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光機所“相干組束全光纖激光器”獲國家發明專利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相干組束全光纖激光器”于2011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200810150119.1)。 光纖激光器具有結構簡單、散熱性好、轉換效率高、性能穩定、光束質量高等優點,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可廣泛用于工業加工、現代國防、醫療工程等領域。雖然單根光纖激光器的輸出功率現已實現千瓦級的水平,但目前光纖激光器的發展還不能滿足某些領域的應用需求。除了功率方面的不足以外,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許多現有高功率光纖激光器事使用塊狀光學元件的泵浦耦合技術,其穩定性、環境適應性差,不能充分發揮光纖激光器的許多優勢。因此,發展高功率全光纖激光技術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工業、醫療及軍用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都是全光纖激光器。 本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可提高激光器間的注入耦合效率,同時能提高系統的抗熱-光損傷能力,能實現高功率輸出的相干組束全光纖激光器,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閱讀全文
西安光機所“相干組束全光纖激光器”獲國家發明專利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相干組束全光纖激光器”于2011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200810150119.1)。 光纖激光器具有結構簡單、散熱性好、轉換效率高、性能穩定、光束質量高等優點,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可廣泛用于工業加工、現代國防、醫療工程等領域。雖然單根光纖激
西安光機所發明多路組束光纖激光器
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可廣泛用于工業加工、國防、空間通信等領域。雖然單根光纖激光器的輸出功率現已實現2千多瓦的水平,但遠遠不能滿足某些領域的特殊要求。由于高功率激光對光纖的熱光損傷問題的限制,發展多路光束的組束技術是實現更高輸出功率的必由之路。現有技術雖然已實現兩路光纖激光器的相干鎖定,但仍存在以下缺
光電所在光纖激光的相干組束和傳輸控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李新陽、耿超課題組在光纖激光相控陣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以雙向收發的自適應光纖準直器為基礎模塊,構建了整體口徑100 mm的七單元激光收發陣列(光纖激光相控陣),于湍流環境下實現了光纖激光的相干組束和高效傳輸控制。 該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對信
用于相干合成的合束-分束集成器件
通過將多個超快光纖激光進行相干合成,可以克服單根光纖的功率限制。在這種相干合成裝置中,一般采用偏振分束器(PBS)用于合束(如圖1(a)所示),不過這種裝置復雜度較高,而且隨著合成通道數的增多,占用體積也會越來越大。德國耶拿課題組提出了分段反射率分束器(SMS)的合成辦法,如圖1(b)(c)
fLaser 光纖激光器
fLaser 光纖激光器 ? ? ? ?針對光纖光譜儀開發 / 小功率 & 高穩定 / 熒光 & 拉曼專用 ? ? ? ??????? fLaser 光纖激光器 針對光纖光譜系統開發,默認 50 / 100μm 芯徑光纖輸出,已滿足多數實驗需要。同時,fLaser 提供 3 種常見 Rama
上海光機所全光纖化50 GHz窄線寬光纖激光器獲得2.5kW輸出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市全固態激光器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高功率光纖激光課題組研制的50 GHz線寬近衍射極限光纖激光器實現2.5 kW功率突破,為大型高功率光纖激光系統奠定了重要的單元技術基礎。高亮度窄線寬光纖激光光源在相干通信、激光雷達、高能粒子加速器、聚變點火和激光冷卻等
一分多光纖束
一分多光纖束對于許多應用都需要一分多光纖束。所謂的一分多光纖束就是在一端所有的光纖用一個SMA接頭,而在另一端則是分立的光纖,每一根光纖都有一個SMA接頭。一分多光纖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狀,長度一般為2米。需要這種光纖束的典型實驗布局有:?多通道光譜儀連接到一個采樣點,如積分球,余弦校正器或準直透鏡
上海光機所三項國家863項目通過驗收
4月6日,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承擔的三項863項目:“藍光高密度光存儲材料與器件實用化關鍵技術”、“2μm輸出摻稀土離子的氟磷酸鹽玻璃光纖的研制”和“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及核心部件研究”通過科技部專家組的驗收。 周軍課題組承擔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及核心部件研究”項目,開展了高功率全光纖激光
千瓦級全光纖激光器研制成功并實現小批量生產
在“十二五”863計劃新材料領域“先進激光材料及全固態激光技術”主題項目支持下,由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牽頭,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西安光機所、中電23所、武漢銳科等單位共同參與承擔的“千瓦級光纖材料及全光纖激光器”課題取得重大進展,并于近期通過了課題驗收。 課題在低光子暗化摻鐿光
光電所在基于光纖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日前,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李新陽、耿超課題組在相干偏振合成技術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提出了基于光纖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技術,分別采用相位控制和偏振控制的方法實現了高效的光纖內相干偏振合成。該技術基于全保偏光纖器件,無需考慮空間誤差的影響,系統穩定性高、可靠性好、易于與其他光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