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評估,都是排名惹的禍?
評估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有關部門把評估結果與資源分配掛鉤,這種做法可能導致評估結果變味。 ■本報記者 溫才妃 今年五一,對于北京某“985工程”高校的某學院院長王遠(化名)來說,注定是一個“和主題極其吻合”的節日。他在勞動,為第四輪學科評估而忙。 之前為了研究評估勝出的策略,院里已經打得不可開交。最后,他們決定“棄車保帥”——砍掉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力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在全國高校學科排名中勝出。 時間很緊,他們必須加班加點。開大會,堆資料,挪師資,爭長江、杰青……在結果揭曉之前,誰高誰低一切皆是未知數,唯有盡人事聽天命。 之所以如此緊張,王遠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因為相傳第四輪評估結果將與“雙一流”建設的撥款掛鉤,因此沒有人敢有一絲懈怠。 而就在近日,中國計算機學會建議教育部評估應取消排名,一時間引起無數人呼應。那么,這場由評估引起排名、撥款紛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變味的第四輪評估 在中國計算機學......閱讀全文
學科評估評的不僅僅是學科
前不久,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啟動了第四輪高校學科評估工作。從指標體系的設置來看,這輪評估相比以前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學科評估對高校來說是大事兒,尤其是在國家推進“兩個一流”建設的背景下,自然會受到各方面的關注。一些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建議比較中肯,得到了采納。但
沖刺學科評估!多所“雙一流”,沖擊A類學科
眼下,第五輪學科評估評審已經接近尾聲,4年一次的學科評估結果等待揭曉。 不過,作為學校安身之本的學科建設,不是一場立見輸贏的百米賽跑,而是一場比拼耐力的馬拉松。 在所有人都翹首以盼的評估結果之外,一些高校早已摩拳擦掌,向著下一個賽段,開始沖刺。它們的目標之一,便是力爭拿下更多的A類學科。
學科評估,都是排名惹的禍?
評估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有關部門把評估結果與資源分配掛鉤,這種做法可能導致評估結果變味。 ■本報記者 溫才妃 今年五一,對于北京某“985工程”高校的某學院院長王遠(化名)來說,注定是一個“和主題極其吻合”的節日。他在勞動,為第四輪學科評估而忙。 之前為了研究評估勝出的策略,院里已經打得
我看第四輪學科評估
從2016年4月啟動申報,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前后歷時一年又八個月,到2017年底千呼萬喚始出來,2017年12月28日結果公布,立即成為全國高等教育界關注的焦點。 由于之前風傳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將與“雙一流”建設掛鉤,涉及高校和學科的直接利益和資源分配,因此第四輪評估參與的學科遠遠多于前三屆一
時評:不搞排名的學科評估走向會怎樣
第四輪學科評估開展至今,引起各方極大關注和響應。然而隨之出現的一些現象,如:一些高校內部學科間為爭奪資源而“交戰開火”,有的學校“大刀闊斧”關停并轉那些無望進入前茅的學科,如此種種,著實令人擔憂。 事實上,因學科評估而起的紛爭大多源于對評估結果的非理性的“絕對化”解讀。即:參與評估的各方似乎
高校學科評估由排名制改為分級制
“綜合考核大學學科的各種指標之后,差0.1分名次就差出來了,但這無法真正反映學科之間的差距。”全國政協委員、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劉吉臻認為,教育部主導的大學學科評估對于學科建設具有評價、導向、激勵和監督作用,但也會導致大學的短期行為,建議將現在的學科評估制度
風險評估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礎學科”
全球食品安全面臨諸多挑戰,監管資源和力量均非常有限,食品企業坐在“火山口”也戰戰兢兢。如果能選擇最關鍵的節點有效、科學地控制風險,對企業、消費者和政府都將事半功倍。 風險評估起源于美國提出的“風險分析技術”概念,它是一種用來評估人體健康和安全風險的方法,主要程序是確定并實施合適的方法來控制風
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工作啟動
近日,教育部學位中心啟動了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工作。學科評估是按新發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具有研究生培養的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學科發展狀況分析和排序。本次評估在95個一級學科中進行,各高校和科研單位可自愿申請參加,無需繳納評估費用。 學位中心開展學科
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公布啦
日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印發《關于公布的通知》,決定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圖片來自網絡 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印發《第五輪學科評估邀請函》,邀請符合條件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自愿申請參評。第五輪學科評估時間區間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為切
教育部:公布第五輪學科評估時間
日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印發《關于公布的通知》,決定啟動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印發《第五輪學科評估邀請函》,邀請符合條件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自愿申請參評。第五輪學科評估時間區間為: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為切實減輕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