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藥用動植物是我國中醫藥發展的重要資源,對提高中藥防病治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珍稀動植物資源要保護,那么還可不可以利用?含有珍稀動植物藥材的中藥品種是否會因資源的短缺而消失?在人類健康權與動植物發展權之間我們應如何平衡?3月2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和中國中藥協會共同召集業內專家,對珍稀藥用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及中醫藥發展戰略進行了研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在會上指出,要正確認識珍稀動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的辯證關系,把動物保護與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障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科學、規范養殖珍稀動物,最大限度地實現動物福利,有序利用藥用動物資源,保障百姓健康。 藥用動植物資源稀缺,影響用藥需求 中藥材由三大部分組成:藥用植物、動物和礦物。據了解,早在2000多年前,《神農本草經》中就有了麝香、犀角、羚羊角、龜甲等入藥的記載。許多在民間和醫院流傳很廣的中藥品種,就是用動植物命名的,比如烏雞......閱讀全文
1 中藥重金屬超標是個老話題。海外消費者對中藥存在誤解,西醫理念和中醫理念不一致 最近,中藥重金屬超標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實際上,這在中藥領域是個老話題。盤點這些所謂“超標”事件,一個最為鮮明的特點是:出口轉內銷。境外市場發現超標毒中藥,經媒體報道后在國內形成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