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擬改革版權法促進數據挖掘
近日,歐盟委員會宣布了一個被期待已久的提案,幫助研究人員更容易地從研究論文中獲得數據。目前,軟件能快速分析數百萬篇在線文章和數據集。科學家希望這種文本和數據挖掘技術(TDM)能揭露科學知識模型和產生新假設。 但該領域一直受版權法的限制。在歐盟,這種數據挖掘工作需要獲得論文版權所有者的許可。為了讀取付費內容,挖掘者不得不艱難地尋求各種出版商的批準。而且,《自然》雜志報道稱,出版商有時會拒絕TDM的申請,或只允許其有限地訪問。2014年,歐盟發布報告顯示,與美國和亞洲相比,歐盟研究者的計算機數據挖掘項目更少。 作為近日宣布的版權改革提案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建議從版權限制中豁免TDM,但僅針對大學或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出于公共利益的項目,且內容僅局限在他們已經能合法獲取的范圍內。不過,該規定將覆蓋商業和非商業研究,但豁免不適用于商業公司,它們仍需要獲得出版商等授權使用。 “我們必須移除阻止科學家深入挖掘數據的障礙。新的版權豁免......閱讀全文
歐盟擬改革版權法促進數據挖掘
近日,歐盟委員會宣布了一個被期待已久的提案,幫助研究人員更容易地從研究論文中獲得數據。目前,軟件能快速分析數百萬篇在線文章和數據集。科學家希望這種文本和數據挖掘技術(TDM)能揭露科學知識模型和產生新假設。 但該領域一直受版權法的限制。在歐盟,這種數據挖掘工作需要獲得論文版權所有者的許可。為
公眾環保投訴大數據挖掘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對生活品質訴求日益增強,公眾環境意識顯著提升,環境保護投訴的數量隨之增加。區別于自上而下的傳統環境監測網絡,環保投訴直接來自于公眾,具有快速直接反應城市環境問題、包含豐富的環境信息等特點。目前,網絡投訴這類非結構化的文本數據多采用人工處理,效率較低,缺乏快速和自動
生物信息分析數據挖掘
DNA芯片技術能夠在基因組水平分析基因表達,檢測許多基因的轉錄水平及在不同條件下的基因轉錄變化,顯示反映特征組織類型、發育階段、環境條件應答、遺傳改變的基因譜。基因芯片產生了海量的數據,僅僅進行差異表達分析還遠遠不夠,如何管理分析這些數據、從中挖掘信息已經成為利用這一技術的新的難點。芯片數據大量出現
美國立衛生研究院投巨資獎勵大數據挖掘
ENIGMA項目將收集數千張大腦圖像。 為了馴服生物實驗室辛苦得出的數據洪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近日宣布,今年投資3200萬美元設立一個獎項,以推動研究人員開發分析和使用生物學大數據庫的方法。 該獎項出自NIH去年啟動的大數據知識(BD2K)創新計劃。NIH認為應當投入更多資源幫
深圳先進院發表數據聚類挖掘技術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高性能計算研究中心客座研究生魏丹的研究成果A novel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gene sequences發表在BMC Bioinformatics期刊,并被SCI檢索(006EI)。
人工智能“牽手”醫療產業 挖掘數據價值 推動基礎研究
?? 當人工智能與醫療產業相結合,將會對社會發展帶來怎樣的改變?日前,智慧自主醫療系統聯合研究中心在清華大學啟動,有業界人士表示,醫療數據的積累和梳理是智慧醫療的基礎,當前我國醫療數據不完整、利用率低、系統化弱的現狀亟待重視。通過對醫療信息化的深度挖掘,能夠提高資源資金分配效率,幫助醫生找到患病的因
冰島基因公司數據挖掘計劃泡湯
圖片來源:基因解碼公司 因采集冰島人DNA用于發現基因和疾病之間關系而著名的基因解碼公司遇到了一個棘手問題。近日,《科學》雜志報道稱,冰島負責監督數據保密性的國家機構駁回了基因解碼公司的請求——該公司希望可以使用計算機方法分析該國的宗系記錄,以估算28萬名并未同意參與該公司的研究,
歐盟委員會通過新研究與創新框架計劃
去年年底,歐盟委員會通過了新的研究與創新框架計劃——展望2020(Horizon 2020)。該計劃總預算為800億歐元,計劃執行期為2014年至2020年。 展望2020計劃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卓越科學、企業競爭力和更好的社會。“卓越科學”旨在提高歐洲科學水平,以穩定、一流的研究保證歐洲的長
“AI+大數據”推動數據挖掘走向數智化治理
??5月20日,阿里巴巴副總裁、阿里云計算平臺負責人賈揚清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經過近20年的發展,人們對大數據的利用已從早期的數據挖掘進化為集數據分析、數據管理、數據協同為一體的綜合治理,在這一進程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AI)技術的融合居功甚偉。 賈揚清提到,數字經濟迅猛發展,不斷豐富、增長的數
2014年國際數據挖掘大會在深圳召開
12月15日上午,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與主辦的第十四屆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計算機協會數據挖掘國際會議在深圳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高文,深圳市副市長陳彪,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等出席。 據悉,這是該項頂級會議首次登陸中國大陸舉辦,吸引了海內外500多名專家參會。