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晚報、沈陽網訊 今年7月,沈陽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5.2%,比6月份降低0.7個百分點。水質超標率為4.8%,超標污染物為錳。沈陽是地質結構中鐵、錳高富集區,這是造成地下水中錳含量超標的主要原因。 近日,沈陽市環保局公布今年7月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狀況報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存在超標并不意味著居民飲用水水質超標。報告解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是指進入輸水管網送到用戶的和具有一定取水規模的在用、備用和規劃水源,而居民飲用水是水源水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要求后,進入居民供水系統的飲用水。 沈陽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包括地表水水源和地下水水源。其中,地表水水源為異地取水的撫順大伙房水庫,沈陽共設3個監測點位,達標率為100%;地下水水源共設9個監測點位,其中2個水源地超標,超標項目為錳。......閱讀全文
??水是生命之源,約占人體組成的70%,在人類日常生活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全球水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飲水質量,傳統的自來水處理,已經不能保證提供優質的飲用水。再加上市政供水中存在的水污染,比如水垢、微生物污染、鐵銹等,人們的日常生活用水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你所在的城市,水質情況是怎樣的呢??
從7月1日起,我國將強制實施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新標準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對于砷、鉛、鉻這些重金屬類的指標限制規定到最低,總體上與世衛組織水質標準接軌。新飲用水標準在提出6年后迎來全國性強制落實。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目前多城市都宣布水質已提前按照新標準監測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中國經濟周刊第2期封面 自來水安全嗎? 從水源地到水龍頭,哪些環節影響水的品質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妍|北京報道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
1908年,清朝末期,在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下,中國自來水事業發端。 擰開龍頭,清水如注,咕咚咚下肚,自來水被視為方便、潔凈的偉大發明。 百年后,4000余家自來水廠,每天供應6000萬噸自來水,覆蓋全國4億多縣級以上城市居民,水質安全,重若泰山,關系國計民生。 然而如今,自
水源污染、供水管網“二次污染”等問題亟待破解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自來水水質合格率的話題引發眾人關注。《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北京、河南、廣東等地采訪了解到,我國城鎮供水總體安全,但依然面臨挑戰。 專家認為,隨著城鎮供水設施的升級改造和水源地環境保護措施的不斷推進,
專家稱:即使出廠達標,陳舊管網也難以保障到戶水質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主任邵益生接受專訪時表示,按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評價,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為83%。城鎮供水總體安全,近年來水質不斷提高。 而專家指出,目前國內能夠有能力完成新標準106項指標全檢測的自來水
根據方案,力爭地表水省控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斷面比例達到 83%,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達標率達到 95%,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 90%以上,地下水和近岸海域水質保持穩定。確保大花園核心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 29 個出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力爭基本達到Ⅱ類;確保其他地區 116 個出境斷面Ⅳ類
生活飲用水新國標7月起強制實施 衛生部近日在我國首個“飲用水衛生宣傳周”(5月13日至19日)上發布,我國飲用水新國標將于7月1日起強制實施。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飲用水標準作為國家“水安全”的重要組成,新國標對接國際標準獲得大幅提升,對堪比“糧食安全
柳州多舉措抓好水環境治理 今年1月~9月,廣西柳州市列入《廣西水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的4個地表水斷面中,除漁村斷面6、7月總磷超標外,其他斷面監測結果均達到Ⅲ類水質要求,優良比例為94%;市縣兩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結果均達到Ⅲ類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 11月的柳州雖已步入冬季,但滿
污染水質已得到有效處理,但農村水源污染的課題浮出水面 6月21日,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縣級)新安鎮李苗庫灣,水庫邊的兩條小河溝水色發黑,散發著刺鼻的臭味,水庫邊上不時能看見零星死魚。 當地村民15日拍攝的現場畫面顯示,大量死魚漂浮在河灣周圍,上面蠕動著密密麻麻的蛆蟲。村民說,這些死魚現在已經
打開你家的水龍頭,流出的水可能不是無色無味,還可能伴隨水垢、刺鼻氣味甚至漂浮物。平常你可能對它視而不見,但隨著近日媒體披露“全國自來水出廠水質實際合格率僅有50%”,南京律師封頂終于選擇跟它“較一次真兒”。 “看到這個數字,我嚇了一跳。水是我每天要喝的東西,難道我每天都在給身體輸入‘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7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新版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城鎮供水水質的國家強制標準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106項,拉開了水質監測的序幕。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紙面上的標準并不代表實際監測能力,水廠水質達標并不代表居民家中的“龍頭水”即可直飲。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新國標”如何造就“高水質”? 標準升
地表水中抗生素含量驚人,全國主要河流都檢出抗生素,南京居民家中自來水中甚至檢出阿莫西林……一時間水里的抗生素讓人們擔憂不已,然而這只是“水問題”的一部分。水中的有害物質不只是抗生素,現有自來水標準還不足以屏蔽所有可能的有害物質……當“問題”又一次顯現,人們不禁問道:達標就等于安全嗎? 水務集團
■確保9月底前完成小型燃煤鍋爐的淘汰以及11家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整改 ■學習借鑒北京奧運會應急保障工作經驗,完善亞運空氣環境安全應急預案 ■困擾廣州多年的“西部飲用水水源水質未能100%達標”問題將成為歷史 廣州亞運會日益臨近,細心的市民有直觀感受:看見藍天的日子多了。
城市的發展史,是一部城市與水相伴而生的歷史,改變了水環境,重塑了水生態。在自然界中,水的性質不發生變化,但是在社會中,水的性質卻一直在發生著變化。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7年的58.5%,城鎮常住人口由1978年1.72億提高到了8.13億,走完了發達
2014年,全國發生過多起自來水安全事件。據《瞭望東方周刊》不完全統計,僅在2014年1~4月全國范圍內曝光的自來水問題事件就高達十余起,平均下來幾乎每周一起。尤其是2014年4月的蘭州自來水污染事件,將飲用水水質問題再度置于聚光燈下。 “飲用水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特別是
日前,安徽省合肥市定下了2016年環境保護總體目標。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工作順利通過考核,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16年,合肥市將深入推進水、大氣、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動。 安徽合肥定下2016年環境目標 重點發力氣水土 4月12日上午,安徽省合肥市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合肥
“飲用水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為了解城市飲用水水質,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水安全公益基金在全國選取29個大中城市進行水質檢測。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18個城市是直轄市或者各省省會;深圳、蘇州、寧波、無錫、青島、大連、廈門7個是經濟發達的大中城市。
一、水質標準制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006年6月30日前,我國執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至今已有20多年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提高和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原《標準》已嚴重滯后,不能客觀反映飲用水受污染的實際情況,已經不適應現實的需要。同時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分別修
長江有凈水,沿岸有綠意。日前,筆者從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指揮部第一次會議獲悉,湖北省全面打響的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如火如荼,目前部分戰役已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4月,在武漢市召開的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需要正確把握的“五大關系”,就新
陳琛 徐洋/制圖 此次對8省(區)開展的 “央字頭”環保督察,調查之深有目共睹,督責之嚴有目共睹,震撼之強有目共睹。 中央環保督察一針見血地刺破了地方病灶,中央直接施壓、直接干預,督促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環保職責、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立行立改,邊查邊改,這正體現了督察之效。 從督察反饋情況看
《廣東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14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 為了保護和改善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
重慶市北碚水廠供水范圍主要為北碚城區及歇馬街道片區,實際供水達6萬噸/日。水廠的水源地位于長江重要支流嘉陵江北碚金剛碑段。 高楊攝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日前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送審稿)》(以下簡稱《規劃》)。 會議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
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7月2日播出《你家自來水,能直接飲用嗎?》,生活飲用水“新國標”,7月1日起開始強制實施,但卻沒有一個城市公開宣布,百姓家的自來水就此可以直飲。專家稱,中國強制執行飲用水“新國標”后水質仍未達標。數據顯示:現在出廠水的水樣達標率為83%,有17%不合格;水龍頭流出來的
【新聞背景】 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實施目標是為了提升水質。如果流出龍頭的水106項指標全部達標,我們將進入直飲水時代。 從今以后,百姓家里的自來水是否可以接來就喝呢?目前來看并不樂觀。那么,如此嚴格的新國標是否超前于國情?入戶水怎樣才能實現直接飲用? 【核心觀點】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6月5日至7月5日,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云南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九大高原湖泊環境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并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18年10月22日向云南
水利部在近期公布的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中,公布了去年對一些重點地區淺層地下水的水質監測情況。調查發現,被監測的地下水中,有八成水質不達標,部分地區還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不過該調查僅針對淺層地下水,水利部水資源司昨日表示,該數據并不針對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所在的深層地下水。 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