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組發表研究新進展
氨酰tRNA合成酶(aaRSs)可以確保翻譯過 程中生成正確的氨酰tRNA,這對絕大多數物種是至關重要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團隊通過深入研究,向人們展示了多種ThrRS的翻譯質控, 揭示了N1結構域在翻譯保真中起到的作用。這一成果發表在八月十九日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志上,文章通訊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的王恩多(En-Duo Wang)研究員。 ThrRS擁有多個結構域,包括N2編校結構域。在ThrRS的結構域中,N1結構域的功能是最晚確定的。研究人員 發現,支原體ThrRS的結構域和編校活性不同于經典ThrRS。運動支原體(Mycoplasma mobile)ThrRS是首個天然缺乏N1結構域的ThrRS,擁有高效的編校活性。山羊支原體(Mycoplasma capricolum)ThrRS擁有N1結構域和一個退化的N2結構域,存在編校缺陷。 研究顯示,只有保留了......閱讀全文
植物所發現四吡咯合成酶參與RNA編輯新機制
四吡咯代謝途徑廣泛存在于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如人體內的血紅素以及植物的葉綠素都經該途徑合成,對包括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在內的生命活動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RNA編輯是真核生物的一種重要調控方式,可在基因序列不變的情況下產生蛋白質的多樣性。之前,人們尚不清楚四吡咯代謝途徑與RNA編輯兩個迥然不同的過
什么是ATP合成酶?
ATP合成酶是一類線粒體與葉綠體中的合成酶,它廣泛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原核藻、異養菌和光合細菌中,是生物體能量代謝的關鍵酶。ATP合成酶可以在跨膜質子動力勢的推動下,利用ADP和Pi催化合成生物體的能量“通貨”——ATP。一般來說,機體所需的大多數ATP都是由ATP合酶產生的。據估計,人體每天進行
什么是ATP合成酶?
ATP合成酶,又稱FoF?-ATP酶在細胞內催化能源物質ATP的合成。在呼吸或光合作用過程中通過電子傳遞鏈釋放的能量先轉換為跨膜質子(H+)梯差,之后質子流順質子梯差通過ATP合酶可以使ADP+Pi合成ATP。
合成酶的基本信息
合成酶:將伴隨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而催化合成反應的酶稱為合成酶。這個過程中,ATP分解為ADP與正磷酸或AMP與焦磷酸。催化反應的機制如下:A + B + ATP ←→ A·B + ADP + Pi 或A + B + ATP ←→ A·B + AMP + PPi比如,氨酰tRNA合成酶就屬于此
ATP合成酶的合成過程
F?和Fo通過“轉子”和“定子”連接在一起,在合成水解ATP過程中,“轉子”在通過Fo的氫離子流推動下旋轉,每分鐘旋轉100次,依次與三個β亞基作用,調節β亞基催化位點的構象變化;“定子”在一側將α3,β3與Fo連接起來。作用之一就是將跨膜質子動力勢能轉換成力矩(torsion),推動“轉子”旋轉。
ATP合成酶的合成過程
F?和Fo通過“轉子”和“定子”連接在一起,在合成水解ATP過程中,“轉子”在通過Fo的氫離子流推動下旋轉,每分鐘旋轉100次,依次與三個β亞基作用,調節β亞基催化位點的構象變化;“定子”在一側將α3,β3與Fo連接起來。作用之一就是將跨膜質子動力勢能轉換成力矩(torsion),推動“轉子”旋轉。
ATP合成酶的分布情況
ATP合酶(ATP synthase)廣泛分布于線粒體內膜,葉綠體類囊體,異養菌和光合菌的質膜上,參與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在跨膜質子動力勢的推動下合成ATP。分子結構由突出于膜外的F1親水頭部和嵌入膜內的Fo疏水尾部組成。
合成酶的概念和應用
合成酶(synthetase)又稱為連接酶(ligase),屬于酶學分類中的第六大酶類。合成酶:將伴隨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而催化合成反應的酶稱為合成酶。這個過程中,ATP分解為ADP與正磷酸或AMP與焦磷酸。催化反應的機制如下:A + B + ATP ←→ A·B + ADP + Pi 或A
ATP合成酶的合成過程
F?和Fo通過“轉子”和“定子”連接在一起,在合成水解ATP過程中,“轉子”在通過Fo的氫離子流推動下旋轉,每分鐘旋轉100次,依次與三個β亞基作用,調節β亞基催化位點的構象變化;“定子”在一側將α3,β3與Fo連接起來。作用之一就是將跨膜質子動力勢能轉換成力矩(torsion),推動“轉子”旋轉。
關于ATP合成酶的組成介紹
ATP合酶主要由F?(伸在膜外的水溶性部分) 和Fo(嵌入膜內)組成(圖1)。不同物種來源的 ATP合酶含的亞基和數目不盡相同。以牛心線粒體 ATP合酶為例,它的F?含有僅α3、β3、γ、δ、ε共9 個亞基,Fo含a、b2、C10共13個亞基,F?與Fo之間有OSCP柄相連接,還有抑制蛋白。線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