、ORNL的斯圖爾特·考爾德表示:“這些粒子的一舉一動像電子,但速度比電子快,因為它們沒有質量。所有電子設備都基于電子,如果用外爾費米子代替電子,從原理上說,將得到......閱讀全文
拓撲物態和二維磁性是當前凝聚態物理前沿研究中令人著迷的兩大主題,兩者結合是否會產生新的量子物態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科學問題。最近,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蘇剛團隊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教授楊聲遠團隊合作回答了這一問題,他們首次提出了一種新的拓撲量子物態——“二維外爾半準金屬態(2D Weyl hal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